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犁岭坞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犁岭坞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犁岭坞多金属矿区位于下庄-石柱大断裂南西端,北东向-北东东向断裂发育,形成破碎蚀变岩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产于北东向-北东东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从构造特征和物化探资料分析,矿区找矿前景良好,有望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矿床。

[关键字] 金属矿区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P5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38-2

0 引言

浙江开化犁岭坞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地层区,钱塘台褶带南西段,下庄-石柱大断裂南东端。前人在区内做了较多普查和异常检查工作,发现了一些金、银、铅、锌矿点。本次普查工作,在矿区北东侧浅部发现了较好的金矿体,与处于同一含矿构造带的石龙头金矿相距约19km,显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前景较好。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等(图1)。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Qb)由骆家门组(Qb1l)、虹赤村组(Qb1h)和上墅组(Qb2s)等组成。

南华系(Nh)由休宁组(Nh1x)和南沱组(Nh2n)组成。

震旦系(Z)为板桥山组(Z2b)、陡山沱组(Z1d)组成。

寒武系(∈)出露齐全,为下统荷塘组(∈1h)和大陈岭组(∈1d),中统为杨柳岗组(∈2y),上统为华严寺组(∈3h)和西阳山组(∈3x)组成。

奥陶系(O)由下统印渚埠组(O1y)和宁国组(O1n)组成。

1.2 构造

基底褶皱: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构成区内结晶基底,晋宁晚期表现为上墅组斜卧-平卧-宽缓褶皱①。

盖层褶皱:南华山-东坑头复背斜北西翼①,地层次级褶皱较发育,总体走向呈50°左右方向展布。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为主,尤以下庄-石柱断裂为最,基本控制了区内地层、火山岩和矿产的分布。

1.3 岩浆岩

下庄-石柱断裂北西侧新元古代火山活动强烈,分布大面积流纹斑岩和石英斑岩。南东侧岩浆活动以燕山早期脉岩侵入活动为主。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下统印渚埠组(O1y)和宁国组(O1n),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北侧。印渚埠组为深灰色千枚状钙质泥岩,含少量眼球状灰岩透镜体,局部夹粉砂质泥岩。宁国组为黄绿色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

其次为寒武系,出露齐全,主要分布在矿区南东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下统荷塘组(∈1h)和大陈岭组(∈1d),中统为杨柳岗组(∈2y),上统为华严寺组(∈3h)和西阳山组(∈3x)。荷塘组为灰黑色中薄层状含炭泥岩、含炭硅质泥岩;大陈岭组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杨柳岗组为浅灰色薄层状泥岩,夹灰黑色中层状细粉晶灰岩;华严寺组为深灰色薄-中层条带状细粉晶灰岩;西阳山组为深灰色中层泥质灰岩,夹含灰岩透镜体泥质灰岩,灰岩透镜体多呈饼状。

在矿区南部分布少量震旦系板桥山组(Z2b)、陡山沱组(Z1d)。板桥山组由浅灰色白云岩、白云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硅质岩组成;陡山沱组为深灰色页岩、粉砂质泥岩、细砂粉砂岩。

2.2 构造

矿区总体处于南华山-东坑头复背斜北西翼,地层次级褶皱较发育,发育规模相对较大的壕岭~焦坑次级背斜和颜家次级向斜。

北东东向和北东向断裂为本区的主干断裂,北西向和东西向断裂次之。下庄-石柱断裂带位于矿区北侧,走向北东东-北东-北北东,倾角40-48°,带宽100-150m,大体为皖浙赣地体边界汇聚带与浙西断褶带的分界②,由3-4条平行断裂组成,断裂萌生于加里东早期,对早古生代沉积具一定的控制作用,印支期区内形成一系列倾向北西的叠瓦状逆冲断裂。

2.3 岩浆岩

以下庄-石柱断裂为界,北西侧分布大面积新元古界流纹斑岩,南东侧岩浆活动表现为侵入活动,燕山早期中酸性岩脉较发育,走向以北东、北北东、东西向为主,一般沿断裂破碎带侵入。走向长度一般为几十米,个别长度可达600m左右,宽度几米至十几米,多见成群成带产出,其活动与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相关。

2.4 地球化学特征

经前人工作,以Au异常为主,其次为Ag、As、Sb、Pb等,其他元素如Cu、Sn、Mo等虽有异常显示,但分布零星,强度较弱。原生晕及次生晕异常,均发映Au、As两元素关系密切,两者呈正相关性①。Au异常长轴和总体展布方向与地层断裂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东东向展布,异常呈长条状、不规则港湾状、环带状等产出。多数异常的走向与断裂及矿化带位置或脉岩延伸方向吻合性较好,异常与断裂及矿化带或脉岩的关系密切(图2)。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产出特征

草鞋岭金矿点:位于北侧下庄-石柱断裂中,矿化蚀变带有七处,规模较大的矿化带有三条,长度分别为320m、350m和880m,宽度7.13、12.86m和33.05m,矿样分析Au品位分别为0.13-0.45g/t、0.20-2.64g/t和0.17-4.31g/t。

下山金矿点:位于矿区北侧,附近见多处矿化点,矿化带地表长约200m,宽0.6-1m,金品位0.5-4.17g/t,银品位10-550g/t。

下坞金矿点:位于矿区南东端,附近见多处金矿点,金品位0.4-8.24g/t、银品位5.9-184g/t、铅品位0.54-3.92%、锌品位0.15-0.86%。

3.2 矿体的形态、产状

目前矿区已发现的矿(化)体以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为主,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均呈尖灭再现特征,矿化带走向北东东、北东向为主,倾角40-80°。北侧以单金矿体为主,次为金银矿,南部则为金多金属矿体。

3.3 矿石矿物、脉石矿物

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有绢云母、石英、毒砂、黄铁矿、褐铁矿。

4 矿床的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

蚀变种类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碳酸岩化等。近矿围岩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强烈,和金矿化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多发育在破碎带中,两侧蚀变不明显,严格受破碎带控制。毒砂化和黄铁矿化是间接标志。

5 找矿前景分析

石龙头金矿位于矿区北东约19km,产于下庄-石柱断裂带中,据近期勘查,其规模目前已达中型,属破碎蚀变岩微细浸染型金矿,已圈出Ⅰ号矿体控制走向长近2km,倾向延伸大于400m,厚度1-5m,金品位1-9g/t,矿体产状基本稳定,矿化连续性好,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至,近矿围岩硅化、毒砂化较强,含矿岩性以泥岩为主,多碎裂状。

矿区中,下庄-石柱断裂带南西段倾向北北西,倾角40-48°,区内带宽100-150m,长达2000m,地表可分出片理化带、碎裂岩化带和糜棱岩化带,近矿围岩具较强烈硅化、毒砂化和高岭土化,发现的矿化带长达320-880m,厚度大,品位稍低,与石龙头金矿具有相似性。

南东侧北东东-北东向构造发育,土壤Au异常与构造和岩脉迭合好,北东东-北东向霏细岩、闪长岩脉具有良好的矿化现象,矿点较多,找金前景良好。

6 结论

(1)下庄-石柱断裂带是矿区主要的赋矿构造。

(2)区内金元素异常区或金矿点的分布位置,明显受北东东-北东向构造带控制,构造对成矿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

(3)从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结合区内物化探成果分析,区内找矿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开化杨林-淳安叶村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地面高精度磁测报告》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徐岳行等2008年12月编著.

[2]《浙赣皖相邻区综合找矿预测》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江来利、邱瑞龙、余心起等2002年6月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