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完善中国农业支持结构的理论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完善中国农业支持结构的理论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业支持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农业支持绩效。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支持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透视了农业支持结构的偏差之处,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农业支持结构;农业支持;农业经济增长

一、农业支持结构概述

建国后,国家财政农业支出主要包括:一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如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和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等;二是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即财政部门投入的用于支持农林水气事业发展的各部门人员机构经费和各项事业专项经费;三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即农业部门中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恢复工程及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的长远建设,包括中央和地方农业系统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建支出;四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即国家为支持农业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如设备购置费、材料费、试验外协费、资料费、印刷费、租赁费、差旅费、鉴定验收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等;五是农村救济费,即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直接给农村贫困及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的补贴。考察建国后中国农业支持结构历史演进可知(如图1),“一五”至“四五”期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一直是主体,其比重基本保持在40%以上,最高达到69.9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基本保持在30%以上。“五五”时期开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基本维持在70%左右水平,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则保持下降趋势,但自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起,其比重有显著变化,从1997年的20.8%提高到1998年的39.9%。农村救济费所占比重在1965年以前基本维持在10%,此后除个别年份外,基本分布在2.8%~9.6%间,2006年猛增到15.3%。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比重长期不足1%。

图11950~2006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7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从1998年开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二、农业支持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数据和模型说明。为求证农业支持结构的农业投入效应,本文以投入产出理论为依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选取1978~2006年(鉴于市场制度统一考虑)的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zsci)、农业基本建设支出(njsi)、农业科技三项费用(nkyi)、农业救济费(njji)四项为自变量,农业GDP(y)为因变量(如表1)。文章以C-D模型为基础,根据时间序列数据特征,通过协整检验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长期关系,引入ECM模型以消除模型的“伪回归”。

表1 变量数据表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7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从1998年开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2.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1)单位根检验;(2)协整检验。首先建立序列间回归模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然后对回归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残差序列平稳,则说明数据存在一种长期趋势,即协整关系,而非伪回归。具体结果如下:第一步协整方程:lny=3-1.4806lnzsci+0.338lnnjsi+0.434lnnkyi+0.245lnnjji (1)第二步残差平稳性检验。从表4可看出残差序列平稳。据此可知调整后时间序列间具有长期稳定趋势,存在协整关系。(3)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格兰杰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模型存在,此模型可揭示变量间动态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动态模型。依据协整回归方程,同时考虑投入的长期性和时效性,式(2)是ECM模型回归结果。

lnΔy=0.4576-0.1245lnΔzsci+0.3217lnΔnjsi+0.7205lnΔnkyi+0.3422lnΔnjji-0.2013ei-1(2)

如表5所示,式(2)各项系数显著通过检验,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R2=0.9715,说明误差修正模型拟合度较高。根据式(2),可知对农业GDP变化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救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表2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从表2可知自变量与因变量接受原假设,即非平稳,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阶差分拒绝原假设,数列显示平稳性特征。

表3模型回归参数表

从表3看,方程整体拟合度较高,且回归系数均大于在95%置信度下的临界值,通过检验。但D-W =0.48<2,说明具有一阶序列自相关。

表4残差ADF一阶自回归数据表

表5协整模型回归参数表

3.分析结论。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除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外,其他各项系数均为正,表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救济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均对农业GD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救济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但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的系数却为负。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没有带来农业GDP相应增加的可能解释是:一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少,建国后国家长期实行“重工抑农”政策,依靠“剪刀差”等方式提取农业积累用于工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执行在弱化集体职能的同时也造成民间农业投入大幅减少,在国家财政未有效跟上相关措施的情况下,农业投入长期存在“历史欠账”。二是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增长过快,且多属行政事业费增长,表现为政府人员机构经费比重上升,而农业事业发展经费比重下降(如表6),呈现“重人员、轻事业”的格局,形成“虚增”效应(韩文丽,2004)。此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GDP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偏低,可归因于其长期有70%左右用于外部性较强的治理大江大河等水利建设投资(如图2),而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投入则明显偏小(林万龙、张莉琴、辛毅,2003)。

表61991~1995年农林水利等部门事业费分配中人员工资及相关福利性支出所占比重

注:人员工资及相关福利性支出项目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经费、人民助学金和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

资料来源:根据财政部农业司:《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统计资料(1950~1995)》,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1页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图21980~2003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水利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

三、优化农业支持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含量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提升的深度与广度。纵观国外农业支持经验,均将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作为本国农业支持的重要内容。对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农业大国而言,走“土地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而加强农业科技运用更是其发展必要条件。然而,当前中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农业支持中存在支出比例与支农效率严重“反差”的现象。与发达国家高达70%~80%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相比,中国仅近40%的比例与其农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2.减低农业事业费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农业事业费支出迅速上涨,大量挤占了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作为农业支持的“交易费用”,农业事业费居高不下固然可归结于体制惯性,但也凸显出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存在激励机制缺失、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多层委托等弊端,一定层面上解释了支农效率低下窘境。鉴于此,控制农业事业费规模不仅是释放支农资金的客观需求,更是化解农业支持中高运行成本、多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有效渠道。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其固有的公共品外部性却造成长期投入不足的事实。此外,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构缺陷的问题亦同样明显。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农民急需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田间沟渠、排水灌溉、乡村小道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少,现有存量大多建造于“”时期,年久失修。再如农村公路,近年国家“村村通”公路建设效果明显,但缺乏对村内村民小组到村委会、村民小组间道路建设的关注。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重视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六小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01~2004年累计投资近800亿元,这是积极的信号,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下一步,有必要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健全管理体制等方式,积极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先导作用,撬动农户、集体、涉农企业、民间资本等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塑造农村基础设施多元投资格局,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财政资金还要注重对农业基地与弱势地区的倾斜,坚决履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正视区域间发展差异,致力于全国范围内村级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这将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韩文丽.用新思维建立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支持体系.财经科学.2004(2)

[2]林万龙,张莉,辛毅.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国内支持政策.世界农业.2003(5)

[3]财政部农业司.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统计资料(1950-1995).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注: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模式创新研究》(2011B66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基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视角》(2011QN040)、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