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匹配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各省市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省近20年的发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陕西省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问题,以期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Abstract: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also changes.So how to solve match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will affect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Based on the last 20 years developed data of shaanxi province,the passage analyzed,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the coordination problem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shaanx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pose for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ion

作者简介:王姝 硕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管超 学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张荣 学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相应的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事实上,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会引起就业结构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演变也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会极大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演化和调整。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发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优化途径。

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及演进路径分析

(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于1940 年提出“配弟―克拉克定理”,他认为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1]。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总体演变的一般趋势是:就各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由大到小排列的变化情况是由“1-2-3”的格局向“3-2-1”的格局转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也如此。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路径

一般在工业化初期[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1-2-3”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2-1-3”或“2-3-1”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3-2-1”的格局。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

(一)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上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5%,大幅下降到了2008年的1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则有1978年的51.9%,小幅上升到2008年的56.08%,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由1978年较低水平的17.6%,持续增长到了2008年的32.96%。1986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陕西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首次由“2-1-3”调整成了“3-1-2”,此后,这种产业格局始终保持在“3-1-2”。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历史较低水平的38.9%增长到了2008年56.08%,显示出这种产业格局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二)陕西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纵观自1978年以来,陕西省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情况(表1),可以看出:

1、1978年,陕西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1.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地下降趋势,到2008 年降到46.77%,这说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

2、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波动式变动,但震荡幅度不明显,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8%左右;

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出显著的震荡上涨趋势,从1978 年的11%增长到了2008年的32.5%,并出现了明显的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的总体趋势。

三、结论

陕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工业化演进的规律。根据关联性理论,我们可以得出:

1、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需要进一步加快第一产业的产业升级,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发展。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增加,政府需要加大对劳动力全面的技能和教育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陕西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2、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处理好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关系,当前条件下,陕西还可以利用自身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3],以高新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更好发挥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3、第三产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陕西省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作为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

4、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素质和技能上对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需求来培养学生,多样化培养手段,灵活化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使人才培养符合产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5、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各高等院校,应结合市场需求,灵活的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拓宽专业口径[4];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工作,从而有效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董春诗,王宝石.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49

[2]王芳.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7):9

[3] 高娟.陕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 西北大学,2009(6)

[4] 童倩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J]. 科技广场,2007(10):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