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艺乙教授论工艺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艺乙教授论工艺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仲夏七月在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办的“两岸工艺发展论坛”期间,有幸同徐艺乙教授共处多日,零距离聆听了这位民俗学家,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对当下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独到见解,并也感受到徐教授机智风趣的一面,不觉倍增了对徐教授的敬仰之情。

手工艺人在当今社会怎样去生活?徐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前工业时期,手工艺人的劳作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传统的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品可以引领社会的风尚,能够左右生活的质量,是在历史上形成传统物质文化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已经不再是人们社会生活之必需。然而,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行业不仅仅是满足生活之需的产业,还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工艺美术的从业人员来讲,不应该简单地把手艺看成是挣钱的手段,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当然,在这样的转型时期,传统的手工艺行业和工艺美术的从业人员面临着许多具体的问题,有的是自己能够解决的,有的则是可以依靠社会来帮助解决的。但在基本观念的认识上,都需要认真对待。

对“工艺和美术”,学界历来有不同的声音,难以有定论。徐教授则认为:虽然工艺美术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但自19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在艺术类的高校中一直是主要的专业之一。几十年来,为工艺美术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自1998年高等院校专业目录调整之后,一个用“新”名词“设计(Design)”冠名的专业取代了“工艺美术”专业,并且在十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设计专业的在校生人数达到近一百万人。

目前,能够用“工艺美术”命名的学校多数是由过去的工艺美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升级的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样的职业技术学院,其教学内容也很少涉及工艺美术,有的也只保留了很少的课程。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只保留了一个系,叫工艺美术系。但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现代的新手工艺,其目标是培养能够用新的工艺手段来加工艺术品的艺术家。他们所提倡的是以手工方式、采用多种工艺手段来加工作品,所以叫工艺美术系。这样的工艺美术系和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并无太多的关联。

从整个物质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只是浩如瀚海的传统手工艺产品中具有审美意义的一小部分。在查阅几十年前的文献时,有个常见的名词叫“美术工艺”,这个名词大概使用了有60年,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仍在使用。如1953年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地区民间美术工艺展览”、1954年在北京团城举办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美术工艺是一个复合名词,是一个偏正词组,由“美术”和“工艺”两个名词来组成。可以将“美术工艺”和后来使用的“工艺美术”进行比对,虽然只是“美术”和“工艺”两个名词的前后次序颠倒,但其差别在哪里?其实,从“美术”和“工艺”两个名词排列的次序上,两个名词的内容差别就已经显现出来。问题在于:所对应的对象物之重点是美术还是工艺。

作为偏正词组,用“美术”来限定“工艺”,符合传统手工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状态。从传统物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流传的大量手工艺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审美意义的,也就是具有美术形态的手工艺品。在今天,这一部分的手工艺品就叫工艺美术品,也曾被叫做特种工艺品。

传统手工艺需要确立自己的评价标准,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体系,为此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现在的工艺技术在某些方面不如以前,究其原因,却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没有关系。问题在于把工艺和美术的评价标准混为一谈,结果就是传统手工艺自己的评价标准没有了。所以要倡导深入研究,研究在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时,是否对材料有了完全准确的认识,是否能够自如地心手合一去完成工艺;自己是否有一套工艺技术的标准,而不是美术的标准。这些问题的廓清,牵涉到能否确立传统手工艺的自信心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创新是最近几年来社会上的流行词之一,因为经常被放在嘴边而成为时髦。徐教授认为:创新观念是不错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领域,创新已经成为事业是否有活力的标志。但是,在传统手工艺的领域中应当怎样去实施创新,恐怕就是个大问题。在江苏宜兴,做紫砂壶的艺人们都在说:要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进入主流艺术。试问什么叫主流艺术?难道紫砂壶不是主流艺术吗?其实,紫砂壶本身就是主流艺术。不要说拿现代大师的紫砂壶作品,就是古代大师的紫砂壶作品,放在任何环境里面都是和谐的。紫砂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融合力,放在一个地方能够很快地抓住人们的眼睛。这就是手工艺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所形成的。平时,这样的传统往往通过多种范式、形态和工艺表现出来,而在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提供支撑。

在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手工艺行当里面,继承传统并非是简单的事情。创新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完全抛开传统的创新一定是要出问题的。好几年前曾经对秦淮灯彩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过讨论。南京的秦淮灯彩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样式以造型灯为主,根据已有资料记载,明清时期主要在大报恩寺、评事街和夫子庙展出。明代是200多种,清代是140多种,而现在只剩下20多种。所以到最后,与会者的意见是:秦淮灯彩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创新,而是要继承。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从业人员利用光导纤维来制作花灯的零件,被认为是创新,这就出笑话了。能够用来制作花灯的光导纤维是通讯器材生产过程中的废次品,用来做灯彩只能说是废物利用,决非是创新。

民间的谚语云:说的人往往不做,做的人往往不说。传统手工艺的行业也不例外,手工艺人中的高手通常是不会将“创新”放在嘴边的。他们知道。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所有的认识与想法都是要用手去做出来的。人的手上有29块骨头,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滋养整个手掌的是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人的手指经过训练是十分灵敏的,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一般情况下,手和手感是需要时常练习的。所以,在手工艺人的创造生涯中,几乎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善手的训练,以保持心手合一的最佳状态,保持手感的灵敏。从最开始的学习技术磨炼,到努力忘记技术摆脱技术的窒滞,需要几十年的功夫。真正的手工艺高手,材料拿到手上就能看到成品之后的大概形态。这就证明手和工艺技术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只有到这个程度,所谓的创新才成为可能。

其实,创新的问题在工艺美术壁传统手工艺的行业里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如前所述:传统手工艺概念的关键词是材料、工艺和形态。手工艺品的工艺是由材料所决定的。但是,传统的材料能够创新吗?即使能够创新,也是很有限的,不可能进行颠覆性的创新。象牙雕刻的材料如果用牛骨来替代,就成了骨雕。换一种材料,工艺品类的名称就得变换。材料没办法创新,工艺的创新空间也不是很大。现在有人开始使用机械工具来替代手工工具,优点是提高了效率,而缺点则是手感的损失。手感的缺失将会导致手工艺技术的倒退。惟一能够创新的是形态,但这样的创新需要思考。譬如说要对明式家具进行创新,若是做出来的成品在形态与家具无关时,这样的创新就是失败的;如果制作出来的成品看上去是家具,但在结构和细节上更加合理,超越了传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最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文化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文化产业是目前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新名词。

徐教授认为:其实,文化和产业是大相径庭的事物。文化是什么?恐怕没有公认的答案。如果要在辞书或文献中查找文化的概念,将会有1000多种。但是,如果说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的行业,乃至不同的品类都有自己的文化,这样的答案大概是不会错的。文化强调的是区域性、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更是如此,这就是文化的特质;而产业则要求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像现在各种机构中使用的桌子、椅子和凳子,都是工业化产品,规格相同,整齐划一,没有差异性、独特性,相互之间的结构、装饰、色泽、配件都是统一的。

自古以来,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所强调的是品类的多样性,同类的产品(或作品)则要求差异化。文化和产业完全是两码事,以宜兴的陶瓷行业为例。宜兴陶瓷的产品中既有紫砂壶也有抽水马桶,做紫砂壶的总是要和别人做的不一样,父子做的要不一样;徒弟要和师父做的有区别,这个流派和那个流派做的要有差异,这样才能凸显个性。这也说明了工艺美术品的特质和规律。宜兴陶瓷的另一个产品是抽水马桶,在生产时强调标准化、规模化。这是它作为工业产品的特质和要求。所以说,把紫砂茶壶做成统一的风格,将是一场灾难;但若是将抽水马桶做得风格各异,同样也是一场灾难。

其实,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中有很多品类是不能产业化的。产业化只适合那些能够产业化的品类。历史上的传统手工艺是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手工艺的品类已经不再是人们社会生活之必需,其功能用途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如果盲目地去产业化,将会给相关的生产企业和作坊带来巨大的麻烦。一件产品经过原材料、生产、检验,流通到市场、销售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是毁灭性的。

文化产业是消费主义社会的产物,关注的是文化产品的大众化。可是,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的产品中有许多品种由于原材料或工艺技术的关系,从来就不是普及的大众化用品。如果硬是将这些品种做成产业化,就违背了其基本规律。在当代社会中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应当如何生存与发展,应该根据其自身规律去规划。做产业是要有所投入的,同时还有市场,税收、销路等的问题,这就不是产业化所能统筹解决的问题了。不要以为工艺美术品或手工艺产品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变成钱,就可以做成某种产业而且还提倡做大做强。其实,做大了未必就能做强。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中有很多精美的作品,都是精雕细刻的产物,一味地追求数量往往会导致质量下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工艺美术暨传统手工艺本来就是劳动力密集度很高的行业,是耗能很低几乎接近于零的绿色产业。如果单纯地追求规模,追求产量,追求集约效应,就有可能把一个绿色的行业变成一个高能耗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