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作秀宜有度 口味勿太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作秀宜有度 口味勿太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最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受到观众欢迎。但也不乏一些综合节目品味低俗,口味浓重、走进误区。其表现为:摈弃真实,虚假作秀;恶俗恶搞,肤浅娱乐;编造故事,刻意虚构;评委舌毒,出口伤人。观众林林总总,使综艺节目缺少了“艺”的含量,没有思想营养,造成精神贫瘠。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误区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84-02

最近几年,娱乐综艺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各台拉动收视的杀手锏。为了博观众一笑,抢夺收视阵地,各电视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有的节目频出怪招恶招险招,口味越来越浓重,品味越来越低俗。恶俗炒作之下,使得一些不惜重金打造的综艺节目,在泛娱乐化浪潮中如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而一些成功上位的综艺节目,虽然收视居高,但却娱乐有余,艺术不足;低俗有余,高雅不足。

笔者观看了多档电视综艺节目,发现在当前的综艺节目创作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摈弃真实,虚假作秀

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非诚勿扰》里的很多男女嘉宾,都是节目组找来的“托儿”。像早期节目中的马诺是moko公司的模特,他们上相亲节目的目的绝不单纯,想增加出境率、搏出位的心态,要远远大于想找朋友的想法,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不是来“真诚”的相亲,而是来作秀。马诺已经赚足了人气,出场价也高出了好几倍,接近二线艺人吧,出唱片、排话剧,而且还有公司与她签约。

《非诚勿扰》的一些忠实观众,当初颇感兴趣,但现在却表示不再愿意看了:“太多刻意策划的痕迹,比如说母女同场、双胞胎姐妹、一高一矮的‘双娇’等等,让人颇不自然。某些女嘉宾的言语纯属哗众取宠。”

电视综艺节目虽然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强调新近发生,强调真实性,但真实性仍然是节目的灵魂。节目制作如果摈弃了真实性,也必然导致观众的最终流失。时下,有些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却过于强调“演”和“秀”,而忽视了“真”。“以真实之名,行表演之实”,具体来说包括嘉宾身份不真实、目的动机不真实、讲述内容不真实,以及节目中流露的情感不真实等。

嘉宾身份作假,会对观众造成欺骗和伤害,并削弱节目的美誉度。《非诚勿扰》刚开播时,就因嘉宾身份问题饱受诟病,引发了恶意炒作的争议。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综艺节目的导演透露,嘉宾除了性别不能改外,年龄、职业、家庭关系等,都可视节目拍摄需要而编造。嘉宾成为影视剧里的“角色”,导演事先帮助“说戏”,嘉宾动机和情感都是被包装被设计过的。

近日,在河南卫视《鉴宝》节目中,一个美女带着一个金镶玉的翡翠观音找专家鉴定。主持人问她哪来的,美女说,干爹送的。主持人问,你干爹做什么的?美女说,房地产公司老板。主持人又问,那你做什么的?美女说,我什么都不做。专家鉴定最后说,所谓金镶玉翡翠观音是个赝品。

该节目视频在网上疯传,成为一时笑谈。随后有网友指出,节目中这位干女儿“是一位平面模特,个人说明曾经是“友情出演,与我无关”,现在已改为“什么都不做”,看来是节目炒作”。

这样的炒作,让节目一时火了,收视上去了,网络点击率上去了,好像得到了观众的青睐,但实际伤害的却是观众,是节目的可信度。这样的娱乐,娱乐的其实是节目自己。

综艺节目可能要有表演和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以艺术创作之名,将扮演混同于表演,把作秀等同于艺术加工,这就走偏了。其实,综艺节目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且界限非常清楚,为追求高收视而滥用扮演和作秀,就会给观众“演”和“假”的感觉。

电视观众是容易喜新厌旧的,不满足于平淡的情节,他们有猎奇、猎艳的心理,但是,综艺节目的导演如果一味迎合,制造人为的冲突和设计情节,就可能导致节目成为戏剧化的故事。实践证明,这样做绝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是“作茧自缚”。

误区之二:恶俗恶搞,以“重口味”肤浅娱乐

台湾地区的一些综艺节目,喧闹、整蛊、恶搞、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追求感官刺激的“愚乐”节目,曾经让大陆观众眼前一亮,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但实践证明,这类节目移植到内地,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从湖南、江苏、浙江等几家卫视晚间综艺节目带频繁的新旧更替,我们也可以看出,缺少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的纯娱乐节目,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幸福晚点名》、《时刻准备着》、《越跳越美丽》的停播,以及《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等栏目的颓势,都是很好的例证。

江苏卫视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从来不缺少话题女王,从之前的拜金女马诺,到艳照门闫凤娇,再到80后备受争议的女作家“吴瑜”……《非诚勿扰》中,越来越多的女嘉宾成为了人们饭前茶后谈论的话题。近日,节目中又一名女嘉宾陈滔淘再次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她因在节目中疑似使用内裤擦泪,而一炮走红。

在众人感动得一塌糊涂之时,站在唐静身边的陈滔淘竟然拿着疑似内裤的东西在擦眼泪,三角形,还有蕾丝边!浪漫感人的气氛一下子变成雷人现场。——内裤竟然不是用来穿的,而是用来擦泪的。这样的“重口味”,的确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换来的却是节目的内伤。低俗无底限,炒作无极限。

可以说,综艺节目“单纯地逗观众开心”,并不是综艺节目导演所想要的全部,一个好的节目制作团队,应该以充满创意的聪明智慧,成功实现综艺节目寓教于乐的文化功能,实现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回归,真正地感染观众。

实践证明,想让一档综艺节目焕发持久的生命力,主创者在创意阶段就必须明确节目的目的、承载的思想内涵、核心价值及终极意义。纯粹的展示和娱乐无法让节目走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大部分观众更期待的是愉悦心灵、给人思考的综艺节目。

误区之三:编造虚假故事,刻意制造矛盾冲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综艺节目与观众达成收视默契的法宝之一,就是情感互动,而情感背后必然也是由动人的故事做载体。

早在几年前,于丹就提出电视已步入“故事消费时代”。对于综艺节目而言,同样需要“故事”。无论是《快乐女声》中选手的亲情故事、《天天向上》中鲜为人知的职场故事、《中国达人秀》中的人生故事,还是《非诚勿扰》中嘉宾的爱情故事,这些悬念、冲突和戏剧性都来自于人与社会间深层的关系张力,是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优秀的综艺节目导演,擅长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节目流程,让观众真切体会到节目互动比拼下的情绪节奏和情感张力,进而引发关于价值观的深度碰撞。而有些综艺节目则疏于故事挖掘,策划简单,执行简化,节目流程只是喧闹肤浅的流水账,没有张弛有度的节奏,缺少故事点和情感点。可以说,这样的节目只有骨架没有肉。

需要注意的是,重视故事的力量并不等于把导演变成编剧而去编故事。某些综艺节目在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大肆地进行加工和编造,使观众真假难辨,但编造的故事毕竟不是亲身经历,嘉宾的情感表达和情绪流露都难以到位。长此以往,形成对观众的欺骗和对栏目的自我伤害。

自从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红极一时后,影视圈“炒作大王”邓建国就逐渐淡出“八卦江湖”。2011年,邓建国突然宣布复出,因为“19岁干女儿变娇妻”、“巨星影视伦敦上市”、“开拍新剧《公主出山》”等新闻,重新回到娱乐圈风口浪尖上。在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等多档综艺节目大秀恩爱之后,邓建国和“干女儿黄梓琪”又传出家暴传闻。去年10月10日,黄梓琪微博公布一张手腕照,并留言:“痛。”随后,邓建国在综艺节目中自爆:“爱妻悄然离去,邓建国一夜白头,谁能理解孤独老人的痛苦的心酸。”这样的故事,曲折而离奇,然而被怀疑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有网友质疑,邓建国的“白发”,很明显是染的。

事实上,无论在娱乐圈还是别的行业,仅有炒作一招永远是不够的,脚踏实地做事,用作品来说话,才是正道。为防止卫视泛娱乐化倾向,广电总局倡导各卫视抵制粗制滥造的综艺节目。电视观众,也应该不买这类虚假炒作节目的账才好。

误区之四:评委必毒舌 出口必伤人

很多综艺节目,都少不了评委的角色,而叫得响的评委,似乎都以毒舌著称。文艺新人如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处于被动接受的观众们有可能记不住很多新人的模样,但一定会对评委们的“舌功”记忆犹新的……

《超级女声》捧红了两个“尖酸刻薄”的评委柯以敏、黑楠以后,内地和港台地区的许多选秀节目,都爱把一些评委出格的点评作为选秀节目的“卖点”,极尽恶搞之能事,以博取收视率。

央视主持人李咏,担当《梦想中国》评委时,有如下经典语录:“我要是投你一票,就是不给小伍面子,我要是不投你一票,就是不给孙悦面子!”“听你唱歌,我想打人!”“看你跳舞,我晚上会做噩梦。”

歌手巫启贤在做《超级女声》评委时,说:“我按铃是为了救你,怕再唱下去你会撑不住了。”“你唱歌要是有你打拳的十分之一就好了。”

主持人孙国庆在《超级女声》做评委时,评价选手:“你的动作表现很到位,看电视的时候把声音关掉就完美了。”

不可否认,“毒舌”评委已成为现今综艺娱乐节目的收视亮点,越是出位、越是令选手难堪的评委就越受欢迎。意识到评委从幕后走向幕前的“出位”效果后,嗅觉敏锐的电视人立即“吸其精华”,比如影响较大的《星空舞状元》、《我型我秀》等节目都加强了评委点评的环节,而各地电视台的选秀式综艺节目也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虽然“外在包装”各有不同,但都脱不了“台上选手表演歌舞、台下评委麻辣点评”的路子。

不仅在内地,在中国台湾和香港都掀起了这股风潮。台湾有《快乐星期天》,香港有《残酷一叮》,都是对上台表演选手进行逐一点评,评委言语以恶毒著称。音乐人包小松、包小柏两兄弟“恶毒”批评参加《快乐星期天之艺人歌喉战》的台湾年轻歌手余祥铨,比赛结束后,余祥铨情绪失落,需寻求心理医生治疗,此事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对此,包小松却一再坚持,认为这种“毒”反映了“环境在变,媒体在进步,是文明的呈现”。

但也有人表示看得“不舒服”,要求“毒舌”评委下课。制作团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执行能力决定节目的成败。而评委们对失败者的蔑视和嘲弄,容易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评委点评时,不应该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审丑心态。要实事求是、积极健康、平等善意,不搞不切实际的吹捧,不搞令参赛选手难堪的责难,不以非理性的褒贬来取代知识性的引导。

好的节目创意,会带来好的收视。但是综艺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团队,不能唯收视率而一味恶搞,加大恶俗的尺度。

在当前泛娱乐化和唯收视论的电视生态中,电视综艺节目很容易变成纯粹的娱乐。如果让观众过度沉溺于视觉的冲击,以喧闹的娱乐,换一时的惊艳,短暂的“娱乐”,不但不能带来思想的营养,反而会造成精神的贫瘠。综艺节目,娱乐大众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