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湖渔翁 第3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湖渔翁 第3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描写渔翁的诗词,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那么,渔翁这一形象在古代诗词中屡次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当下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这些诗词,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指向呢?

从很多的诗词中可以看到渔翁这一意象所包含着的一些重要元素,不外乎舟、钩、蓑笠等简易的用品,但是仅仅这些简陋的东西就足以来塑造渔翁这一鲜明形象了。一“舟”可以游江湖之广,一“钩”可以解衣食之忧,一“蓑笠”可以担风雨飘摇之苦。这是一种何等轻松悠游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逸、洒脱、旷达,永远屹立在那烟涛微茫的江湖之上,遗世而独立,站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尊雕塑。

其实,关于渔翁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史记・齐太公世家》就有记载姜太公钓鱼渭水之上的轶事,白居易有《渭上偶钓》诗写道:“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更是尽人皆知,姜太公垂钓得文王赏识,辅助他成就大业,可见这是一位得意的渔翁了。诗词中的渔翁总是沉默不语的,那么他到底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这个渔翁的形象代言人早在屈原的《渔父》中就已出现了,里面有渔翁的一段精彩表白:“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醴?”这种圆融而又不负责任似的话语,字里行间其实蕴含着不平之气,面对众人皆醉,世人皆浊的社会,他有力而不愿为,只能与世推移,随波逐流,看来这又是一位不得志的渔翁了。然而有史以来,这种不得志的渔翁可以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后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基本以这位渔翁为原型加工塑造,其实,后来的文人往往是以渔翁自比,来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或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罢了,因此在解读这类诗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知人论世,来了解作者背后的故事,力求更好把握诗词的宗旨。

在学习这类诗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习的不是诗词作者蕴涵在其中的不平之气,而是渔翁本身所传达出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现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论是得意的渔翁还是失意的渔翁,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给予人的都是一种潇洒,豁达的生活态度,得意时兼济天下,失意时吟风啸月,“乃一声山水绿”,隐没在氤氲的江水之上,留给人们的永远是一幅形销骨立的硬朗背影。面对黑暗的社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令人身心疲惫,不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屈原式人物,不能改变现实,不能改变身处的环境,那就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原谅这社会所有的不对,好好生活,潇洒工作。在当今追求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的形势下,更不可逆潮流而动,多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能够像渔翁一样有一个与世推移而又遗世独立的胸怀和品格,渔翁生活态度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一剂拯救落寞心灵的良药,值得品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