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私宅工匠妙手 旧古董变身现代私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私宅工匠妙手 旧古董变身现代私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愚园路,昔日法租界。这里的每一栋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背后,掩映的都是故事。在“私宅工匠”方钦正的改造下,这栋百年老宅变成了法国舒维夫妇的定制典藏。精心改造后的老古董,外面仍是韵味十足的老洋房气质,内部却在洋房的特有结构上打磨出西方现代化的“家”的舒适感。

旧宅院彻底换新颜

这是一栋饱经沧桑的私家宅院,旧称伍方别墅,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上世纪50年代,原业主去了香港,而今新业主已经变成了法国的舒维夫妇,纳索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方钦正担纲了改造这一“古董”的重任。

“原来的建筑风格完全是红砖的,一点墙面处理都没有,跟周遭的老房子不太一样。”在主持设计师方钦正看来,这栋私宅很有特色。在此之前,舒维夫妇二人经常在东京与上海之间穿梭,直到有一天他们决定要在上海定居,便开始四处寻找老房子。

方钦正花费了不少精力与心血去打磨这件“古董”,这也使得最终呈现的效果超出了舒维夫妇的预期。改造后不仅面积提升到500平方米,变成了上下三层,带有花园、游泳池甚至树屋的现代私宅。

变动最大的首先是楼层。这栋建筑本来是两层的,二楼上面还有一个阁楼(Loft),但是很低,不足以让人生活,顶多被当作储藏间来使用。而在方钦正的改造下,屋顶被加高了两米左右,于是多了一个第三层。

这一层主要包括主卧、衣帽间、桑拿房、洗手间等,尤其主卧是最令舒维夫妇自豪的空间所在,他们一直对摄影师强调这点。“变动较大的还有一楼的客厅,原来这个区域被隔断成三间,而现在整个空间被打通。由于要去掉起承载作用的承重墙,改造的难度非常大。”方钦正介绍。他重新做了地梁和混凝土柱,用以支撑这么大的空间。

改造后的一楼主要用作客厅、厨房和餐厅。原来的西厢房还被设计成一个书房,中间放置了一张长桌,上面摆满了艺术类书籍。它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在朋友比较多的时候可以用来宴请。不仅如此,方钦正在混凝土立柱上设计了_一个柜子,里面是音响系统,而他认为这个柜子可谓整个客厅的主角。而客厅跟室外之间由非常大的玻璃旋转门隔断,夏天的时候,门是完全敞开的。客厅的后面区域是餐厅和厨房,他还特别设计了中、西两个厨房。

拾级而上,二楼的空间分割基本没有变,只是换了地板,另外增加了一个淋浴间。走廊上挂的是舒维夫妇收藏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区域主要是客房、儿童房、游戏房、淋浴间和阳台。而三楼除了设计了_一个拉窗外,还增加了一个露台,可以作为半私密的空间用于抽烟。而特点最为突出的则是女主人的衣帽间。

营造家的舒适感

不管是大的结构改造还是小的细节处理,方钦正觉得最为出彩的地方,还是在于他所营造出来的“家”的舒适感。

在分区上,方钦正设计了家人在一起的区域、私密区域、小孩子游乐区域等,甚至在主卧里还有小孩子跟父母一起看电影的“亲子”区域。而在舒维夫妇看来,他们跟三个孩子在一起的空间至关重要。虽然有阿姨,但是舒维夫妇一般选择周末自己煮东西吃,而客厅后面就是餐厅和厨房。在餐厅设计方面,方钦正也兼顾了两种感觉:餐桌是家人聚集的地方,而旁边的吧台更适合小孩子吃早餐或者下午放学回来吃点东西。“我觉得采光很重要,即便今天是阴天,但是因为整个立面是一个大开间,便于光线的取得。三楼的主卧也是,好几个立面设计了拉窗。”方钦正比较重视采光与居家舒适感的关系。

然而,他在灯光的使用方面却并没有过多地考虑一天中不同时间光线的变化。他认为自己去微调会比较真实,也比较有意思,而设计师设定的“场景”、“模式”多是给别人看的。

私宅设计的灵感之源

在设计私宅时,方钦正假想自己是“使用者”,而非旁观者或者介入者。他平时多是从“诗外功夫”中寻找灵感的。“私宅设计要说难也不难,你可以转换自己的角色去做。因为我要服务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客户,他们的属性可能完全不一样。”方钦正不太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设计,而主要基于业主的需求。“除非哪一天我设计自己的房子,才会凸显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比较注重家具,当然希望在空间上也做得好玩一些。”至于如何平衡业主的要求与自己独立的想法,方钦正表示,如果业主不太喜欢,他也不会太过于坚持。

“其实,设计师捍卫艺术,也是在替业主负责。一个好案子的促成是相辅相成的,不光是设计师的介入,还有好的业主、沟通顺畅、资金保障等因素。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业主花钱,然后成就设计师的想法。”

方钦正喜欢看游记,这也是他观察不同人的经历或者生活的一种方式。通常很多游记并没有附照片,就让人一直在想象那个地方,即便去过也还是会令人想象。与业主第一次见面时,他一般不会谈设计方面的内容,而是闲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从而让对方产生好奇、建立信任感,然后慢慢地谈设计。

“游记记录的是个人的生活,而财经杂志则及时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活状态,而且不会假。”方钦正通过这两个渠道保持着与社会节奏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