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的规律\成因及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的规律\成因及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作者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对城市供水管网中的明漏、暗漏,作一剖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办法,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供水 管网 漏失率 管理 检漏

中图分类号:TU731.5 文献标识码:A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是许多自来水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最近中国供水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内的供水管网漏失率平均达到27%,中小城镇的管网漏失率更是高达35%-42%,本文结合笔者管网检漏工程中发现并总结出的一些漏损规律,成因控制进行一些探讨,实例样本乌海市

一、市区给水管网概况

乌海市自来水公司DN50mm以上供水管道总长约100公里,日平均供水量为1万m3/d,老管网材质为铸铁管和塑料管,新建管材一般采用予应力砼管和铸铁管,管网漏失率约40%,该公司2110年4月初聘请我们进行专项查漏,历时三个星期,工查出大小漏口33处,漏失量合计约41.7m3/h。对漏水点进行维修后,漏失率降低到29 %左右,但仍需加强控制。

二、漏损的规律和成因分析

1.漏损的规律 管网漏损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规律:

(1)小口径管道较易发生漏损。下表是我们根据不同管径管道漏点数目所列统计表: 从上表统计可知DN20-DN200管道上发现的漏失占总漏失的97%,从我们对内蒙古其他蒙市水司供水管道测漏的统计数据看具有同样的规律。分析起成因是:首先是这种管径的管道在整个管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温度应力和水锤效应对小管径管道的影响要大一些;而且小管径管道埋深一般较小,地面荷载突然增大(如过载重车辆)时也容易引起漏损。

(2)漏损同管道材质有密切的关系 就漏点的绝对数量而言,漏失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钢管、铸铁管>予应力砼管>塑料管。

(3)管道漏失量远远大于管件漏失量

因城区较小,水司维修人员巡查到位且维修及时,故闸门、水表等管网附件漏损很少。我们在测漏过程中也发现,中小城市水司对官网附件的维护和管理都做的比较好。

(4)供水管道的损坏与气温、埋深、荷载大小有密切关系:冬季管道因用水量小,水压高,气温低较易爆管;埋深浅,荷载大时管道易被压坏。

(5)从管道的破坏形式看,承插式铸铁管接口处较易漏水,青铅等钢性接口漏损较多,同一地点维修间隔时间不长;石棉水泥接口漏损的比例就少一些。

2.管网漏损的成因分析 管道的漏水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材自身的原因。铸铁官的钢性接口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开裂;钢管易受到腐蚀而穿孔漏水,塑料管道易老化,相比之下,予应力砼管情况稍好一些。

(2)使用年限过长。城区漏损较多的管段基本上都是80年代铺设的,管道锈蚀、老化较多。

(3)土壤的腐蚀性和管道自身防腐蚀不良,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不过关也造成管道的使用期限缩短。

(4)管道施工不合规范,管道基础和直墩处理不当或埋深不够,管内水压偏高易造成漏损。

(5)供水管道的非法私接乱碰也造成水量的流失。

三、供水管网漏失率的控制

我国的供水管道指标普遍采用百分比漏失率,即月出厂水总量与月用户水表用水总量的差与月出厂水总量的百分比,管网漏失率的控制可从对管道漏失的控制和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两方面进行。

1.管道漏失的控制 管道漏水的表现形式分为明漏和暗漏。其中,明漏主要包括不可避免的管线损失、管线及设备正常漏失,维修破损管线时的漏水等;对明漏而言,因其表现形式明显易于发现,若对管线巡查与管道维修都及时到位的话,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漏失量,暗漏因不易被发现,漏水时间长,因而漏失量较大,进行暗漏检测是控制暗漏的有效手段,对于供水管道附近的下水道发现流有清水和水压突然异常又没有明显的地面积水的地区应进行暗漏检查。

2.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

(1)完善供水管网资料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资料数据和图纸库,如管网用水总量,各地区的管道位置、高程、管径、水压和竣工图等,以便于测漏和维修,并减小停水面积。

(2)建立专职的管网巡查、检漏队伍,学习熟练使用测漏仪器,加强管网的日常查漏工作。

(3)加强维修,要在维修人员的数量、素质、维修设备,经济待遇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维修及时率”等考核指标。

(4)加强稽查,杜绝供水管道的非法似接 总之,给水管网的漏损原因是设计,施工和管理多方面的,通过在漏水成因方面加强管理同时严格控制农用水和水厂自用水加大管道巡查力度,保证维修及时率,降低管网漏失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①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②陈耀宗等主编.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③张延灿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