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晚清的尚武强军思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晚清的尚武强军思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尚武”是当时人们一种很朦胧和模糊的认识和提法,实际上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崇尚武力,还包含了国防意识、英雄主义以及民族精神,等等。

“尚武”在各国的军事变革中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传统上“重文轻武”的中国来说,却是当时军事变革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场战争。战前,很少有人会预料到,堂堂天朝大国经过几十年军事变革后,会输给“蕞尔岛夷”。

但是,过去被中国看不起的学生日本,在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之后,却无情地击败了自己的老师。因此,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刺激相当大,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败得不甘心,败得不光彩”。

悲痛之余,人们开始全面、长久的反省与思考,内容涉及装备技术、军事体制、战略战术、官僚体制、偶然因素、地理环境等许多方面。从此,晚清军事变革开始超越物质层面,进而从政治文化层面来探素中国军事落后、战争失败的根源,由“师夷”走向“变器”,由“变器”走向“变道”。所谓“变道”,主要包括政治军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政治上的主题是“变法”,文化上的主题是“尚武”。

甲午战争惨败之后,很多中国人奔赴日本学习、考察,探求中国失败之因或进步之路。1906年,留日学生已达到―万人左右,其中军事留学生约占20%左右。这批学生到日本之后,感觉到了中日文化的强烈反差。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国民国防意识淡漠、军人战斗精神缺乏、长期“重文轻武”文化传统是其中重要原因。

当年,梁启超看见日本军营新兵入伍、老兵退役交替之际,场面非常热烈。而最震撼其心魄的,还是其中为新兵题写的标语―“祈战死”。梁启超感慨道:“中国历代诗歌皆言从军苦,日本之诗歌无不言从军乐”,“何相反之甚耶!”

自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中国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主战”观点认为,帝国主义非常强大,反抗极其艰难。但是,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只应该誓死抵抗,不应该苟且偷生。中国虽落后,但地广人多,只要前仆后继,坚持到底,最后必然能够取得胜利。既走一条“抗击―坚持―胜利”的道路。“和戎”观点则认为,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以武力反抗必遭失败,求和是实事求是的负责态度,是真正“爱国”,而主张抵抗则是不负责任的“蛮干”。因此,最为明智的策略是放弃武力抵抗,尽早与侵略者签订和约,然后集中全力搞军事近代化,等赶上西方以后再跟他们较量。即走一条“和局―自强―御侮”的道路。

但是,通过对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史的考察,很多人意识到,以“和”为主的策略根本不能保证民族的和平与安全。因为“和戎”道路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积贫积弱的中国,靠什么来争取和局?

最初,晚清统治者采取签订“和约”的方式,希望通过有限度地牺牲一定的国家利益来换取和平。但这完全是一厢情愿。每次大量或经济利益的损失,换来的是帝国主义更大的贪婪、更大的侵略。最初仅仅只有英国侵略中国,后来沙俄、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接踵而至,最后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历史的沉痛教训告诉人们,虽然轻易动武是不明智的选择,但等到发展起来再进行反击是根本行不通的。

如何才能提高军人甚至全民的尚武意识?

当时有识之土的做法是,一是鼓吹战争意识。蓝天蔚认为:“畏战之国,其国必受战祸。戒杀人者,人攘夺其国。”壮游认为:“闻战则喜,战死而相与贺,国未有不雄者。”

蓝天蔚和壮游都曾经留学东瀛,对日本尚武文化的感受非常深刻。他们认为战争是文明的阶梯,没有如火如荼的战争,也就没有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这种对战争的崇拜固然很偏激,但从结果上看,实际是对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矫枉过正,其目的则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

二是极力讴歌军人。国家处于危难之境,军人的担当精神尤其重要。蔡锷所著《军国民篇》影响极大,其中谈道:“兵者,国家之干城,国民之牺牲,天下之可尊、可敬、可馨香而祝者,莫兵若也。”

美国学者鲍威尔曾说,晚清时期中国军事近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军人地位低下,军事职业缺乏吸引力,军队难以吸收优秀人才。而军人素质的低下,又是军队战斗力衰落的根本因素。因此,提高军人地位,塑造一个掌握近代军事知识体系的、新的社会精英阶层,成为当时大多数人的共识,也为军事近代化注入了生机和动力。

三是倡导兵魂国魂。1899年12月23日,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题为《中国魂安在乎》一文说:“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当变革社会需要一种震撼国民心灵以激发民族奋进的力量时,尚武爱国的军人精神与军人形象往往成为合适的选择。当时的有识之士试图以尚武爱国的“兵魂”作为陶铸国魂的基石,再通过全民尚武的环境来进一步塑造兵魂,从而使兵魂国魂相互激荡、互相促进,形成朝气蓬勃的国民性格。

四是加强国民教育。一些知识分子把“尚武”精神遗失归为教育问题。蔡锷曾翻阅日本小学生课本,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爱国尊皇、海陆战事、军舰炮弹等方面内容,其用意在于“养成其(指学生)军人性质于不知不觉之中耳”。反观中国,当学生正处于“体魄与脑筋发达之时代”,却天天“授以仁义礼智、三纲五常之高义”,“或读以靡靡无谓之辞章,不数年遂使英颖之青年化为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受病最深者,愈为世所推崇,乃复将其类我之技,遗毒来者,代带相承,无有已时。”

在爱国尚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的国民教育有了很大变化。1906年3月,清王朝学部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提出:“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俾儿童熟见而习闻之。国文、历史、地理等科,宜浅述海陆战争之事迹,绘画炮台、兵舰、旗帜之图形,叙列戎穷边、出使绝域之勋业;于音乐一科,则恭辑国朝之武功战事,演为诗歌,其后先死绥诸臣,尤宜鼓吹扬,以励其百折不回视死如归之志;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格其纪律,而尤时时(同“勖”)以守秩序、养成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学生要求着制服,其式样系仿军服而成,军事训练甚至包括进行步枪实弹射击等课程。

当时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尚武强军思潮,对晚清军事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尚武为核心的军事精神,诸如勇敢善战、诚实无欺、守纪服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逐渐蓬勃发展起来,一些军人开始摆脱自卑,军人这个职业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

这个阶段,军人和军人文化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进入社会变革的中心。尤其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参与军事的热情迅速高涨,军事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判断逐渐提高,为军事近代化变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也对尔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军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大多数军人包括普通国民,由于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强化军队和武力的地位与作用,缺乏进步的民主、共和思想作为基础,也没有先进的理想和信仰作为引导,从而导致这场军事文化的变革未能全面、彻底、健康发展,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后来出现的军事强人拥兵自重、军阀混战现象与此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