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例“网瘾”高职学生的心理干预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例“网瘾”高职学生的心理干预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分析一名高职学生接受心理干预的过程,旨在了解目前高职网络成瘾者的常见问题、心理成因和干预措施,为预防和治疗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案例的具体干预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咨询、体育运动疗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59-02

1996年,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通发表了“网络成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证实网络成瘾症的存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指的是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从而导致家庭活动减少,情绪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增加,进而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表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发心理障碍、危机事件。高职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人格缺陷等,因此他们的网络成瘾现象尤为严重,影响到心理健康。本人在心理咨询中接触了多例网络成瘾障碍者,现将1例典型病例的心理干预过程进行总结、研究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网络成瘾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一些现实依据。

一、干预对象资料

小余,男,21岁,父母农民,家中独子,某高职大学一年级学生。家族无精神病史。上网时间四年,成瘾6个月。一周3~6次的通宵上网,睡眠紊乱,白天精神不振,对学习和人际交往没有兴趣。饮食无规律,头常有眩晕感,身体、学习和生活都严重受到损害。大一下学期,求助者意识到问题,好朋友也严厉的警告和劝说,这学期去网吧次数少了,但是把时间用来阅读玄幻小说和网游小说,并用手机上网,学习和生活依然没见好转。该生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小余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身高1.74米,体重45公斤,形体消瘦,面色偏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神情委顿,情绪低落,说话音量小,不看人,接触交谈合作,但多问少答,自知力较完整,情感反应淡漠,意志活动减退,有厌世念头。父母因为操劳农活和贩卖农产品而经常在外奔波,很少带养他。他在初中时便开始喜欢上网。高中时妈妈开始监管,有时候会与同学一起打篮球,也交朋友。到大学了,离开妈妈的管制,上网的时间就多了,并且感到在网上能够逃避现实的烦恼。在网络游戏里能够获得成就感。不愿意和同学沟通,与人交谈觉得除了网络游戏没别的可聊。一学期下来,每门功课挂科,自己感到这样上大学没有什么希望,想让心理咨询老师帮忙克服对于网络的沉迷,回到课堂,与同学一起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

二、诊断

网络成瘾和其他行为成瘾一样,具有六个核心成分:突显性、心境改变、耐受性、戒断症状、冲突和反复。网络成瘾障碍诊断标准参考DSM-Ⅳ、CCMD-3的病理性赌博诊断标准,符合BREAD提出的诊断标准:以下5条必须具备:一心想着上网;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多次努力控制但不能成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抑郁或易激怒;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以下3条至少出现1例:一是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二是说谎,隐瞒本人上网的程度;三是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本案例患者符合DSM-IV中未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ICD NOS)的标准。

三、干预实施

(一)第一阶段 建立治疗关系

本案例求助者由于网络的匿名、便利和逃避现实的特点而导致网络成瘾,我们针对小余的病情,从使用网络、认知、情感和生活事件等了解网络成瘾的诱发因素,然后开展具体的干预和治疗,最后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咨询、体育运动疗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先收集来访者的成长史。小余从小较少接受父母的教诲,父母对其要求不高,患者养成了无约束、不成熟、缺乏安全感、自卑、自我要求过低的内向性格,没有具体的生活目标。患者MMPI测查结果:Pd得分78.42,Sc得分72.32,D得分67.96,Si得分73.25,根据测查结果,给予相应的解释。

咨询师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真诚地与求助者谈心,用同情心理解求助者内心的需要与想法,并鼓励他一定要战胜自己,只要坚持了,就可以战胜。沟通时从网络游戏话题人手,这样就缩短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距离。沟通过程中对求助者进行鼓励,表扬他能在朋友的帮助下减少去网吧的次数,并能坚持天天去教室,说明很有上进心和自尊心,虽然朋友不多,但交到的都是真心的朋友,说明求助者有讨人喜欢的人格优点……咨询师对他的种种闪光点进行表扬。这样求助者一下子看到了信心与希望。咨询师布置作业,让求助者进行体育锻炼,体会运动后带来的身心的愉悦。接下来帮助患者明确需要治疗的症状,认识无节制上网的危害,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二)第二阶段开展具体的干预与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根据Davis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认为影响网络成瘾的核心因素是 “ 非适应性认知 ”,弄清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因素,找出他们的不适应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行为。通过时间管理、自我激励和支持系统帮助成瘾者建立有效的处理策略,从而改变成瘾行为,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治疗过程包括:一是找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认识与生活事件有关的自动想法及情绪、行为问题;三是识别不合理信念;四是建立正确的认知、问题解决模式、人际交往技巧等,减少上网时间。

咨询师反复举例说明情绪与行为由认知决定,纠正求助者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探讨导致他网络成瘾的原因。求助者分析:一方面父母与自己缺乏情感沟通,缺少教育方法,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旦离开父母的束缚就放纵自己上网的行为;其次自制力较差;再者现实里有很多烦恼,由于基础不好,成绩很差,学的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都不怎么懂,就读的又是高职学校,觉得没有什么前途可言,觉得全世界人都在轻视自己,沉迷于网络可以逃避这些烦恼。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分析表示赞成。接下来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上网并探讨网络资源的应用,让求助者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与求助者讨论在治疗期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帮助求助者制定计划以消除与上网体验相联系的强化物,减少每天看玄幻、网游小说的时间和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与人避免谈网游话题,聊现实生活内容,重新建构从网络中获得愉快体验的认知评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与人交往;与求助者讨论上网、下线时的自我,并引导其在现实生活中将理想和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每周对治疗过程回顾一次,求助者做记录,并讨论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东西、达到的具体目标、感受以及症状减轻了多少等,逐步把患者对网络的依赖转移到现实生活里来,引导求助者把网络使用到获取信息的正确方向上来,在治疗期间允许求助者适当的玩游戏,时间限制开始由咨询师掌握,逐渐由求助者自己掌握。

2.团体咨询

该生严重缺乏社会交往,团体心理咨询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团体情景下对该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求助者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心理障碍,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成立团队。招募成员和筛选成员。有自愿报名的、有班主任和同学推荐的、咨询师的手边个案的均有着迷恋网络特征成员与求助者一起,共同成立团体,一共12名。引导成员相识并建立信任关系,鼓励求助者投入团体,积极互动。求助者一开始阻抗很强,不愿意和人交往,咨询师与他交流人际交往的技巧,开展一些活动提高求助者的参与兴趣,如:信任之旅、解开千千结、同舟共济等心理游戏,求助者在游戏里感到愉悦,获得集体的支持。

二是促进团体成员探索自我。在平等、尊重、融洽的气氛中,让本案例求助者通过与小组内成员交谈,使他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在逃避什么时,他才会放弃逃避。咨询师让他列一张表,记录自己每天上网的总时间及在QQ游戏、QQ聊天、收发E-mail、浏览、下载等部分各花了多少时间,以此了解求助者的“瘾”在哪里,并结合其逃避的内容对症下药。让成瘾者回忆以前的生活,并使其了解目前他失去了什么。通过小组内的交谈及倾听的方法,尽量使成瘾者多回忆以前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然后让成瘾者用笔详细写下其成瘾后失去的东西,再对比前后的获得与失去来启发他。

三是鼓励成员参与团体外的社会交往。与辅导员沟通,在班级活动中,让他担任较重要的角色,如班会课主持人、体育活动的裁判员等等,同时咨询师也获得班干部支持,让班干部鼓励并协帮他一起参加学院的社团活动,让他体会到成就感,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美好。团体咨询的同时,对求助者进行必要的跟踪观察,及时反馈效果,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直至脱瘾。

3.体育运动疗法

具体操作:与求助者协定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活动,另加两次体育课活动,求助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达到减少上网时间的目的。咨询1个月后,咨询师和辅导员共同观察到,发现求助者的食量增加,饮食和睡眠变得有规律,人也积极有朝气,上网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六个通宵减少到共计14个小时左右。可见,体育运动对求助者的网络成瘾治疗明显。体育运动能提高求助者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本案例的干预过程是在学院的学管领导、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干部、专业老师以及求助者的家长共同参与下实施的。咨询师指导求助者的具体治疗过程,求助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则取得了专业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咨询师鼓励患者注意营养,多吃高蛋白食品和水果,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也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了联系,让家长多给予求助者精神鼓励和生活上的保障,和寝室同学也进行了沟通,协助监督他的睡眠时间和上网时间,加强睡眠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四、小结

本案例是一名高职学生,具有其代表性。当前,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上网逃课,耽误学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学生甚至因此退学,家长和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为他们的发展焦灼不安,所以,网络成瘾的干预也是学校要做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案例的具体干预过程是主要从网络成瘾的心理调节来进行的,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咨询、体育运动疗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6, 1(3): 237-244.

[2]Shapira N A, Lessig M C, Goldsmith T 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J].Depression andAnxiety, 2003,17(4):207-216.

[3] Griffiths M D.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addiction”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0, 3(2):211-218.

[4]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5]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70.

[6][美]Richard S Shar,f.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M].胡佩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