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深化区域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深化区域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秋季启动以来,先后经历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两个阶段,十余年探索不仅在课程思想、文化、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取得了进步,而且涌现出北碚综合素质评价、綦江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等一批在全国都产生影响的先进典型,值得充分肯定。现阶段,重庆正走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上,伴随“新课标、新教材”的修订启用,鼓励以区县、片区、学区为单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深化阶段的区域课改到底如何进行?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科学谋划。

一、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任何改革都是有目的、有价值取向的。区域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应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深化阶段的区域课改是以已有的课改为基础、以适应重庆教育新形势、新要求为己任的课改,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五性”:

(一)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区域课程改革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政策、标准和重大原则要求,完成好“规定动作”。这就要求区域课改创造条件,主动适应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将国家课程要求分解、具体化到区域教育中去。比如,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区县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三课”开设不到位,师资匮乏,资金不足,设备不完善,需要尽快整改和落实。

(二)促进发展的均衡性。重庆当前仍然处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阶段,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化区域课改,一方面要促进课改本身的均衡,切实解决过去课改中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挤不进”课改中心、被边缘化的问题,通过实施“领雁工程”“捆绑发展”等方式,让课改“抵达”每一个有教育的角落。另一方面要把区域课改作为重要手段,通过区域课改,加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内涵发展的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

(三)提升内涵的优质性。尽管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解决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根本目的还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如果说已有的课改为基础教育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和范式,那么深化阶段的课改必须突出抓好课程的实施,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区域课改也同样如此,如果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没有作为,再好的理念、模式、经验都是“空头支票”,一文不值。

(四)强化区域的特色性。课程改革总是在特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特点,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化区域课改要善于把本地区的“差异”变成“特色”,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课程改革的思想、文化、内容和路径,凸显区域教育特色。值得强调的是,区域课改的特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地方课程,把当地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就了事,而是要深入分析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教育自身的结构,在课程机制、结构、实施路径等方面有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并“精耕细作”,走出一条区域课程建设的新路来。

(五)发挥课改的牵引性。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成功、有效教育的三大“核心支柱”,而课程则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基石”。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深化区域课改时,不能就课改而谈课改,要以课改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青少年创新人才“雏鹰计划”等,推动区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面建设,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现代化。

二、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

改革需要科学设计。没有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改革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把教育给搞乱了。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而审慎地设计课改方案。整体设计区域课改方案,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提出区域课改理念和思想体系要“科学论证”。区域课改需要发挥思想理念的引领作用。但前提是所提出的思想理念要自成体系,科学可靠。从目前区域课改的情况来看,不少地区步入了“空洞化”“简单化”“口号化”的误区,诸如提出“幸福教育”“心动教育”等概念,却没有实质性的思想内容,有的甚至还不能做到逻辑自洽,经不起推敲,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提出区域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要遵循人的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准确把握时展脉络,正确研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统筹兼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领域,统筹兼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各个环节,统筹兼顾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知识传承与实践体验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教师的教学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课改理念和思想体系。比如,某地区深化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建立以基础学力为基础,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内涵的、再生性强的教育体系,确立了既重视基本素质又重视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发展的理论体系,就做得比较好。

(二)完善区域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要“适切多元”。所谓“适切”,就是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及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与新挑战,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对人才结构、层次、素质方面的迫切要求,深入研究课程的结构、容量、难度、顺序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特点,认知规律的关系,使课程结构内容与人的认知成长规律相符。所谓“多元”,就是不能把区域教育当作一所放大了的学校,设计统一的课程结构和模式,一刀切地推广实施,而是要着力建设课程资源库,提供菜单式的课程服务,加强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为学校选择课程、完善结构,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可能。这样的区域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够形成百花齐放、多彩教育的大格局,鼓励每一所学校把课程改革和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与行为系统要“开放创造”。课改中最深刻也是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与学的方式是在不断探索中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任何教学范式都是有实施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的。在设计区域课改深化方案时,既要针对前期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如 “观念与认识问题”“应试与教育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考试与分数问题”“形式与内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策略,也要鼓励每一所学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分类别、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做到课程方案 (包括总方案和分门别类的子方案)、课程改革与开发计划、教学设计 (备课活动和教学案)、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五落实”,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解放教与学,把研究、自主、合作、思考还给学生,创造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和行为方式。

(四)制定区域课程改革政策要“整合力量”。政策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坚强后盾,不管是深化区域课改新方案的制定、实施还是评价都要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包括政策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对教育关注程度等,都要力求在政策最大支持范围内进行,这是区域方案能够实施和成功的重要保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区域课改政策时,一是要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减少改革的阻力;二是要整合各方力量,将行政手段、学术资源、校本资源和社会资源统整起来,为课改服务,为提质服务。

三、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区域课改是基于某一地区范围内以及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异而实施的课程改革。这样的改革具有区域性,重点不是寻求解决课改的共同性问题,而是探求区域内课改的内部职能差异的层次性,以及在区域系统中如何实施新课程。尽管重庆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探索,但区域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区域课改要在区域统筹、强基固本、突破薄弱、强化落实上下功夫。

(一)抓统筹,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一是要加强行政领导,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各教育职能部门和学校的力量;二是要利用高等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专业队伍的力量,成立专家指导组,从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到具体的规划协调再到方案的设计论证、过程指导、效果评价,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系统;三是要搭建学校间的课程交流平台,按照“以校为本、区域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校际网络资源共享、联校课改等的开展,创建区域联动互助合作的课改新格局;四是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把对基础教育学校领导和管理的重心及时转移到对课程改革领导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上来。

(二)抓培训,提升干部教师课改能力。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课改能否成功、取得多大成效,取决于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要增强课程改革意识,把握课程改革理念,走进课堂,贴近师生,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给予专业支持。要依靠教师智慧,在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作息时间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大胆探索。二是要提高教师的课改执行力。在认真落实国培、市培计划的同时,开展课改专项培训,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课程、课标、课堂,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提升教师的课改水平。三是要提高教研员的课改指导力。加强教研科研机构建设,发挥好教研员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引领、指导、服务作用。广大教研员要和基层学校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深入学校、深入学科、深入问题情境,与校长、教师、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抓薄弱,加快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受传统观念、师资、设备等影响,农村地区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深化区域课改,必须把农村作为重点,通过新课改带动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一是配齐配好农村学校教师。在继续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的同时,启动音体美等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切实解决农村学校体艺、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荒”的问题。二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学校“六大功能室”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三是提高农村学校课改水平。健全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制度,完善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制度。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的指导力度。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为农村尤其是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远程教育服务。

(四)抓督导,及时总结课改先进经验。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必须高度重视。一是健全督导评估制度,把区域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的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区域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健全质量监测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健康等方面发展状况,并把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建立课改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区域课程改革成果评选、表彰、交流、推广活动,对在课程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组织开展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宣传讨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与新闻媒体、家长等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课程改革,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营造深化区域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