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水墨画的物质性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水墨画的物质性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笔墨当随时代”,对水墨画进行创新性理论研究是其自身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本文从水墨画的物质性因素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从水墨自身的物质性以及它所包含的书写性和视觉性特征两个方面来论证如何在水墨画创作中既充分发挥水墨的独立审美价值又能够在此基础上能够对现实做出有效的表达。

关键词:水墨;物质性;表现

水墨画中的“物质性”观念是以西方绘画作品为参照而提出的。例如就油画而言,画布上颜料的质地、肌理、笔触等形式语言能体现出真实可感的物质性特征,其本身便具有独立于题材、内容之外的审美价值。如在凡高作品中堆积起来的颜料的厚度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使画面具有仿佛可以触摸的真实感;德国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的油画作品中对现成材料的拼贴和运用更是将画面的物质属性质作出了新的拓展从而使画面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相比而言,水墨画中通过对笔墨、章法、线条、皴法、等艺术语言的巧妙运用,在表现出东方特有的审美意蕴的同时,这些形式本身的物质性要素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然而,水墨画的物质性不同于西方绘画,它的材料性特征、文化属性以及它背后的中国人对自然、现实的独特认知与感悟,都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水墨画的物质性因素包含了水墨媒材的物质属性和创作中对水墨语言的运用以及对自然真实性的关照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在艺术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水墨艺术家直接受水墨物质因素的启发而产生灵感,把对其物质特性的揭示作为其追求的目标,创作出了很多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理论研究的领域也有一些理论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探索,例如刘骁纯先生提出了“物性艺术”的观点,他说到“……在这种艺术中,艺术家首先关心的既不是仿生性的具象或意象造型,也不是非仿生性的抽象造型,而是从艺术而非科技的,审美而非实用的立场揭示和发现物性,展示物质材料在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本质意味”。在这里,作者似乎是在从“格物”和“机缘”的角度来阐释物质材料本身的重要性。在水墨画领域,高天民先生则明确提出了“物质性”的概念,并指出其主要包括笔墨本身的物质性和与现实密不可分的联系两个方面。

一 水墨自身的物质性

水墨自身的物质性包含了它的材料属性和文化属性与其自身的物质实在性有机结合后的物态呈现以及它与现实密不可分的联系。它的材料属性表现为水墨同宣纸结合后体现出的渗化和流动的画面效果,通过相互渗化能产生丰富的层次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文化属性则是指它包含了经由前人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总结之后所形成的语言体系及其背后蕴含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对于水墨来讲,它自身也是物质,在具备着自身特殊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它又有着物质的普遍属性,即它是可以被感知的,并与表现的内容以及创作主体具有物质层面的平等性,我们对它的感知主要是以视觉的方式来进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当上述几个方面按照审美规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的时候,水墨语言自身的物性以及对现实的关照会得以显现,水墨的物质逐渐显现的过程也是作品的生命力不断饱满的过程。如果过分强调水墨的材料属性会导致水墨画走向纯粹抽象语言的排列;过分强调其文化属性则会导致因袭前人的笔墨符号而走向传统的简单回归,这些都不利于水墨画对现实的表达。只有将以上诸因素有机结合,并与自然、现实联系起来才能使水墨的物质性真正得以显现,从而对现实能够更有效地作出表达。

水墨自身的真实性要经由视觉来把握。当联想到“水墨”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脑海中会生成一个关于水墨的总体的意象,这个意象大致由一些水墨画作品(或者是一些作品的片断)和关于水墨的描述性的文本来构成。这些都是前人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考的总结,它们体现了水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制定了一套欣赏与操作水墨的标准,这可以使我们在创作与欣赏的时候有法可依。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些已有的概念与程式符号会阻碍我们对创作过程中的水墨语言的“在场”式的视觉把握。因为这些符号、概念相对于水墨在场的真实来讲,它们是独立的,和真实状态的水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水墨最真实的状态还是在于它自身,水墨与自然的存在都是真实的,彼此之间有联系但是又不可相互替代。下面有必要从水墨语言的独立性以及作为物质性的水墨元素与作为媒材的水墨之间的区别两个方面对水墨自身的物质性进一步作出简单的说明。

(1)水墨语言的独立性

水墨语言的独立性指的是在水墨画表现中依据水墨的材料特性而形成的水墨语言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这里强调的水墨的独立性是要求水墨自身以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物”的存在与自然发生内在的、真实的联系得基础上对现实作出的表达。强调水墨的独立性就是强调它自身的物质性存在。然而这种独立性不是机械的、静止的,如果这样,水墨将会成为一潭死水,它要和自然保持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没有一种视觉式样是为它自身而存在的,它总是要在现出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

(2)物质性的水墨与作为媒材的水墨的区别

在当代水墨画创作中,有些观点倾向于将水墨作为一种媒材来使用,大体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在创作中使用揉纸、喷笔以及在墨里掺入牛奶、洗发精之类的溶剂来制造出有别于传统水墨画的特殊效果,可称之为“特技法”;第二种表现是以 “物质材料自主化”为代表的充分发挥水墨材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物质材料精神化的观点。“特技法”可能会导致水墨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进行了无限制性的扩张而失去其自身的特性而流于空泛,看这类的作品,无论其制造出多么奇怪、好看的表面效果总感觉到“不耐看”,因为它掩盖了水墨自身物质性。第二种倾向体现的是一种比较有意义的探索,但这种倾向容易导致水墨画创作失去与现实的联系仅仅成为个人情感图式与笔墨效果的显现而容易趋于虚构,从而不能对现实作出有效的表达。物质性的水墨则不同于作为媒材的水墨,它强调的是水墨的材料性特征、文化属性与其自身的物质实在性有机结合,并与现实保持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看待水墨自身的材料属性,更不是对其材料属性作无限制性的扩张。是在保持其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对现实作出的自律性表达。

二 水墨画物质性因素的视觉呈现

(1)用笔:用笔的审美趣味是水墨画自身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照的有机结合。黄宾虹对用笔作出了“平、圆、留、重、变”的概括,道出了用笔的精髓所在。通常,人们倾向于将书法用笔的观念与方法用于绘画,这是由于水墨画同书法都讲求书写性的原因。但是,如果简单地将书法的笔法移植到水墨画中会给绘画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书法的用笔不能离失规范,它讲求的是用笔的空间和节奏,而绘画用笔则是从自然中生发出来并用于对自然的表现,它要求自由、灵活和变化。以水墨画中的“金石气”为例,它源自于画家在长期临习古代碑帖中吸纳其古朴厚重的气息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积淀。这种积淀往往会在创作中以意象的方式直接影响书写过程中对用笔与墨色的感觉与把握,从而使作品带上“金石气”。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用笔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笔墨的视觉效果和由此带来的审美感受。这种思维可以使自发的也可以对之进行自觉的把握,例如齐白石的用笔方式固然有其长期积淀的风格特点,但是他在处理不同对象和题材的时候会有力度、节奏上的相应调整。这可以给我们的当代水墨画创作中在注意对笔墨一般操作规律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当代题材对用笔方式作出调整,既要尊重水墨的物性也要尊重现实中的物性并自觉地使二者以在场的方式进行“物”的交流与碰撞。

(2)墨色:墨色在作为造型的手段的同时,它也是同情感、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思维方式。“色度与视觉直接相关,在色度视觉思维中也是一个世界,也可以是情感世界的转化形式”。马蒂斯对于色彩有这样的论述:“一幅素描就能具有强烈的色彩感而无需真正涂上颜色”。这与中国的“墨分五色”应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墨色的层次不在于丰富与否而在于选择与组合是否恰当。作者以同自然对话产生的某种意象为基础对墨色作出选择与判断,在绘画过程中要依据墨色自身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这又是一个不断生发的动态过程。

(3)空间与形状:对空间与形状的理解与判断并把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比用笔与墨色的思维方式要容易理解一些。物质性决定了表达的真实性,水墨在表现真实的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尊重自身的真实性。体积与空间是在二维空间里创造的视觉幻象,其最真实的存在状态还是平面性的。从精神层面来讲,画面空间对应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从物质性层面来讲,画面自身只以二维平面的方式存在。画面的空间与真实的自然空间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坚持二维平面表达的有效性,是对水墨画自身真实性的追求。对画面中形状的判断应该以与自然进行对话产生的意象为基础,而不是直接对事物进行表象性的模仿。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画面不能相互替代,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关照的关系。自然与内心的真实应该存在于画面中每一个形状中,即使在细微的局部之中也包含了这种真实性。

(4)光感:光感作为视知觉的经验,已渗透在我们用视觉方式把握自然观的过程中,它也是真实自然的一部分。李可染先生在60年代的探索中有意识地把光的因素引入水墨画的表现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表现因素之一,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实,在水墨画中很早就有对光感的追求与运用。东晋时的顾恺之就说过:“山有面则北向有影”。清代丁皋则有直接对受光关系的描述:“凡天下之事事物物,总不外乎阴阳。以光而论,明日阳,暗日阴”。水墨画中对光的理解还有另外一个源流,那就是光感出自于水墨本身。苏轼说过“世人论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为弃物。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采,亦复无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晴,及为佳也”。好的作品都是有光的,这种光不是来自对外光的模拟而是自身物质性的显现,也是好的水墨画作品应该具有的品质。

三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与水墨画的精神因素而言,它的物质性包含了水墨材料和语言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及在对当下进行表达时同现实密不可分的联系。水墨材料和语言独立的审美价值主要包含了其材料的物质特性和文化内涵以及在表现过程中的书写性和视觉性。水墨在对现实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些文化符号的简单组织,而要在尊重水墨自身物质性的基础上对现实进行在场的、对话式的表达,这样我们才可以使水墨画创作既能保持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又能对现实作出有效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刘骁纯 《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一版第270——273页.

[2] 高天民 “当代水墨的本体论建构” 《美术观察》 2004年第7期.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实视知觉》 滕守尧、朱疆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一版 第115页.

[4] 张浩 《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第120页.

[5] [法]杰克·德·弗拉姆 《马蒂斯论艺术》 欧阳英译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87年9月第1版 第148页.

[6] 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7] 清·丁皋《写真秘诀》.

本文系阜阳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物质性”观念在当代水墨画创作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0FSSK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