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阅读过程中如何彰显着力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阅读过程中如何彰显着力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费时费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阅读,即懂得对课文的分析与欣赏。

当今的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一个主要原因也就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走上文本阅读的正确轨道,也就是说,像“打蛇要打七寸”一样,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学会如何去命中文本的“要害”部位。

众所周知,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它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任何一篇文章总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宝藏”需要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发挥充分的能动性;由于读者存在着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以及文化修养等的差异,因此,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自然就有区别,其对文本解读的鉴赏过程和结果也就千差万别了。

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文本阅读规律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读懂文本,分析和欣赏文本。

在多年的文本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在给学生分析课文时只要梳理出文本思路,彰显出文本的五个着力点,这篇课文就基本上弄明白了。

一、分析标题,琢磨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就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性。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起提示文章内容、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而言,标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可以揭示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白文章的文体类别,甚至可以了解文章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可见,标题就是阅读文章的一个切入点,正所谓“万文题入手,抓题作文章”。那么,如何“抓题做文章”呢?

从题目可以猜测出文章的内容走向和文体的类别。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内容的走向。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单从题目就很容易捕捉到文章的内容,写水韵,周庄的水韵。再如刘大杰《巴东三峡》,记叙和描写了作者畅游长江上游的西陵峡、巫峡、瞿塘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由此可知本文的文体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进而归纳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若是古典诗歌,其题目有的偏重写景,有的偏重叙事,有的偏重于送别,有的是在咏物,有的是在咏史等,于是便有写景诗、叙事诗、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等,我们可以从类别入手,然后遵循文体特点,沿着思路去分析,就可以正确把握诗歌内容。由此看来,观察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再结合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加以印证,这样阅读文章就容易多了。

此外,从题目可以推测情感流向。由于诗歌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若能捕捉到题目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就可以找到解读和鉴赏该诗词的钥匙。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题中的“喜”、“忆”,很容易让人捕捉到诗歌表达的情感意向,有利于我们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二、探索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诠释文章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

如,在讲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可以从探索主旨出发,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归纳出《我爱这土地》的主旨是:表达了作者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意。诗人艾青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诗人是一个吃农妇的奶长大的、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强化了他对土地怀有着的永恒的忧患感。诗人把自己比成一只鸟,表示要不倦地为祖国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即便是死了,也要整个融进祖国的土地中,“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三、品味语言,欣赏文章的外在美感

就某些文本语言而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而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却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两位学者的话告诉我们:汉语言不仅色香味俱全,富有人情味,而且还具有朦胧、模糊性,且多义性的特点。例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监牢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美的较多,而忽视了对语言模糊性的分析。但是,弄清楚语言模糊性又十分重要。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李煜用“一江春水”比喻之,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李煜用模糊语言表达了模糊逻辑。又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由于“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这段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作这样的点拨:“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亲眼见过孔乙己死去,也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而言,他只能是死了,所以又说“的确”。

四、研究技法,归纳文章的写作技巧

我们学习语文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学习名家名篇中学会作文。因此,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的写作技法很有必要。例如,在讲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艺术特色:一是诗人忧郁的诗绪。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艾青辗转在北方,亲眼见识了载负着土地的痛苦重压的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与我国古老民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二是强调从感觉出发,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善于将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诗人运用暗示、象征、移情等手法,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景物和现象中,融进了深厚的感情,注入了广阔的社会性内涵,将多灾多难的祖国表现得形象鲜明、内涵深广,启发人们产生了无限的联想。第三,体现出了诗的散文美,文字朴实平易饱蕴情感。归纳出这些技巧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诗歌的语言和意境的美感,也让学生懂得了自由诗的一般写法。

五、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名家范文,是学生学习的样本,一般而言,课文学习完成了,也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俗话说人无完人,文章也是“文无完文”,再好的文章也难免存在瑕疵。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审视和深究文本的方方面面,即使学生的看法不一定成熟,甚至是幼稚的,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挑战意识。记得一次,笔者在讲授《愚公移山》时,有一学生质疑:本文的题目不够准确。既然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是夸娥氏二子移的山,那题目还不如是《神仙移山》的好。学生的说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愚公并没有真正战胜大自然,这似乎留给我们一个“神定胜天”的结局。从客观上讲,原文无法找到能充分证明“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何必要把学生全部限定在一个框架里呢?这样,不但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还呵护了学生“乐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书本”的勇气和尊严。从一定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远比教会学生学好课文本身重要了。

为此,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只要抓住了文本阅读的五个基本着力点,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本的要义,尤其还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精神。

(石新文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中学 5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