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清洁生产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石油炼制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企业生产负荷的不断增加,石油炼制在环境保护下所要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本文通过介绍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并对石油炼制中的污染问题及清洁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促进石油炼制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石油炼制 环境污染 清洁生产
石油炼制业既可以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也可以为石油化工、化纤以及化肥等工业提供原料。但石油在炼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等,对自然环境、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对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清洁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就是指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与运行先进的设备、工艺等措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降低污染,以防在生产、使用中产生污染物造成环境及空气的污染。对于石油炼制业而言,实施清洁生产,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清洁生产时,石油炼制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清洁生产标准(如表1所示)执行,才能保证实现石油炼制的清洁生产。
二、石油炼制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
在石油炼制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废气。如燃烧废气、工艺废气等,这些废气含有大量的SO2、H2 S、CO、烟尘等气体,在无经过处理、组织的情况下排放,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2)废水。若含盐、含油、含硫及含酚废水等,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a2 S、N aOH、NH3、H2S、烃类、酚钠盐等化学物质,若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就会对河流、地下水等进行污染;(3)固体废弃物。如油泥、浮渣、剩余活性污泥、工业垃圾、废白土、废石油焦粉、废酸碱渣、燃煤锅以及粉煤炉的粉煤灰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同样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容易对土地资源及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三、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
1.加强污染物的源头控制
企业应加强对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进行清污分流、污染物分治以及源头控制等,以降低污水的处理压力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需要根据清洁生产标准将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分流分治,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负荷;同时,提高含硫污水处理与回收率,因降低污水中的S、N、H负荷。同时,对污染进行分级控制,对装置排污进行预处理,并对污水的预处理,通过增设调节除油罐的设备,以去除污水中的油污。
2.提高“三废”的治理与利用水平
通过分析上述的主要污染源,对“三废”的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废水的处理。在污水处理上,应基于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必要时可增设预除油、隔油、二级气浮及三级生化等处理工艺。而污水处理的同时,应尽可能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即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次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2)废气的处理。对于废气的处理,现代石油炼制企业基本上都实现了对废气的全面治疗,并建设气脱硫回收和气柜缓冲设施,以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如集中供气,不仅能有效提高热效率,还能减少烟气的排放量。另外,还可以采用加氢工艺,以将油品中的S、N、H等脱除,以减少硫排放与提高产品质量;(3)废渣治理。对于废渣的治理,应采用缓和湿式氧化工艺,以使碱渣脱臭后再进行粗酚的回收,以防产生臭气。另外,对于脱水后的油泥,应进行焦化处理,并将其中的石油类物质进行回收。
3.改进技术
针对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以改进生产技术工艺。对催化裂化装置,应提供含硫量较低的原料,若采用减压馏分油加氢脱硫工艺,在将催化原料置入装置前,应先对氢脱硫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原料油中的S、N、H等元素的含硫,从而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含硫量较低的原料油。
4.加强管理
加强企业管理也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石油炼制中的污染物产生、物料流失等情况,主要都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为此,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如建立相关的石油炼制操作制度、废物处理制度等,并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其清洁生产意识。另外,还要加强设备管理,以减少污染物的外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炼制中,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标准,以标准指导生产工作,通过加强污染的源头控制、提高“三废”的治理与利用水平、改进技术及加强管理等措施,以实现石油炼制的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陈和平,包存宽. 我国化学工业中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3,25(6):1407-1414.
[2]张雁飞,崔兆杰,王晓菲,朱丽. 炼油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22(4):99-104.
[3]赵海华. 我国石化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J]. 化工管理,2013,31(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