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的“四全”教学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的“四全”教学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四全理念”是本人针对“四三五”教学模式中的“四个理念”的理解了。“四三五模式”中的“四个理念”:关注全体学生、教师全心投入、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全程互动。个人认为实施落实好这四个理念的课堂便是高效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小班化、四全理念、工作实践

“四三五模式”中的“四个理念”(1、关注全体学生2、教师全心投入3、学生全员参与4、教学全程互动)个人认为该理念是与新课改精神的理念完全吻合又切合小班化教学模式。其中的“关注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也只有在小班化的教学条件中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教师的全心投入”这无论是小班化还是大班制的教学,作为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都应做到的;但“学生的全员参与”在小班化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而“教学的全程互动”我认为应侧重理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且是全程的。

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贯彻好这“四全”理念的一些案例和感受。

一、 关注全体学生

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我认为不仅是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在课前组织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情: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接受能力等。

只有对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设计组织教材、教学设计时做到“因材施教”,“因生设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坡度”和拓展延伸的程度。

比如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关于“分子的基本性质”时,若只是按照教材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通常就“按部就班”的逐一的讲解分子的每一条性质,然后是应用性质解释宏观现象。这样一节课,最多就把三点性质以及应用、演示实验完成。而这些内容就算老师不讲,学生根据物理学上学过的有关知识也能完成相关的作业。可关于探究分子运动的这一实验是学生在物理学中没有学过,且关于该实验的评价、改进是一个难点,在这节课上却是无法解决得到的。在设计时我让学生自己根据物理学中所学习关于分子的知识,自己归纳整理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再次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感到“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成果来获得成功感),同时也节约时间对“探究分子运动实验”讨论、分析、评价和改进。在问题的设计时,考虑到“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性质和应用大多同学都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提问时就主要争对相对较弱的同学,而对于实验的分析、评价、改进等就采用分组讨论然后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回答交流,这样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感受,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大家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关注全体学生,既要落实在课堂上,更应落实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只有课前准备工作中考虑到了全体学生,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才不会遗忘了某些学生。所以课前的关注是课堂关注的得以实施落实好的前提。

二、教师全心投入

教师的全心投入,首先应投入的是对学生的“爱心”,只有投入了“爱心”的工作才会是高质的,师生互动中才会是愉快的,学生才会在轻松、适度兴奋的环境中对知识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在投入了“爱心”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对工作投入高度的“敬业”之心,这样才能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课上全心投入、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用自己的高度专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专注于课堂,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有老师先做到了“全心”投入,才能让全体学生专注于课堂。若老师在课堂上的思路都不清晰,想到哪讲到哪,即使一开始很专注的学生最后都会思维混乱,“不知所措”了。而导致老师课堂思路不畅的原因,主要在于课前的准备不充分。若课前是认真准备了,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问题的精心打磨,例题的精挑细选的,那么即使上课拿了教案,带了教材,上课时可以完全用不着,因为整个教学流程、教材、知识点、例题均已进入大脑。

教师要做到全心投入,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脑力和时间的,我常想若我们能做到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示范课来上,我们的学生也会像上公开课、示范课时那么专注和高效。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不情愿”、“怕麻烦”,而克服这一心理的“药物”就是你对学生的“爱心”你教书育人这一特殊工作的“敬业之心”。

三、学生全员参与

学生的全员参与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落实的方法不单纯是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即使没有回答问题的学习,也应做到让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对他们答案的倾听和评价中。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常有这样的现象:有同学在个别回答时,其它同学就当“旁观者”,当别人回答完后,他无法作出任何评价。这样就算每个人都获得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但整个过程并不是全员参与。有时老师在向某一同学提问时,或找同学在黑板上面演示时,其它同学却无事可做,而出现此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任务之时没有考虑到全体学生,另缘于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欠缺。

所以要做到学生的全员参与,首先教师应“全心”投入。教师的课前、课堂上的全心投入是学生“全员”“全程”投入的必须条件。其次,在设计问题时应全面考虑,要做到每个问题大家都投入、参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比如:“多向评价”:可以是学生间互评,也可以是小组间互评,还可以是学生给老师评价,必要时才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最后老师还有走到学生中去,增大与学生的接触时空,对于不开小差的学生,只需“不经意”地走到他(她)的身旁,学生就会主动“收心”。这样既能便于老师发现学生的情况、听课状况,更能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避免了因老师对不专注同学的大声提醒而使专注的同学转移注意力,同时也维护好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全程互动

教学的全程互动对施教者提出的要求是要避免“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被迫接受为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作为老师首先应做到的是改变教学以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的教学观念,而应让学生去讨论、设计、“导演”好每一堂课,教师在其中要做的是在适当必要的时候给予“建议”、“引导”。而要做到此,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应考虑好哪些内容必须老师讲,哪些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同时要让互动高效有序,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的课堂调控应变能力。老师在设计每一个学生活动或实验时应考虑清楚,活动或实验动手的目的,该活动应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是自己独立思考、还是分组讨论交流、还是小组实验、还是上讲台演示、展示等等,怎样的形式才有利于让目的得以很好的完成。

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好了四全理念,我们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课堂,学生听课效率很高的课堂。如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乐学,老师会越来越喜欢教师育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