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肠粘连诊断不再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体的腹腔有如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许多内脏,如肝胆胃肠,它们都通过肠系膜连接在后腹壁上,肠肠管长达4~6米,它能像水草样飘荡,在腹腔里有相当的活动度。腹腔里所有的脏器表面、腹壁的内面都覆盖了一层光滑的腹膜,它能分泌的浆液,保持各脏器之间无妨碍的运动。如果腹腔内有炎症、损伤,这层光滑的腹膜受到破坏,它就会分泌出纤维蛋白原,进行创面的修复,这和树枝折断后渗出树胶进行自我保护是一样的道理,纤维蛋白原有很大的粘附性,修复的同时容易发生腹膜间的粘连,这就形成了腹腔粘连。
腹腔手术后基本部有粘连形成
有趣的是腹腔粘连也会被吸收,甚至可以不留痕迹。腹腔粘连本身没有什么危害,但限制了腹腔内脏器的活动度,由于肠管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活动空间,腹腔粘连就和肠管密切相关,也就有了肠粘连的说法,肠管被牵拉固定在粘连处,不仅活动度减小,肠腔的曲折度加大使内径缩小,造成肠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就好比日常生活中通畅的道路局部狭窄,发生了堵塞,造成行驶不畅一样。
严重肠粘连可诱发肠梗阻
粘连的肠管通常安安静静地呆在腹腔里不捣乱,多数病人没有什么不适,少部分病人可以表现出腹壁的牵扯痛,尤其是身体处于某一特定姿势时更加明显。要是影响到肠道的通畅性,病人就会有慢性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稍不注意就会腹胀腹痛,严重时可进一步发展成机械性肠梗阻,不会排便放气,还出现恶心呕吐,患者不得不住院治疗,要是禁食、输液、胃肠减压还不能缓解,只有再做手术来解除肠梗阻,让人头痛的是术后还是会形成新的粘连,相同的问题不知道啥时候又来了。
新方法解决肠粘连的诊断难题
一直以来,肠粘连的诊断都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医生只能
依据患者有经常性的慢性腹痛或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的情况,结合腹部手术外伤史作出推测性诊断,尽管现代医学已有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方法,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肠粘连检查的技术手段,只有在麻醉状况下,进行开腹手术或是腹腔镜手术时,人们才能看见肠粘连的真面目。
近期,一种被称为气腹造影的腹部CT扫描检查的新技术已应用于肠粘连的临床诊断。这种新的检查方法不用麻醉,安全简便,使多年来恼人的肠粘连终于有了确诊的一个好办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一根细细的针管,将过滤的无菌气体导入腹腔。让腹腔像气球一样吹胀起来,这样肠管和腹壁的粘连就得以拉伸展开。在CT检查下,其形态特征毕现,一览无遗,检查完毕,把导气管的开关一松,就可将腹腔里的气体泄放干净,患者腹部立即复原,毫发无损。
有了这个检查,外科医师就能够依据肠粘连的形态特征,进行确诊并判定它的危害性。比如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难度、风险性、预期的疗效等等,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术前都可以得到充分讨论和判断,诊断明确后,治疗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这样就为术后肠粘连患者找到了一个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