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卫星产业发展态势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自2003年起,每年委托美国Futron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对前一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出版SIA/Futron《全球卫星产业现状报告》(可访问网站www.省略)。以下根据该协会2005年6月发表的调研报告和其它相关研究资料对全球卫星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SIA/Futron报告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好转,各国政府航天投入力度加大,全球商业卫星产业出现了强劲反弹:2004年年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6.7%,达到972亿美元。而2003年是1996年以来卫星产业最不景气的一年,这一年的收入为911亿美元,只比上年增长5.8%。由此看出,虽然2004年卫星产业收入增长了6.7%,但增长幅度还没有达到2002年9.6%的增长率和2001年7.5%的增长率,仍然低于过去9年平均13%的增长率。表1示出了1996~200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尽管如此,好消息总归是好消息。SIA执行董事David Cavossa对2004年全球卫星产业的发展势头看好。他在6月6日美国加州长滩召开的2005ISCe会议上对代表们说:“卫星产业收入将会持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是卫星高清晰度电视(HDTV)、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卫星宽带和天地卫星混合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及其应用。”
截止2005年10月,全球卫星固定通信运营商排名前10位的四大运营公司―――SES全球公司、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泛美卫星公司和新天空卫星公司的营业收入都出现两位数的增长。而驱动这种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卫星电视广播的强劲需求,以及对高清电视和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前景看好。
从地区分析,北美、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对上述卫星通信业务的强劲需求也弥补了拉美和东亚地区疲软的空缺。例如SES全球公司2005年前3个季度收入增长13%的原因是由于在欧洲、非洲和北美地区的客户租赁了22个用于卫星电视、高清电视广播的转发器。
近年来,各航天大国,尤其是美国逐渐加大航天投入,也是卫星产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以32亿美元并购美国泛美卫星公司,大大增强了该公司的实力,巩固了它在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中的霸主地位。据报道,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在2005年前3个季度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转发器租赁是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近期发表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报告也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该报告指出:“现在正是投资者进入航天和卫星产业的好时机。无论是把重点放在军用、民用或商用航天活动上,都会有许多机会。政府对航天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卫星通信发射服务的商业订单出现反弹和稳定增长;美国新的太空探索计划正在实施;卫视直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卫星宽带业务和太空旅游等航天服务业正展现无限商机。”
卫星产业通常分为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SIA/Futron所提供的数字是按照卫星产业四大领域的数据加权平均得来的。若按各个业务领域分析,全球卫星服务业和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继续呈增长趋势,2004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8.7%和5%。但是,卫星发射服务业2004年收入比2003下降了13%。唯一发生可喜变化的是2004年卫星制造业走出低迷状态,比2003年增长4%。表2示出了1996~2004年上述四大领域逐年收入变化及其所占份额。
卫星服务业收入持续增长,卫视直播业是驱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与过去几年一样,卫星产业的收入增长主要靠卫星服务业的驱动。据SIA/Futron报告,2004年,包括卫视直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BS/DARS)、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卫星服务业收入高达609亿美元,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62.7%。卫星服务业在卫星产业四个领域中依然发展势头最好,增长8.7%,但远低于2003年的增长幅度。
2003年卫星服务业收入为56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4%;2002年又从2001年的465亿美元增长到491亿美元,增长5.6%;2001年从2000年386亿美元增长到465亿美元,增长20.5%,远高于2002年的增长幅度。总而言之,过去几年来,卫星服务业的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其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比例从1996年的42%增长到2004年62.7%。
值得一提的是,在卫星服务业总收入中,卫视直播业务(DBS)(现在称为DBS/DARS业务)的收入,自1996年以来一直是驱动卫星服务业发展的火车头,所占收入比例最大。2004年DBS/DARS业务收入为495亿美元,比2003年447亿美元的收入增长10.7%,而在1996年,DBS业务收入仅为90亿美元。在这9年中,DBS/DARS业务收入增长5.5倍。
虽然DARS业务在DBS/DARS业务收入中仅占1%,但它的增长速度惊人,例如2004年DARS业务的收入是2003年的3倍。2003年,XM和天狼星两大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公司的收入共为1亿美元,2004年超过3亿美元。同一时期,XM和天狼星两大公司的用户从160万增长到440万。预计两大公司2005年的用户总数将会突破800万,收入增加到7亿美元以上。
过去几年,卫星固定业务(FSS)收入在四大业务领域中一直位居第二。但是,2004年其收入从2003年97亿美元下滑到94亿美元,下降3%。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转发器租赁价格不断下跌。换句话说是由于在轨转发器容量过剩促使转发器价格下降。2005年这种态势在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已出现转机,预计营业收入会有大幅增长。
卫星移动业务(MSS)收入从2003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0亿美元,增长17.6%。MSS业务的收入在卫星服务业收入中依然只占很一小部分,2004年的收入大约仅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2%。虽然它所占份额小,但在全球海、陆、空移动通信中的作用,尤其是救灾和军事通信中的重要地位不亚于其它通信业务。
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稳定增长
由于DBS/DARS、VSAT及卫星宽带业务等需求的强劲推动,2004年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达233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5%。如果在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仍能保持设备的单价不变,那么其增长率还会更高。据SIA/Futron报告称,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自1996年以来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归功于政府和企业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除生产上述提到的各种卫星终端设备外,还包括卫星关口站、网络运行中心、卫星新闻采集设备(SNG)、航空机载通信设备、卫星移动电话及卫星电话亭等。表3示出了1996~2004年全球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增长情况。预计2005年将会随着卫星服务业需求的强劲增长而增长。
卫星制造业:商用卫星出现恢复性增长,政府采购成为主要驱动力
2004年是全球卫星制造业开始出现反弹性增长的一年,收入102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4%。而2003年的收入却从2002年的121亿美元快速下滑到98亿美元。可见这一领域的业务收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有多大。预计2005年卫星制造业仍会保持增长势头,主要是因为商用卫星订单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截止2005年11月全球各主要卫星制造商签定的静止轨道商业卫星订单已有18颗卫星,比去年增长1倍。其中中国与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签定的2颗卫星制造与发射合同,打破了美欧垄断商用卫星市场的格局。国外市场分析家预测,2006年商业卫星订单有望突破20颗卫星。
2004年,政府采购卫星占卫星发射总数的72%,相当于卫星制造业总收入的82%。这一比例与2003年大致相同。2003年政府卫星占卫星发射总数的75%,或相当于卫星制造业总收入的84%。预计2005年仍会保持这一增长势头。由此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政府采购已成为卫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商用卫星是保持其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遗憾的是,美国卫星制造业对2004年4%的增长率没有多大贡献。市场分析表明,尽管美国卫星制造业收入在2002年曾经增长47%,但由于2002年政府采购卫星和卫星订单总数减少,2004年美国卫星制造业收入下滑到39亿美元,下降了15%。这是SIA/Futron公司自1996年开始跟踪卫星产业市场以来美国卫星制造业收入倒数第二的一年。最差的一年是2001年,收入仅38亿美元。
2004年美国卫星制造业在全球卫星制造业总收入中占38.2%。过去几年所占比例分别为:2003年46.9%,2002年36.4%,2001年40%,2000年52.2%,1999年63.5%,1998年39.5%,1997年65.1%,1996年59%。很明显,2004年美国卫星制造业的表现不尽人意。而过去几年美国卫星制造业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的卫星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
发射服务业竞争激烈,前景依然不明朗
2000年是近几年来全球卫星发射服务业最后增长的一年,收入约53亿美元。此后,每年总收入一直徘徊在40亿美元以下。2004年是1996年以来卫星发射业收入最低的一年,从2003年32亿美元下滑到28亿美元,下降13%。其中美国卫星发射业2003年收入为21亿美元,2004年收入下滑到14亿美元。SIA/Futron报告认为,下滑的原因主要是“高收益的卫星发射过少”。
事实上,全球商业和军用卫星发射数量不多是导致发射业收入减少的主因。这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得到佐证:2002年,政府用户占全球卫星发射数量的66%,而到2004年却下降到53%。此外,航天发射能力严重过剩,需求疲软,也是导致竞争激烈,市场前景不明的因素之一。
卫星产业的未来发展:喜中有忧
2004年全球卫星产业的增长率仅比2003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虽然这点增长几乎不值得一提,但有增长总比下降好,预示着卫星产业已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它同时表明,卫星产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兴衰息息相关,也与政府对航天的投入紧密相连。
换句话说,当前卫星产业发展的隐忧是过分依赖政府市场。由于卫星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用户,而政府投入往往是不规则变化的,所以这项收入很不稳定。此外,发射服务业也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而美国卫星制造业由于受卫星出口管制法规的限制,其竞争力也日趋恶化,所有这些因素使得人们对卫星产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深表关切。
近两年,一批私人风险投资商纷纷进入卫星产业,投入巨资购买了几家主要卫星通信公司,这也是喜中有忧的事情。因为这些买主普遍注重的是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他们的进入,虽然促进了当前卫星产业的发展,但对预测卫星产业未来而言,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不过,从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业内人士对未来几年该产业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总体趋向好转,预计未来几年将会出现新一轮增长期,但不会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狂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