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超越 第3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越 第3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味地“沉迷”在文字和语言里面,对文字的锤炼打造和摸索的结果,就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职业作家。随着非凡的文字连缀能力的形成,其职业技巧会越来越高,杜撰本领越来越大。一切将变得容易,创作似乎是伸手可及的事情。一种职业作家才有的生活习惯与氛围,从此将把他层层包裹起来。可是如果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里闷得太久,闷得透不出气来,又会“发馊”。

作家写久了,词汇很多,脑子里还没有想出东西来,笔一落纸就可以“生花”,但生花不一定结果。仅仅是相当漂亮的文字还不够,还不能最终达到目的。尽管阅读中会被文字的美―下抓住,但却不会被深刻的感动深深击中,这是两码事。所以有人就说,某某作家,他只要一出手就可以得个六七十分。这个说法不错,因为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扔掉了语言当然什么都没有了;问题是一直写六七十分的作品,肯定也不是作家的期待和理想。

因为这个分值太低,要求太低。如果一个作家写了十年、二三十年,仍然只是依赖这种职业的能力,那他就永远成不了一个杰出的写作者。显然,他到了这样的份上,需要尽快地超越语言了。文学的本质,也还是一种生命的创造,是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感悟、感动或愤怒,是一个生命与客观世界冲撞的结果,是与这种种世相对应的紧张关系。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作家到了后期,也许要把自己的职业意味磨损得越淡越好。因为职业化地感动、天天感动、按部就班地感动,这既不可能也实属荒唐。

有一个我很尊重的作家,他的写作量并不大,却往往能够出手惊人。他没有那么平稳的书斋生活,而是经常往外奔走一一不是去作家们的聚会、去开不完的笔会讨论会等等,而是出城远行,去乡间大地。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在刚刚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时候,因为听说那时的水利设施被破坏得很严重,就掮着自己的大包,到各个地方搞专项调查去了。农村教育,粮食亩产,医疗情况,村政权成分,人口流动,种种情况,他都一并作了记录。他跑了大约有半年,对农村的教改、医疗、失学等等问题都取得了许多数据。

有人会觉得他傻,白白耽误了工夫。要知道这个作家一般没有写什么农村题材,他主要写的是知识分子和城市的作品。可是他感兴趣的生活面似乎要比作品中呈现的宽广得多。他十几年来的调查和纪录,走过的地方,真是太多了。这对于他简直就是一种功课,生活的功课和写作的功课。也许这功课并不能从某一部书中得到立即运用,不能明显地迅速地受益,但它的功效我想会是长久的。

现在的人忙于日常的繁琐生活,如果是一个城里的写作者,那么每天将有多少事情缠上他,什么专业的、人际的、圈内圈外、书里书外,更有对一个具体作品的准备和筹划,这其中不可言说的辛劳,真是千头万绪。可是这些忙乱既很有意义,既是生活的一种,又是个圈套,它会使我们的目光和眼界渐渐固定在一些地方,而这个地方从地理意义到心理意义,都是相对狭窄的。我们将自己隔离在更广阔的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之外,于是不再有更真实更开敞的生命视野。我们尽管写一些城市生活甚至仅仅是知识中人,但我们知道得还是太少,参照物还是太小。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回到书上来,回到文字上来,不得不更加依靠自己的拿手好戏,即我们百战百胜的语言。

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永远都有一些陌生的地方。不断地接近这些陌生,这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吗?这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一个决心。大山大河、不熟悉的人群,还有最偏僻的生活角落,这些不可能一一留下我们的脚印。但是这并不能构成我们冷漠的理由。不能停止的探索心、追究心,更有好奇心,可能是一个写作者葆有强大生命力的最后秘密和不绝的源泉。事实上对于写作者而言,或萎缩或生长,或不断地保持和拥有发现,或囿于无知的笼子里沾沾自喜一一仅仅是这不同的情形而已。这在我们的作品中是会留下清晰的痕迹的。

一个写作者既有职业作家的深刻功力,又有对这个时代最新鲜的眼睛;既有非凡的直觉力,又有对事物的实证功夫和把握性,那当是多么可靠的工作途径。这才是一种超越。读这样作家的作品,有时会有一种触目皆是新鲜、一以当十的通透和。相反,我们平常所感到的陈旧、空洞,并不仅仅是指故事,而是从里到外渗流而出的那种勉强和无聊,聊一一胜于无,最后也就是无了。而一个不断地介入真实生活的人,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动感,每一个符号都不再安分。新的信息不是在句子里,而直接就是在心里。

我们大家同处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和时代,唯有他知道的非常多,他的信息量大,感触多,所以他才不停地告诉给我们最新最生动的故事,传递最不同于一般的情感。这里当然不是说他看了什么就去写,不是:很可能他看到的那些东西,一辈子也写不到。但是所有这一切装在心里,那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才无法估量,才可怕。感动会叠加和发酵,暂时消逝的记忆会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