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环境色彩学教育浅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境色彩学教育浅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同时带动了生活节奏的加速,使得这个社会中充满现代科技和冰冷的混凝土的味道,在我们越来越无暇去关注这个单调的世界时,色彩的观念逐渐走进我们的视线,调和着我们与环境的“关系”。环境色彩学教育的催生,使得我们对环境色彩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和深刻。环境色彩学是一个创新的学科,在了解环境色彩学的概况和背景基础上,本文从色彩的属性、色调及环境与色彩的协调性来了解环境色彩学教育。

关键词:色彩;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65-02

一、环境色彩学的概况

环境色彩学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补充部分的课程。重点研究色彩在环境设计各环节中的实用性和美化协调性。通过对色彩的再次学习认识,让色彩与环境能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合,达到协调平衡的视觉美效果。学习环境色彩学的基础理论,结合建筑和景区环境实体,深化明度、色相、冷暖、色纯度对比和协调的搭配关系,通过对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对自然环境、客观光色等条件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合乎实际功能、美学意义、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色彩环境的组织搭配和建设能力。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课题。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色彩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色彩学的研究在19世纪才开始,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和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心理物理学解决了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问题。

二、环境色彩学的背景及产生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之中,竞争从国内扩展到了全球,全球竞争的压力考验着我们,我们生活节奏不得不提速以适应这个高速变化的世界。色彩的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缤纷的色彩能够给人以愉悦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我们视线所达之处,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是我们好心情的源泉,色彩是融情于景的关键所在。色彩与环境的结合,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一种创新,站在人的审美的角度,通过把色彩与环境科学的、合理的搭配,达到协调平衡的视觉效果,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环境色彩学教育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在环境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运用色彩来进行配置融合,重点研究色彩的实用性和美化协调性。

三、环境色彩学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成功的环境色彩是把色彩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环境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美化环境。在个人情感方面,能够舒缓心情,增加愉悦的气氛,缓解压力。例如,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除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设计技巧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自然美,那就是白色的建筑与碧海蓝天相映衬,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让人赏心悦目,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一切都是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畅。成功的环境色彩就像是一篇好文章,正所谓“奇文共欣赏”,能够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在现代,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改革开放后,上海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城市的风向标,塔的高度有着另外一层象征,结合我国人民的心理倾向和在上海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色彩与环境的巧妙搭配构成强大的表现力。

1.协调性。人们评价环境的一个标准就是色彩与环境是否协调,然后关注环境色彩的整体效果。好的环境色彩搭配就像是一杯回味悠长的美酒,可尝可品,意味深长。由于环境色彩是最具影响的语言、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因素和媒体,因此它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美感效应,融情于景。在进行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搭配时,选择色彩有三方面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是建筑物的具体构造和地理位置;二是建筑物的具体功能和象征意义;三是当地居民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同时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现实的、具体的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当色彩的选择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时,就能抓住人们的心理,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真正做到情景交融。

2.色彩的属性。了解色彩,我们要了解它的属性,一切色彩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如朱红、橘红、大红、深红等。虽都是红,但相貌各异,故名称也就不同。各种颜色的色彩由于其光的波长不同,使得人们的视觉感受力也就不同。一般地说,红、橙、黄三个颜色,光波较长,打动视觉的感受力强;蓝、绿、紫三个色相系,光波较短,打动视觉感受力弱。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是色彩的光度、深浅度,由色彩光波的振幅决定的。纯度是色彩的饱和度、浓度或叫作色彩的鲜艳程度、色彩的纯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宏观方面,即从红、橙、黄、绿、蓝、紫六个色系,红的纯度最高,橙、黄、紫次之。蓝、绿较低;二是微观方面,即从某个单一色看,中黄、柠檬、土黄、橘黄等,虽都属于黄色系,但也存在纯度高低问题。

3.色调的重要性。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同颜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黄色所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的世界之中。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色调是色彩搭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调子的概念来源于音乐,在绘画中是指画面某种一致的色彩倾向,色彩结构的总体效果。色调是由色相纯度、明度、色性、面积、大小等因素所决定的。从明度上分有高调、中调、低调;从纯度上分有鲜调、中间调、灰调;从色性上分有冷调、暖调、对比调、和谐调等。把明度和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强烈色调、柔和色调、明快色调。从色彩纯度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色或黑色)、浊色调。把纯度与明度结合起来有可分为明清色调、中清色调和暗清色调。色调还常根据色彩给人们的冷暖感觉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了解尊重客观对象的自然色彩、传统色彩的同时,必须掌握尊重主观色彩情感的环境色彩学知识。色彩奇妙多变,因为必须将理论与色彩图例、具体环境图例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每次教学应准备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色彩图例,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杂志图片等配合。

环境色彩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在学习期间很难付诸实践,在教学上要充分学习理论,结合具体的图例来进行分析。在进行环境色彩学教育时,我们不仅要充分了解具体环境中建筑道路的配合格局,还要了解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心理习惯的因素,正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只有“入乡随俗”,才能做好环境色彩的设计,提高当地人们的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庆军,张庆海.色彩力对教育教学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2,(1).

[2]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

[3]江南.对环境艺术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一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

[4]于淑梅.服装色彩学教育浅识[J].中国科技博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