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搞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预防小麦缺苗弱苗死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搞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预防小麦缺苗弱苗死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育、提高作物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是,随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小麦缺苗、弱苗以及冬春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原因,本人认为秸秆还田技术不当、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是其主要原因。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时早、量适、秆碎、均匀、增氮、埋严、土实、墒足”。在掌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麦播种与前期管理的配套技术工作,如适当增加播种量、注意偏管等,就可预防或明显减轻小麦缺苗弱苗和冬春死苗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技术要点 配套技术 预防 缺苗弱苗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49-02

由于秸秆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育、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且有利于改善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因秸秆直接还田省时省力,所以秸秆直接还田已成为目前主要推广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小麦缺苗、弱苗以及冬春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底肥中氮肥较少和旋耕后直接播种的地块,出现弱苗和冬春死苗的现象更为严重,有的致使小麦严重减产。

分析秸秆还田的麦田易出现缺苗、弱苗和冬春死苗的原因,本人认为除常规因素之外,秸秆还田技术不当、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是其主要原因。为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能顺利推广、预防小麦缺苗弱苗死苗现象发生,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要点

“时早、量适、秆碎、均匀、增氮、埋严、土实、墒足”可以说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几大要点。

1.时早

指秸秆还田时间应尽量提早,最好是边收获、边切碎、边耕翻入土,距播种时间越长越好。还田越早,秸秆中水分越多,地温也高,有利于秸秆切碎和腐熟分解,既可减轻对小麦的不利影响,又可使其尽早发挥肥效。

2.量适

即秸秆还田的数量要适宜。如土壤中秸秆数量过多,直接影响小麦发芽出苗和幼苗根系下扎,导致小麦缺苗和冬前弱苗,甚至死苗。据多数资料介绍,适宜的秸秆还田数量应据地块基础而定,地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一般可掌握在4500 ~ 6000kg / hm2,最多不宜超过7500kg / hm2,瘠薄、施肥量少的地块应适当减少还田量[1]。

目前玉米产量多在7500 ~ 9000kg / hm2,按高产玉米经济系数0.4计算,其秸秆总量应为籽粒产量的1.5倍,要达11250 ~ 13500 kg / hm2(含根茬),远远超过适宜数量。所以,玉米秸秆还田时,不要将所有秸秆都还到本地块,一般可掌握在秸秆总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夏秋两季连续秸秆还田的地块,多余的秸秆可作他用或运到其他地块还田,如确无其他用途,可先堆在地头、地边进行高温堆肥,堆沤一段时间后,于小麦越冬期撒于田间,即可为麦苗保暖,也不至因土壤中秸秆过多造成不良影响。

3.秆碎

即秸秆要切碎,秸秆碎是“均匀、埋严”的基础,越碎越好,但过碎会增加成本,一般可掌握在3 ~ 6cm[2],最长不要超过10cm,既便于整地和秸秆分解,又不影响耕种。

4.均匀

指秸秆分布要均匀。一是秸秆粉碎后要撒匀,厚薄一致;二是通过整地使秸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避免局部秸秆过多影响出苗、弱苗等。

5.增氮

即酌情增施氮肥,是预防出现弱苗的有效措施。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适宜碳氮比为25:1,而多数秸秆的碳氮比却高达75:1,这样秸秆还田后腐熟分解过程中由于碳多氮少,碳氮比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进行补充,这就造成了微生物与麦苗争氮的现象,如土壤中氮素不足,麦苗会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且秸秆分解缓慢。因而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加速秸秆快速腐解及保证麦苗正常生长的双重功效。

增施氮肥数量因各地地力基础、小麦底肥施用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直接还田100kg干秸秆需增加1~1.5kg纯氮的肥料,使秸秆干物质的含氮量提高到1.5 ~2.0%为宜[3],一般需增施尿素150 ~200 kg / hm2。秸秆分解后,氮素还可被作物吸收利用,中后期应适当减少氮素施用量。缺磷地块也应适当增施磷肥。

6.埋严

是要注意将秸秆埋严。为保证翻埋质量,最好采用旋耕和翻耕结合的方法,旋耕掺土、碎土效果好,而翻耕翻埋效果好,且耕地深。即翻耕前先旋耕1 ~ 2遍,使秸秆、肥料与土壤混合,之后翻耕,翻耕深度以20 ~ 25 cm为宜,将多数秸秆翻埋到深处,之后再旋耕一遍或用齿形耙耙1 ~ 2遍。总之,通过整地一定要将秸秆埋严,并与土肥混匀,防止秸秆外露和跑墒。单用旋耕机一是耕地浅,二是翻埋效果差,秸秆大多处于地表10cm以内,部分秸秆难免外露,既不利于耕种管理,又因浅层水分不足,秸秆难以腐烂分解,还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7.土实和墒足

秸秆翻压还田后(特别是只旋耕的地块),使土壤变得过松,因大孔隙过多,导致土壤与种子不能密接,且透风跑墒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土壤过松可以说是小麦出现缺苗、弱苗和冬春死苗的直接原因。此外,秸秆腐熟分解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秸秆还田地块除做到“杆碎”和“埋严”工作外,还要及时做好镇压和浇水工作,保证土壤沉实和底墒充足。秸秆还田后墒情好的,耕后及时重耙或用石磙镇压,小麦播后再次适墒镇压;墒情差的耕后及时浇水或播种后浇“蒙头水”,促使土壤沉实,以防耕作层孔隙度过大,通风透气,墒情不足,既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也不利于秸秆分解。只采用旋耕而不翻耕的一定要做好该项工作。

此外,为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带有病菌、虫卵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应预先清除,将其秸秆烧掉或制作高温堆肥。

二、小麦播种与前期管理配套技术

1.适当增加播种量,严把播种质量关

增加播种量是预防缺苗的有效措施。由于大量秸秆施入土壤,难免有些种子会落到秸秆上难以发芽出苗,造成缺苗。增加数量应据整地质量而定,秸秆埋的深、整地质量好的可少增,相反应多增,一般掌握在增加20 ~40%为宜。并做到适时、适墒、适量、适深播种,播后适墒镇压,播前土壤过松的应适当重压。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

2.酌情浇水、追肥

欠墒播种的苗期可适当浇水,促苗生长。多数麦田(盐碱地或晚茬麦除外)一般应适时浇越冬水,水后结合中耕适当培土护根;返青水应尽量推迟,可先采用划锄保墒,确需浇水时,最早也应等到5cm地温稳定在5℃以上,浇水量不要太大,水后及时划锄。如耕前没增施氮肥,出苗后麦苗有黄化、生长不良趋势,应及时追施氮肥。

3.加强中耕和镇压

由于秸秆还田后土壤疏松,浇水后易出现裂缝,导致透风跑墒,麦苗受冻,因此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划锄,松土弥缝,保温保墒。对前期土壤沉实不好或苗势偏旺的地块可于分蘖期进行镇压,避免麦苗过弱或过旺;凡不浇越冬水的麦田(盐碱地、过湿地除外)应于小麦进入越冬期前后再次镇压,以防透风麦苗受冻。

4.注意偏管

尽管我们要求秸秆还田时要秆碎杆匀,尽量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但在生产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因局部秸秆过多、镇压不实等原因引起的缺苗、弱苗现象,对此要及时查明原因,酌情进行镇压、施肥、浇水等管理。局部秸秆过多的可先扒出部分秸秆,填土后再施肥浇水等。

此外,选用冬性强,抗寒性好的小麦品种也是预防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田海.玉米秸秆还田应注意的六个问题[J].天津农林科技,2010,(6):37.

[2]谢乐宾.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配套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7):12.

[3]丁述举.小麦冬春死苗弱苗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8,(2):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