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教育的物化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教育的物化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代社会,物化问题已经在教育领域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教育物化的表现,进而提出教育摆脱物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物化 教育 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A Disscuss on the Mate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s materialization have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peopl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e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which manifested in educational ideals, educational objective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educational methods etc. Put forward some basic conutermeasures, which can get rid of the mate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 materialization; education; basic countermeasures

1 物化和教育的物化

学界对“物化”有着不同的解读。“物化”是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首先采用的一个概念。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深层解读而提出来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劳动的物化和人自身的物化。具体表现为人的数字化、人的可计算性、主体的客体化、人的原子化等方面。教育的物化主要是指,“教育背离了解放人的初衷,而采取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人,使人失去了人的本来面目,成为了工具和机器。”①传统教育中的物化使学生成为工具性的人。

2 教育物化问题的表现

教育的物化在现实中表现在许多方面。学界的不少专家和教师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教育的物化主要包括教育自身的物化(比如: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和教育对人的物化(比如:将受教者看作机器)两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教育的物化在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教育观念的物化——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师道尊严”,于是有许多教师就会认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理所当然应当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不断地灌输固定的、死板的知识,而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只需要绝对的服从等等。在这样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学生不敢质疑或是怀疑,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时更不敢主动反驳老师的观点。这种教育观念其实就是把学生当作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教育观念物化的表现。

2.2 教育目的的物化——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教育过分地追求功效和利益,将教育作为追逐利益的工具,是教育目的物化的表现。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诚然,人是要不断学习的,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不断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然而,教育在许多学校已经直接成为了“工具”和“手段”。在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面前,教师和学生都被“工具化”了,教育本身也被“实用化”了,比如,因为学生的成绩对教师的资格评奖、评职称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便将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排名、升学率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差生”则会“另眼相看”。可以说,学生就是挣分的“机器”,而教师则是掌握“机器”的人。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下的教育将导致人的工具化,使教育背离其初衷。

2.3 教育内容的物化——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书本知识或前人总结验证的间接知识”,②主要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显性教育获得;隐性知识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技能、方法等,主要通过无意识的、内隐的隐性教育获得。国内许多中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多以显性知识为主,隐性知识的教育往往不被重视,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教育内容物化的主要表现。

2.4 教育方式的物化——“接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国内,不少学校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取“接受式”的形式,也可以称之为“满堂灌”、“填鸭式”的形式。多媒体技术本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不仅使得课上的内容丰富多彩,也减轻了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但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学生只是忙于笔记记录,没有时间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反而成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桎梏”,使教育过程变得“机械化”,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是鲜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动。这种物化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思想僵化、“唯书”、“唯上”。

3 教育摆脱物化的基本对策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最早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这个理论的。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③这可以说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经典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过不少的阐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个性的充分发展,也包括需求的满足等。

在现代社会,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者需要尊重和关心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然而,现实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过分依赖于灌输和说教,把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的学生看作是工具,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育者,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克服“物化式”的教育方式。

3.2 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师隐喻和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师隐喻,如“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教师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众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教师隐喻或教育理念。比如,对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学者指出它反映出的是一种工业的模式,“把教师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然使其工作性质带有很强的规训性”。教育者要辩证看待这些传统的教师隐喻和教育理念,不能“固守”,更不能将其作为自己进行“物化式”教学的“托词”。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这是克服“物化”教育所必需的。

3.3 努力创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努力克服“物化”的教育的问题,就需要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改革,切实践行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

积极创新教育内容,教师教学不能仅仅是对文本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复读机”式的解读,还必须将这些内容积极进行“消化”,要注意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推行“对话式”教育。这是一种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它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对话教育,有助于形成师生交流中的平等地位,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追求真理和挑战权威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得注意因材施教、情感教育等教育方法的实施。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制度。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要尽量做到全面而客观,而不是单纯地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总之,现代教育要摆脱物化的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教育逐步地摆脱物化,这对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注释

① 岳伟,王雅红.论教育的物化与人的失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

② 周利荣.“物化”和“人化”两种教育态度比较[J].成功(教育版),2012(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