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浮针推拿手法治疗颈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临床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浮针推拿手法治疗颈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临床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采用手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由颈椎管内、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方法:针对上、中、下颈段角度和水平的位置异常分别实施颈部定点引伸归挤、颈椎牵引定点旋扳手法,同时对锁骨上窝、颈、肩、背部软组织压痛点应用点压、点揉、点拨、点顺等手法最后配合浮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94.06%结论通过手法达到整复、松解、减压、矫正滑移祛痛致松、松则不痛;通过浮针治疗达到松解粘连,缓解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的目的。

关键词:手法 浮针疗法 治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9-02

由颈椎管内、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近几年青年人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应用手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近十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6例中男171例,女115例;年龄29岁-58岁;有外伤史17例;有诱因发作史87例,慢性发作199例,颈椎管内无菌性炎症,以痛为主的216例,颈椎管内慢性无菌性损害,机械性压迫,以麻为主伴有疼痛的70例,合并颈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如提肩胛肌附着处、肩胛骨脊柱缘菱形肌起止点、冈上下肌、小圆肌疼痛的患者236例。

1.2 临床症状。患者病发初始均有颈肩背部的轻度损害,上肢手指麻木,慢性发病者均有颈肩背僵、板硬或习惯性落枕,继而出现颈肩背部疼痛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夜不能寐,手指发胀,握力减退。有53例出现双下肢足趾麻木、腿软无力、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其中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下肢发沉,行走时似踩棉花样感,8例间有胸部束带感,二便正常。

1.3 体征。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颈椎功能活动受限,颈肩背多处软组织压痛。颈椎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颈椎后伸试验(+)伸臂牵拉试验(+)。

1.4 影像学检查。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后上下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形变小,或后纵韧带骨化,本组病例均作CT或MRI检查,其中颈椎间盘突出126例。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疗法。

2.1.1 颈椎前屈位引伸归挤手法治疗:①患者仰卧位,颈后部垫枕,病变部位如左边是患侧,医者向左微侧屈旋转,医师站在患者头上方,右手从病人颈项部插入,掌心朝上,中指抵压在患病节段的的后小关节;或横突部(兼治水平位移和前后位移),大鱼际和拇指分别夹拢颈部(患病节段的横突),小鱼际及手的尺侧卡在病人头部枕后粗隆,左手腕部屈侧对准病人下颌部,嘱病人全身放松,助手站在病人的远端,双手紧握病人的左踝部,上下同时对抗牵拉,医师指下可感觉关节松动并闻及弹响,手法即告成功。该手法五次为一疗程。②患者端坐位,躯干向后紧靠椅背,首先用2条专用布带将双肩固定于椅背,手法放松颈项肩背的肌肉,然后调整颈椎前屈角度,病变在上颈段前屈约10°~15°,中颈段15°~30°,下颈段大于30°。助手站在患者一侧,一只手托住下颌,另一只手放置在枕后粗隆部,双手沿调整好的前屈角度用力将头颅向上用力托起,医师站于患者身后,双手呈握空拳状,分别放置在颈的两侧。以右侧为例,左手拇指指腹按在病变节段后小关节处,右手拇指向左顶在下一节段颈椎棘突的端侧,在助手向上托起的瞬间,医师随之左拇指向前上顶推,右拇指向左速顶重推,治疗左侧时,左右手拇指交换位置,以同样的手法实施。医师指下可感觉关节松动并闻及“咯吱”响声,手法即告成功。该手法每一病变节段实施治疗一次,适用于颈椎2~7前后水平位置异常。

2.1.2 颈椎牵引定点旋扳整复松解手法。患者坐位,颈椎牵引20~30分钟,角度依据上中下颈椎病变节段分别取:前屈10°、20°、30°,重量8kg~10kg,以右侧为例,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固定双肩部,患者在牵引状态下充分侧屈,医师右手托起患者下颌,其拇指置于患者右面部颧弓部,余四指放于患者左面颊。左手拇指按压棘突右偏的小关节:余四指放置于左肩,头颈向右旋转至弹性限制位,瞬间快速旋转,左拇指同时向前内方施压。闻及小关节弹响声与指下跳动感,将头部复正,继续维持5分钟牵引,治疗结束。该法适用于颈椎2~7角度位置异常。

2.1.3 颈椎侧方归挤整复松解手法。患者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头部向健侧旋转45°,患侧在上,头部水平位,医师弯腰站立于患者头部方向,脸朝向患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健侧脸颊,掌心不要贴压患者耳朵。右手的指掌关节推开有病变的C2-C5关节突附近的软组织后顶在患侧有病变的C2-C5关节突上,手掌微向无名指方向侧屈,手肘贴近身体。医师左手微向患者头顶的方向牵引并拉开C2-C5健侧的关节。右手在患者呼气将近之时,瞬间发力,完成整骨松解,发力的方向是由后向前。该法适用于颈椎3~7水平位置异常。

上述手法整复松解治疗依据病变阶段的多少而定。同侧同一阶段一般不超过2次。手法治疗后可对症药物治疗,辅助颈椎牵引,巩固、维持疗效。

2.2 浮针疗法。

2.2.1 。患者取坐位,颈和上肢自然放松。

2.2.2 进针方法。颈项部疼痛进针点一般选择痛点下方,方向向上直对痛点。操作时让患者头稍向前倾,以使颈项部皮肤平整,利于进针。肩胛冈上部疼痛多从外侧选择进针点,向脊柱方向进针。如疗效欠佳时,可在从痛点下方补刺一针;肩胛内缘疼痛一般从同侧肩胛部向内进针。浮针治疗一般连续治疗2次,一天治疗一次,一般是推拿治疗后进行。

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为阴性。好转: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部分阳性体转为阴性。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疗效:本组286例,治愈176例,占61.54%,好转93例,占32.52%,无效17例,占5.94%,总有效率为94.0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4.1 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产生的病因:一般由于颈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黄韧带增生肥厚,前、后纵韧带松弛或钙化以及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由于长期姿势不良(强迫如长期低头工作、打麻将玩游戏)或外感风寒等原因造成的机械性压迫,血液循环障碍,椎管内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激发无菌性炎症或机体自身免疫反应,造成椎管内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包括节段性颈脊髓缺血变性,蛛网膜粘连,神经根周围炎及反射性颈、肩、背肌紧张、肌痉挛等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以疼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4.2 手法治疗原理和目的:①解痉疼痛:由于反射性肌紧张、肌痉挛出现颈肩背部肌肉非协调性的异常收缩,肌张力异常升高,如无肌肉形态结构、组织性质等方面的病理改变,上述手法均有牵拉松解肌肉的高张力,使异常的肌肉张力恢复正常,疼痛症状得以缓解。②松解粘连:因慢性软组织损害可导致颈椎关节、神经根周围、压迫物与被压迫组织之间发生粘连引起临床症状,疼痛就是其中之一。手法可使神经根和关节周围及其它部位的粘连得到一定程度的松解。③矫正关节错位:颈椎关节出现位置异常可使椎间孔和横突孔内的神经根、椎动脉迂曲、扭转或受压、退变,椎间盘突出时可加重硬膜囊、颈脊髓受压损伤的程度。上述手法根据病变节段,矫正的关节进行重点选择、达到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解除滑膜嵌顿,恢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有利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囊等处组织水肿的消退、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神经根周围炎症的减退及疼痛缓解的目的。

4.3 手法特点及注意事项:上述手法具有矫正颈椎水平或角度位置异常、松解、减压、整复的特点、并兼顾到上中下颈段及环枢关节后小关节和钩椎关节各方面。但需注意的是:手法治疗能否成功取决于颈椎的角度,当颈椎后伸时,后关节闭锁,屈颈时后关节解锁,当转颈时,钩椎关节卡锁,中立位侧弯时解锁,小关节面之切线力求符合垂直线,以便于达到小关节之闭锁和解锁,手法在实施过程中宜轻、柔、巧,谨防用蛮力,操作粗暴,真正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唯此称之为手法也。

4.4 浮针疗法。是运用特制的浮针针具,针尖对准病灶,在疼痛点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针刺的特殊方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推拿手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胛背软组织疼痛综合征,使临床治疗效果稳定,近期疗效迅速可见,远期疗效更稳定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亚平.中医特色疗法,浮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2]王军,王福根,和静彬等.手法治疗动力性颈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4):5

[3]王军,王福根,和静彬等.动力性颈椎管狭窄症手法治疗.中国骨伤杂志,1996,9(1):42

[4]千福根.常见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人民军医,1989,2:12—24

[5]苟亚博,黄国松.脊柱手疗法大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宣蜇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