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根本是要把受众置于这样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有意的忘却受众,而是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网络信息化; 传播; 受众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62-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崭新的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使命,表明党更加注重让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官学走向民学,从党员走向群众。这一提法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及终极目的,但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平等的沟通理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

1.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是对话与交流

对话与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时代的变革要求人从单子式的封闭存在转向开放的共生的存在、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当今的实践活动决不是单凭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所能把握得了的,只有通过主体的共同认识活动才得以比较充分地把握。在过去,科学研究的理想条件是孤独与自由,而在当今时代,孤独已为协作所代替,崇尚合作精神已经取代了对天才的崇拜。每个人的发展都不能在一个孤立的体系中进行,而必须善于向他人、向社会、向整个人类开放,通过多极、多重主体之间的互动,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全球化视域下时代主旋律要求构建共生型的独立人格:首先,人是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存在,而不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他能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而不是顺服、委归于各种依附关系。其次,这种独立性是以承认他人的独立性,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正为其规定性的,正是在这种普遍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出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再次,共生性是一种新的人的结合关系,这种新的结合关系不是依附性关系的回归,而是它的否定之否定。它既包涵着独特性、多样性的个体价值,同样也显示当代人在价值上的普遍相关性;最后,这种共生性也不是追求完全的同质性,它更多的是一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和而不同”。对于异质文化的理解、宽容、对话与沟通应当成为一代新人的至关重要的品质。[1]

2.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和尊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明显增强,这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接受主体都是人,都具有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且常常角色互换,只有达到二者的协调一致,实现二者的共通,才能实现传播的有效和接受的实现。因此,只有建立在主、客体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双向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已经到了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阶段,人们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那种传统的传者本位的“硬传播”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得到受众的接受。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要贯彻民主和疏导的原则,避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简单说教,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方法,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大家敞开思想,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表达出来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都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一方面通过沟通人际联系,增进相互了解,化解矛盾,理顺各种关系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另一方面通过给不同群体或个体利益表达的机会,帮助各种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而实现人们之间利益矛盾的协调。

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平等的沟通理念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无论是从理想目标来说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贯穿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因为人是具有思想意识的社会行为主体,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只有在全社会坚持公平正义理念,通过互相沟通方式,才能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内在的适应调控、疏导教育和导向协调等功能,才能对人们的思想、心理进行适当的调控,才能对人际关系作适当调整,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新型人际关系得以形成,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二、回归受众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建构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建构的对象维度

(1)满足话语对象的兴趣取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客观分析话语对象心理实际,有效控制传播过程。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思想信息与其他信息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一般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色彩,而且这些信息的传播机构大多也是政治性机构。当今社会,社会大众更加趋向于获取各种非政治性的信息,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而对政治性机构的政治类信息兴趣不是太大。加之,意识形态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利益是潜在的、间接的、长远的,社会大众一般不容易能体会其价值所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始终有些人对其内容的接受兴趣不大,甚至还会出现逆反或抵触心理。因此,如何科学地表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使之符合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接受兴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考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只有贴近大众生活,化为群众所喜欢的“大众话语”,满足话语对象的兴趣取向,才能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成为大众的精神支柱。

(2)把握话语对象的接受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到话语对象的理论水平、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接受对象的头脑并非是空白一片,而是具有一定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主体性人。接受信息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受众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由于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参差不齐,因而在理解、把握和接受能力方面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在接受同一条信息时,文化水平高的能因善于分析、判断和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举一反三,吸收有用成份,丰富充实原有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低的受众也许因为理解不了而产生排斥,无法吸收理论的精华。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受众接受传播者的观点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仅就受众而言,它既要受到受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高低的制约,又要受其内在心理接受图式的影响。受众容易接受与他们具有共同知识背景、相近思想观念的传播者所表达的观点,回避或排斥与自己不一致的那些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考虑受众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正视他们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传播活动。

(3)尊重话语对象的个性需求现代传播环境下,受众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从受众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有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学历的受众等,不同的受众对信息选择也会不同。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信息日益成为全社会共有财富,个人能够轻易地占有越来越多的重要信息,使个人力量日益增强。这样,个性受到鼓励和推崇,个人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受众对传播内容和方式的个性化要求,使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服务引起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人们接触媒介普遍基于一些基本需求,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这说明受众的选择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要根据受众的个体差异做出传播话语内容与方式的正确选择与调整。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建构的话语维度

(1)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大众化意味着不能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绝对化,而应采取平等、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受众和传播者双方既阐明和叙述自己的观点,又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站在对方的立场展开置换式思考和沟通。惟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才真正成为连结传播者与受众的桥梁,传播者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传播者与受众才能消除身份和地位的藩篱、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传播者既要对传播的内容真实性、规范正确性和情感真诚性进行反思,也要对自身权威进行反思,在反思基础上认真听取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解释,并通过对话与讨论,为受众提供可资信服的理由,引导、促进他们的自我觉悟与反思,使之与传播者达成共识。

(2)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中展开的,不可能在生活世界之外构筑一套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应从偏重政治生活转向与经济、文化生活和个人生活并重,应从偏重个人精神生活转向与物质生活并重,从而建立与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本身才能易于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要全面反映社会生活而非有意遮蔽,将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置于双方视野,引导受众在价值冲突中学会思考、判断、比较、选择,使他们在优化的话语传播环境中认真思考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要密切关注个体生活而非无意忘却,将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具体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真诚关爱与帮助大众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内化的情感动力。

(3)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导性心理体验,通常以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热爱或憎恨、赞赏或厌恶等两极心理状态表现出来,对主体的认识活动产生积极抑或消极的影响。情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话语传递的只是言语的表层信息,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作用相当有限,甚至会由于情感的不当而导致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失效或反效。由此可见,情感这一非言语因素对于受众理解传播者的言语动机和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传播者要积极营造融洽的话语言说场景,真诚地尊重、关爱和激励受众,将积极的情感因素融注到传播话语中去,从而调动受众的积极情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推动力。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建构的根本原则

话语建构不是突破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更不是摒弃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实现的话语转换。

(1)正确评价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和学术话语,包括用此话语体系所建构的学科、学派正确的态度无疑是具体地分析、继承性创新。要做到这点,关键的是不能把意识形态话语和学术话语的形成完全归结为政治意志的操纵,因而将其完全与大众话语对立起来,而是要确认其是适应一定实践需要,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如果把这种意识形态话语、学术话语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完全割裂并对立起来,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否定。事实上,话语的实质是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把握,因此,话语体系的建构关键就是重新审视历史、更好地把握现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讨论话语体系建构问题时,必须十分强调正确对待历史,否则,就会从根本上颠覆现行的价值体系。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用具体的、通俗的、大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由此而走入庸俗化的倾向。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2]但通俗化绝不是庸俗化,而是在话语建构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正确把握历史的前提。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必须把它视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科学体系,不能割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割断历史必然割断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其一,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政治性话语不可能完全大众化,否则就丧失了自己的“身份特征”。其二,马克思主义要在高等国民教育体系扎根,其学术话语不可能完全大众化。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就是要努力发掘自身的学术性资源、不断扩大自身的学术包容性。在话语体系学术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的这种身份的独特性,一般地是通过“对话”而不是“大批判”的方式进行,这就要铺设对话的平台,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实现。

参考文献

[1]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6-10.

[2]列宁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