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旧与新之间的对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旧与新之间的对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必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静态的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动态保护模式能够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城市总体环境同步发展的范畴,并根据时展变化的情况,积极主动的调整保护规划,使文化遗产既能够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又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化 文化遗产 静态保护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旧建筑改造 旧与新

一.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是指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现象,西方国家也经历过这些过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对古建保护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成功思路,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问题也成了亟待正视的课题。城市文化遗产指的是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它们所处的背景环境。这些文化遗产大多数存在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在城市化建设中对这些城市地段的更新与改造再所难免。在经历了城市土地从无偿使用到有尝开发的制度变化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遗产所在地段升值潜力巨大,往往对于开发商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人口膨胀问题、交通运输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投射到这些城市的中心部位。因此,在以经济利益为最大化目标的大规模城市拆迁活动中,如何保护我们沉积了几千年的城市文化,共同维系城市记忆,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文化所体现出的“不可替代性”和“可利用性”除此之外,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的满足,是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心底的一种“寻根”和寻求安全的潜意识要求。

城市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来源于直接性和复杂性。首先是文化遗产本身的所体现出的历史、意思、科学价值,城市文化是连续不断的创造过程,每一个时期的创造和积累都是不可重复的,它体现着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某一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的载体,集中展示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美学取向和创造能力,充当着历史的见证者,同时它们本身也是历史的真实组成部分。无论经济因素,还是地方文化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文化遗产形态,没有凭空存在的历史片段。其次,城市文化遗产在形成城市特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同样是不可替代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以往城市的形式诉求,并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确立基调。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现有的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的保护模式基本是静态保护模式,既在城市特定的地段周围划分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绝对保护范围和与相对保护范围。在绝对保护范围内强调严格的保护,不能对现状环境做出任何改变;而在相对保护范围内的要求则有所降低。这种静态的保护模式片面强调绝对的保护,而忽略了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静态保护模式的特征是:以控制性措施为主,局限于保护过去,保护范围考虑狭隘,方法也比较单一;时间纬度拘泥于过去,而少考虑现在和未来;没有在保护中将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总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更多的仅限于形式上的保护,缺少实际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性。

针对传统静态保护模式自身在方法和实践中的局限性,现在提出了动态保护模式,即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城市总体环境同步发展的范畴,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动态保护模式措施,并根据时展变化的情况,积极主动地调整保护措施,并根据时展变化情况,积极主动地调整保护、规划,使文化遗产能保持历史的真实性,有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动态保护规划是对传统静态保护规划的继承与发展,它摒弃了传统静态保护规划中不合理的因素,使规划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持续性。

四.旧与新之间的对话

工业化、城市化的文明不仅革新了建筑技术和材料,而且在城市的规划和结构上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就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遗产保护的同时,才发现这种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导致了纪念碑和遗址的大规模破坏。同时,新材料(钢、混凝土和玻璃)也带来了与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完全不同的建筑物。显然这些新建筑不可能是完全孤立于老城之外,它必然要与传统发生交集,并且可能造成对传统的冲击,因此也带来了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新课题:不只是要保护古建筑的问题,还有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问题,以及城市发展和保护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规律的,历史保护就是要保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因此它不仅应侧重于历史古迹的保护,还要保护那些表面似乎破旧,但反映城市过去的旧城部分。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而城市是时间的艺术。一个没有旧建筑和旧城区的城市,如同一个没有记忆的人一样。城市记忆也反映着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历史的真实。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逐渐形成的,形成难,毁坏却容易;一朝毁坏,数十载难以恢复,甚至根本不能恢复。而且每个城市的特色又是不能移动和相互代替的,它是各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由市民从感知、认识到认同的过程。

在国外,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很多,针对现代化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的课题,产生了几种不同的态度:

1、特定的遗迹、纪念碑或是建筑群必须被看成是极为神圣的,任何明显的现代性宣言都是不能容忍的。(例如凡尔赛,华沙中心区的重建)

2、在遗址内或是附近建造任何建筑物,都必须模仿已有的建筑形式,形成完全一致的风格。

3、不仅如此,要告诉其他人,我们应该努力探求一种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对话。

4、则是以布鲁塞尔、伦敦和巴黎为代表的,完全漠视其已经对城市主要街景造成的巨大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进入开发建设的黄金时代,建设性的破坏导致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特色不见了,城市的记忆也被打断了。老北京的四合院在今天的首都已难得一见了,即使已有无数的专家学家呼吁过了,但也只剩下古老的故宫包围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

就在这种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旧城改造形式下,真正的古建拆的差不多了,古城的文化差不多也消失殆尽了的时候,人们的怀旧思潮却空前的泛滥起来。九十年代我国对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探讨也乐于停留在仿古与复建的层次上,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老街”、历史名楼名城的复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不少精品,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简单的、甚至是粗糙的模仿。

五.结语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论结果是多么创新乃至新奇,起出发点则是“老的”“旧的”-----基本的。静态保护模式只能使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古董,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包袱。只有对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将其纳入城市总体环境同步发展的范畴,并根据时展变化积极主动的调整保护规划,才能使文化遗产具有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世界建筑 第二卷》 P64

[2]. 《诺曼・福斯特》窦以德等编译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崇霄《新旧的有机结合》 《建筑师》 2004年112期

[4].吴焕加 著. 论现代西方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建筑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