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效果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效果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和传统人工叩背排痰对COPD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100人,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为传统人工叩背排痰组。治疗组为体外振动排痰组。治疗后观察二组每日排痰量、心率、呼吸和SPO 变化。结果:治疗组第1、2、3、4、5、6、7d日排痰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排痰量小不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治疗组入院第3d患者的心率、呼吸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对照组入院第3d患者的心率、呼吸下降不明显。结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容易接受,且无不良反应,并能降低医疗成本。

关键词:COPD;体外振动排痰;人工叩背排痰;排痰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0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慢性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1],若发生痰液阻塞, 不但可以加重肺部感染,严重时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清除呼吸道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将两种不同的排痰方法应用于临床,对患者的排痰效果及疗效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内一科住院的10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6岁,住院时间10~30天。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2]。同时需排除肺部肿瘤、肺结核、气胸、凝血机制异常、肺出血及不能耐受振荡排痰治疗的患者。

将入院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人,平均年龄(66.8±3.72)岁,男33例,女17例;对照组50人,平均年龄(675±4.64)岁,男23例,女27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入院时自述的排痰量、不吸氧时SPO 等方面均相似,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应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营养支持等综合性基础治疗。

1.2.2 对照组:翻身叩背排痰。翻身时注意各肢摆放于功能位置。患者侧卧后,护士将手屈成环状,利用腕部力量,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动作适度,用力均匀叩击患者背部,叩击时间为5min。然后翻至另一侧,同法叩击背部。每日两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叩背,叩背前进行20分钟雾化吸入治疗,叩背后5~10分钟指导病人有效咳痰,无力咳痰的给予机械吸痰。

治疗组:采用淄博芙莱特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TJ-400B双 路输出的振动排痰机进行拍背,选用AP129叩击头,频率20CPS,采取平卧或侧卧,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将叩击头放在患者肺部下叶部,持续30秒左右,提起叩击头,向上移动,逐个部位进行叩击,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缓慢而有秩序叩击整个肺部,时间为10~15分钟。也可选用叩击和振动混合:叩击与振动的不同比例的结合,可经由叩击头与身体接触角度不同而达到。角度越大振动效果越强,角度越小,则叩击效果越大。每日治疗2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5~10分钟指导病人有效咳痰,无力咳痰的给予机械吸痰。

1.2.2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的每天排痰量;吸氧2L/min情况下第1d和第3d的心率、呼吸、SPO 变化,并根据临床表现及各项监测指标呼吸(R)、心率(HR)、氧饱和度(SPO )的变化来判断临床疗效。

1.2.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x ±s)表示,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统计学方法:组间和组内比较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比较见表1,资料显示,治疗组第1、2、3、4、5d日排痰量均大于对照组,第6、7d排痰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每日排痰量的比较(ml,x ±s)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排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吸氧2L/min情况下第1d和第3d的心率、呼吸、SPO 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呼吸、SPO 变化比较(x ±s)

两组患者排痰后心率、呼吸、SPO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原理是:用手叩击患者体表时,通过气流振动,使附着在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落于管腔内,再通过咳嗽排出。但是叩击只限制于浅表层,操作者手部的力量不容易掌握,护理人员体力消耗较大,易疲劳不能持久,频率无准确标准,节律也不容易控制[3]。

振动排痰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进行设计的,对于排除和移动肺内的支气管等小气道分泌物和排泄物和代谢产物有明显作用。它能同时提供两种力,一种是垂直作用于身体表面的垂直力,对支气管粘膜表面粘液及代谢产物起松动与液化的作用,另一种是平行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此力能帮助支气管内已脱落、液化的粘液按选择性的方向排至主气道,再通过咳嗽排除体外[4]。体外振动排痰机的使用,可大大提高肺通气质量,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加快患者身体疾病恢复。

4 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气道通畅,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改善缺氧状态,减轻肺功能损害。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容易接受,且无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但在护理方面要注意: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既往胸背部病史,了解感染的部位、体质等,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面色,咳嗽咳痰以及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秋萍,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名卫生出版社,2007.28-33

[3] 刘雨村,丁敏,何海燕,唐丽,彭其玉.体外振动排痰机在COPD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护理杂志,2008,33:500-502

[4] 王莲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排痰护理.护理进修杂志.2010,17(8):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