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改革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改革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校奖学金评定是高校对优秀学生实施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它在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奖学金改革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传递高校的育人理念,突出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奖学金 改革

高校奖学金是高校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对优秀学生实施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是对学生一种积极的肯定。奖学金评定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在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目前,高校奖学金从荣誉等级划分,分为综合奖学金荣誉、单项奖学金荣誉和新生奖学金荣誉。从资金来源划分,可分为国家奖学金、外设奖学金和校设奖学金。高校奖学金评定一般由学校和院系两级完成,并在学校层面上设立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变化,传统的奖学金评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奖学金改革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传递高校的育人理念,突出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1 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理念较为单一,个性化激励不足

目前高校奖学金的评价是参照学生上学年的学分绩和素质测评结果综合评定。但是大部分奖学金基本以学业成绩为决定性的评价指标,成绩排名决定奖学金荣誉等级和奖励金额,评价理念和教育导向单一化。而鼓励同学参与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的单项奖学金获奖比例和奖励金额相对较低,同时奖学金项目中缺乏自我激励型奖学金。

1.2 现行的奖学金评定和评审方式缺乏弹性

高校的奖学金均带有荣誉性质,且荣誉等级和奖学金金额一一对应,一般高额度奖学金授予综合优秀奖学金荣誉,低额度奖学金授予单项优秀奖学金荣誉。奖学金与荣誉等级捆绑的评定方式,容易造成学生重奖学金额度、轻奖学金荣誉。此外传统的奖学金评审主要是由高校负责。随着社会捐资助学的兴起,高校很大一部分奖学金来自社会资源。捐助方主动参与评选过程的意识逐渐增强,奖学金个性化的要求也不断增多。这些都与传统的高校奖学金评审方式存在一定的分歧。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优化奖学金评定和评审方式,也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校系奖励资源缺乏统筹管理

高校奖学金按照管理和荣誉授予部门可分为“校管奖学金”和“院管奖学金”,院系设立的奖学金不具有校级荣誉,也不纳入学校的奖助体系进行统一管理,两者之间缺少有效的统筹管理。在保证校设奖学金获奖比例和获奖金额大体一致的基础上,由于各院系院管奖学金筹集的情况不同,造成不同院系学生实际获奖比例和获奖金额差异很大。例如目前比较热门的金融管理类院系,社会爱心人士和校友捐资踊跃,其院系所有拥有的奖励资源远远高于学校其他院系。

1.4 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宣传不到位

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大多集中在每年秋季学期完成。在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一些部门忽视了奖学金工作的宣传,只作为常规事务性工作完成,这违背了高校设立奖学金的初衷。高校设立奖学金,不仅是对优秀者的肯定和奖励,而且要贯穿奖学金评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传递学校的育人理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进步。①

2 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改革的建议

2.1 倡导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单项奖学金额度,丰富奖学金内容

高校单项奖学金除学业单项奖学金以外,还有社会工作、文艺、体育、创新、公益服务等等。以往单项奖学金的额度较低,提高单项奖学金额度,直接体现了学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样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同时,高校还应进一步丰富奖学金内容,增强对道德品质的嘉奖,设立自我激励型奖学金。

(1)尝试建立一些特性化奖学金评定。例如2010年,清华大学开始“好读书”单项奖学金的评定。“好读书”单项奖学金评定具有鲜明特色,要求申请学生热爱读书,博览群书,长期坚持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形成文字并正式发表;积极推广“好读书,读好书”精神,带领、组织其他同学阅读好书。“好读书”单项奖学金的设立和评定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于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人文和读书氛围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增强对道德品质的嘉奖。梳理目前的奖学金体系,高校需要加强完善道德荣誉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学校通过道德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建设好学习生活所在的集体,勇于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努力完成时代使命。这些是社会进步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应必备的重要素质。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学校可以设立“助人为乐奖”、“见义勇为奖”、“社会公益奖”、“志愿服务奖”、“爱护环境奖”、“自强之星”等多种灵活的奖学金项目,增强对道德品质的嘉奖。

(3)设立自我激励型奖学金。学校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除了关注学生培养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发展的过程。通过调研,学生反馈奖学金的最重要的价值是“自我肯定”,即体现出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设立奖学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长变化,在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而取得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奖学金基本属于自我肯定型奖学金。学校应尝试设立自我激励型奖学金,即参评奖学金的同学从团体中扩大到学生个体身上,不只在某个群体范围内评定学生的表现,而是依据某个周期内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变化程度来评定学生的表现。例如,在每个新学年之初,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设计一个学年目标,院系对其申请进行审核与批准。学年结束后,学生如果实现了学年初的目标,便可获得进步类奖学金。通过这样的评审机制,将有效地带动同学参与到奖学金评审过程中,并对学生的努力提供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肯定学生的成长路径,让不同的学生都可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肯定和奖励,即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自我激励型奖学金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态度、潜力甚至理想,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2.2 建立更加优化的奖学金评定和评审方式

(1)推行奖学金荣誉等级与奖励金额脱钩。针对目前奖学金评定中荣誉等级与奖励金额紧密挂钩的现状,高校可以尝试采用“先评定荣誉等级、再评定奖学金项目、奖学金作为荣誉的资源匹配”的方式进行奖学金的评定,这是一种新的奖学金评定理念。即在奖学金评定工作前,根据学生的表现,先评定各项荣誉,再评定奖学金和其他各种教育机会(例如国际交流、社会实践、培训考察等),奖学金和各种教育机会作为荣誉的资源匹配。这样面对纷繁众多的奖学金项目,学校更加突出奖学金的荣誉属性,使奖学金对同学们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其次,获得荣誉的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认真了解各项奖学金的设置目的和个性化要求,有针对性地申请适合自我的奖学金。这样在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获奖后,同学们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堪当表率,真正履行获奖者的各项义务。同时这种评定模式也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脱颖而出,为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加油助力。②另外对于社会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其个性化要求也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种持续良性的互动,会增加学校和捐助方的进一步合作。

(2)构建系统化的评审形式。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的育人模式必须与社会接轨,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捐助方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积极主动参与到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来。他们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传递和对当代大学生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期望。高校可以根据奖学金评审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和是否授予学校荣誉,将奖学金评审方式由单一的学校评审改为校方主导制、双方参与制、捐助方主导制。③另外对于一些个性化要求较多,与高校奖学金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外设奖学金,可以尝试建立推荐外评类奖学金评定模式。推荐外评类奖学金不具有校级奖学金荣誉,评选标准和获奖学生名单由捐助方确定,并由捐助方给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在评选流程上,这类奖学金由高校评定信息,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学金初选工作。高校将初选结果和学生材料送捐助方审议,由捐助方最终决定获奖学生名单。这种操作模式不仅满足了捐助方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的愿望和个性化要求,而且对学校的整体奖学金评定体系没有带来冲击,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

2.3 校系奖励资源统筹管理,院系级奖学金可以申请校级荣誉

采用何种方式统筹校级和院系级奖励资源,一直是高校思考的问题。以往院系设立的奖学金不具有校级荣誉,也不纳入学校的奖助体系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状况使学校在统筹全部奖学金资源,保持各院系奖励资源相对平衡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高校可以采取院系奖学金申请校级荣誉的模式,来统筹和管理全校奖学金资源。从具体操作层面上,院系设立的院管奖学金,符合学校奖学金评选规则的,可由院系提出申请,学校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审批,比照校设奖学金荣誉等级,授予院系奖学金校级荣誉等级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同时从技术操作层面上,建议高校将院系设立的奖学金纳入现有的学校奖学金管理系统之中,使学校奖学金资源一目了然,便于学校的统筹管理。

2.4 加大对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宣传

在奖学金评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重视宣传工作。首先要做好奖学金荣誉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了解奖学金荣誉的准确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确定前进的目标,更有利于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次重视奖学金答辩会。将答辩机制引入到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来,可以更加合理公正地对优秀大学生进行评价审核。④答辩会可以称为奖学金评定中的亮点。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经过严谨的程序评定出来的获奖学生真正是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们在参与奖学金答辩的过程之中,通过学习优秀学子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内心受到感染和教育。此外高校要加强对获奖学生先进事迹的宣传,将他们先进事迹进行充分报道,并在学校主要宣传媒体例如校级报刊、学生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学校还可以组织这些同学进行一场生动活泼的报告会,展示个人风采,抒发远大抱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对于获奖者而言,强调了奖学金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奖励,更重要的是一种荣誉,是对他们表现的承认和肯定。对于广大同学而言,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明确了努力前进的方向。这样充分地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在整个校园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校内设立光荣墙、颁发荣誉称号证书、建立学生荣誉记录档案、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等宣传途径,扩大奖学金荣誉影响力的辐射范围,增强奖学金荣誉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突出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形成高校特色的荣誉文化。

建立科学高效的奖学金评定机制,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奖学金评定的各项工作,使奖学金真正起到应有的奖励和激励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