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倍他司汀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于发病24小时内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丹参注射液20ml,治疗组给予静滴倍他司汀40mg,两组均1次/日,治疗10天,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治疗组用药后VA等血流速度与用药前比较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可以缓解脑血管痉挛及改善脑动脉的血流量,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倍他司汀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指由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引起的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症状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眩晕多在头颈部快速转动或改变时发生,双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出现视力障碍等[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其所致的眩晕缓解慢,复发率高,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治疗有一定难度。回顾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59~79岁,平均64.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2],有颈椎病史21例,合并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8例。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倍他司汀冻干粉针40mg,1次/日,连用10天,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20ml,1次/日,连用10天,均静滴,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予降压、降糖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3]:①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②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③无效:眩晕和头晕沉等症状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治疗组用药后VA、BA,PCA血流速度与用药前比较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患者在静滴过程中出现心悸伴轻微头痛,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眩晕症状为前庭中枢性眩晕,是由于前庭系统缺血所致[4]。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国外最新的临床诊断标准是1990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建立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主要是解除动脉痉挛,改善和恢复脑细胞功能。盐酸倍他司汀属组胺类药物,具有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毛细血管及内耳(迷路)血管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抑制组胺的释放,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效果好,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伴随的眩晕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作用。此外,还能抑制血浆凝固及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和轻微的利尿作用。对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有效。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充分说明倍他司汀对改善缺血性外周及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起着重要作用。倍他司汀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用药方便、安全、抗眩晕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莫小克.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20.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72-1073.

3韦柠琳.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1):55-57.

4王勇.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