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湿疹疗效。方法:将82例皮脂缺乏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川百止痒洗剂外用,对照组41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片及外用派瑞松软膏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6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 川百止痒洗剂 皮脂缺乏性湿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99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患者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皮脂缺乏性湿疹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2岁。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9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入选标准:①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皮脂缺乏性湿疹”诊断标准的患者[1]。②病程2周以上。③年龄18周岁以上,性别不限。

排除标准:①怀孕及哺乳期患者;②有免疫功能缺陷;③癌症患者;④结核患者;⑤有严重的脏器病变及肝、肾功能损害;⑥1周之内服用过抗过敏药物。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3次/日,4粒/次;同时外用川百止痒洗剂。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日;同时外用派瑞松软膏,2次/日。两组疗程均2周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达到痊愈标准时,即可停止治疗,并记录治愈时间。未痊愈继续治疗至疗程结束。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①痊愈:皮疹消退>95%以上,瘙痒消失;②显效:皮疹消退达60%~94%,瘙痒显著好转;③好转:皮疹消退达20%~59%,瘙痒有好转;④无效:皮疹消退<20%,无变化甚至加重,瘙痒无好转。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9,P<0.01)。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4例出现轻微头晕、嗜睡症状,不影响继续治疗。

讨论

皮脂缺乏性湿疹又称为裂隙性湿疹、冬季皮炎、冬季瘙痒症,好发于冬春季,老年人多见。是由于空气干燥寒冷、热水烫洗过勤、年老等原因导致皮脂分泌减少,表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降低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风瘙痒、风痒、痒风”范畴,为气血两虚、湿热内蕴或外邪侵袭,蕴结肌肤,生风化燥所致,治疗当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主。

润燥止痒胶囊是在苗族治疗皮肤瘙痒验方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以苦寒性生地黄、苦参为主药,以何首乌、制何首乌、红活麻、桑叶等为辅药,起到养阴生津、清热燥湿、祛风利尿、凉血润燥等作用,以养血柔肝熄风为治本,活血化癖通络为治标,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全方配伍精当,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养血滋阴、润肠通便[2]。而川百止痒洗剂组方为苦参、西河柳、蛇床子、马齿苋、荆芥、白鲜皮、百部、蜂房、桃枝、柳枝、槐枝、川芎、蒺藜、地肤子、白芷、艾叶等16味中药。现代药理显示,苦参、蛇床子、马齿苋、荆芥等11味中药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苦参、西河柳、白鲜皮、艾叶、川芎、蒺藜等6味中药具有抗过敏作用;白芷、川芎、蜂房、荆芥、蛇床子有抗炎作用;马齿苋、白芷具有护肤功效[3]。16味中药经提取后采用“乳化”工艺制成洗剂,具有疏风止痒,燥湿解毒作用,适用于风邪外来,湿毒内蕴,腠理失和所致风瘙痒诸症,使用简单方便,可稀释后直接涂抹或洗浴患处。两者联合应用,内外兼治,共奏祛风止痒,养血润燥,清热利湿之功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刘承煌.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68-469.

2 高猛.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8例[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9,9(11):173.

3 戴杏,梁虹,等.外用川百止痒洗剂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临床研究[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4(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