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敢“偷懒”大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敢“偷懒”大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辛勤的园丁是对教师的褒扬,“勤”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合格的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勤”和科学地贯彻“勤”,这其中也包括教师在课堂上智慧地“偷懒”。

关键词:“偷懒”;智慧;教学艺术

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作为园丁,勤是必要的,但有时太勤未必就是好事,勤得过头,过犹不及。素质教育的口号已喊了不少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仍然缺乏怀疑精神,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创新能力。学生一味信书本、信老师,就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与众不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从宏观上讲,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从微观上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些教师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旧的教育方式,严重禁锢了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包大揽,唯恐被指责为懒惰和没有责任心。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每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滔滔不绝,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一些课本来就理论性强,抽象有余而形象不足,在这种全时段单调的灌输下,有几个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呢?于是“教师一心讲道,学生埋头睡觉”。评讲试卷,教师就像扫射的机关枪,铆足了劲一题接一题灌下去,不给学生思考、整理的机会,结果是同样的题一错再错,更不用说举一反三了。诸此种种,在我看来,都是教师勤得过头的表现。久而久之,教师这种过分的不恰当的勤,造就的学生必然是懒惰、被动。一切都等着老师灌输给自己,不愿也不会主动学习,又何来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又怎能应对现代社会的需要?

所以教师要敢于“偷懒”,以充满智慧的“懒”培育出独立、自信、智慧的勤学生。教师“偷懒”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策略。老师之“懒”,换来的是学生的勤,更是我们教育者所渴望的那种美景。国画中有称之为“留白”的艺术,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也就是我们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

在课堂上做智慧的懒师,关键在于“会”懒。何时该懒,如何懒得有智慧,懒得事半而功倍,全靠在“会”字下工夫。这自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学习、去琢磨、去实践。“懒”要有度,“偷懒”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绝妙的艺术。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两点:

一、善于以课外的“勤”支撑课堂的“懒”

“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句名言早已成为共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适时点燃火把,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即教师应当要学会适时“偷懒”。这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熟悉他们的长处和不足,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需要深研教材、大纲,把握每课时的重点难点,预测学生认识的误区和知识的盲区;需要阅读大量教辅资料和关注社会现实,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使火把熊熊燃烧。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课外精心准备、长期钻研的基础上。懒字勤为先,才能懒出境界。以课外的“勤”为支撑,课堂上教师才会“懒”得游刃有余、卓有成效。

二、善于以教师的“懒”调动学生的“勤”

我所提倡的教师“偷懒”,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勤学、乐学、善学的品质。课堂上敢于偷懒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智慧性的“偷懒”,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能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培养能力的平台;能为学生提供拓宽视野、积累知识的途径。教师没必要一登台就夸夸其谈甚至刻意玩深奥,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寻找答案。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砥砺能力。同时,课堂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必须及时、到位,并能根据课堂需要适时调整策略。如课堂上创设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热情。一堂课,表面看来教师做的工作很少,但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动起来了,使课堂活起来了!达到了以懒养勤的效果!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欲望去学习,其效果远比教师单纯的讲授强得多!

如上所言,教师敢于偷懒并不是对教学工作的懈怠,而是学会把课堂尽量留给学生,课堂之外的备课、作业批阅绝不可懒,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偷懒”,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都大有裨益。我们该以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智慧的“无为”“偷懒”,造就出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

“生善学,师逸而功倍,又从而赞之;生不善学,师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偷懒”的教师并不是降低了教师标准,而是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教育,才能真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懒”字被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致使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说“懒”,愿天下辛劳的教师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轻松留给自己。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