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楼主”邵逸夫的慈善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楼主”邵逸夫的慈善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邵逸夫辞世当天,有人感慨,纪念“六叔”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国内有逸夫楼的大学统统停课一天,并在逸夫楼观看《大醉侠》或者《七十二家房客》。与“邵氏影业”创造出的辉煌相得益彰,“邵氏慈善”也成为了缅怀他的必要标签。

将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

一项有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其中81%的人选择了“逸夫楼”。从1986年向内地第一座逸夫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投资开始,邵逸夫开启了他特有的慈善模式。截至2012年,邵逸夫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400多所院校内以“逸夫”命名的楼馆近3万座。

邵逸夫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公益事业,从不过问捐助的后续细节,但对于“逸夫楼”的冠名权,却有着深深的执念。其实,并非所有“逸夫楼”都由他全额出资建造,有一些是部分出资,如果建造费用超过本身预算,“逸”字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全额出资建造,则是完整字。在北京师范大学,还流传着一个邵逸夫捐助修缮图书馆的故事:因资金一时没有全部到位,捐助方仍要求命名,当时在北师大任教的启功先生说,可以命名,但只能叫“兔大楼”,全款到位,才能补为“逸夫楼”。无论故事真假,这座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投资、邵逸夫捐资、学校自筹资金合作建造的图书馆在1989年得以完工,被命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邵逸夫说:“人们都说赚钱难,但懂得将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所见留名,成了他投身慈善的直接手段。 “逸夫楼”不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作为精神符号留存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

邵逸夫祖籍浙江宁波,骨子里不仅有浙商的过人天赋,也保留着强烈的文化情结。富豪做慈善,并非特例,但能将善举拿捏得恰到好处、深得人心又并非易事。“首善”邵逸夫的慈善方式颇具地方色彩,其影响力,一时间无法超越。

邵逸夫曾就读的中兴中学,前身是由上海“五金大王”叶澄衷捐赠的叶氏私塾,以 “勤、朴、肃、睦”为校训,培养出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多位名扬海内外的宁波商人。1871年叶在上海的一次慈善会议上曾发言:“中国之积弱由于积贫,积贫由于无知,无知由于不学,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后来被刻在了私塾墙壁上,少年的邵逸夫在此读书,每日路过,耳濡目染,助学济世的理念想必在当时已经产生了萌芽。1926年高中毕业后,他便放弃升学,转而投身电影行当。多年之后,邵逸夫让几乎全中国的学生都认识并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留在了校园里。

尽管邵逸夫说自己是一个“生意人”,但超过七成的民众认为他是一个“慈善家”。他的初衷在于“相信一个民族的伟大,在于他们能够掌握观念、传播观念,并且将观念付诸实践”,为此,遍及大半个中国的逸夫楼,承载着商帮经世救国的情怀,实实在在地留存在人们的视野中。身前行善,身后犹存,不知是否遂了“六叔”的心愿,功德圆满,了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