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农村幼儿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环境、形成家园合力的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建议,旨在清晰地认识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并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农村教育 教育现状 发展路径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以人为圆点,以生命为半径,以爱为填充的伟大工程,幼儿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弱点、难点,同时也是扶持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有利于打破贫困循环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起点公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存问题

“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句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如何抓”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城市化”的倾向使农村幼儿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资源上没有博物馆、美术馆、电脑等在城市中触手可及的“户口”,教育上处于保姆式的“形式教育”、不符现实的“绅士教育”状态。新农村建设正在推进,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成为重要一翼,首先要剖析农村幼儿教育的现存问题。

1.教育内容方面

我国的教育总拿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学校设计出总总测评以供家长“验收”教育成果,如背了多少古诗,认识了多少汉字,会唱几首儿歌。教师只重视对儿童知识的灌输而非情感的体验,幼儿园本应是家庭中快乐和温暖的延伸,却成为反复重复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必须老实听话的“关押”之地。

大自然对农村幼儿教育提供得天独厚的环境,但灌输式教育破坏了儿童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教育内容并非以儿童为出发点,没有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没有关注他们的成长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而是以“小学化”的形式进行,上课要认真听讲、课下要完成作业。农村幼儿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有的教师在一天的保姆式管理之后,临放学前教一首古诗让孩子反复朗读背诵,以至于通过死记硬背的暂时记忆在放学时复述给家长听,来显示这一天的“功绩”。这种急功近利的畸形教学不仅蒙骗了家长,也对儿童发展毫无益处。

2.教育方法方面

幼儿教育不在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对于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政府无暇顾及。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育学知识知之甚少,教育方法生搬硬套,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像一个熔炉,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内容、按同一标准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他们丧失了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是无法悬置的科学,但农村中很多幼儿教师闭门造车。缺乏与儿童沟通,没有做到考虑儿童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缺乏与家长沟通,没有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缺乏与小学沟通,不能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缺乏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沟通,不注重儿童潜能的开发,只知道“教什么”,而不知道“怎么教”。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路径

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知识并非无生趣的独立体,只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创造情境并加以引导,就能让知识服帖生活,让生活充满教育契机,正如那首诗“珍惜每一个儿童天真的笑声/尊重那一个个飞扬跳到的精神/每一株小草都是向着自然敞开的灵魂”。

1.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资金有限,很多教师都“不愿进”,解决这一问题,挖掘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如提高当地居民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各种计划支持,提供更多事业发展的机会,如晋升为小学老师的机会。完善激励机制,让进修学习、考核评定与工资挂钩。提供职前培训,促进非师范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提供入职后培训,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幼教质量。

幼教事业的关键在于老师,“教师的责任在唤醒每一个儿童潜在的能力,允许孩子们的个性自由地浮现和发展”。“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首先要以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了解儿童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贴近生活、丰富情感的引导式教育,使专业知识与经验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

2.更新教育理念

不仅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家庭、政府也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责任。政府要鼓励创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重视幼儿教育的风气。家庭要接受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教育观念相协调,搞好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传声筒,是儿童的“伯乐”,但不能像挑选千里马一样找出谁跑得快、谁跑得远。教师是对每个儿童所蕴藏的“潜力”的“伯乐”,让儿童释放自己的能量。杜威把教师比作“指导者”,而不是“发号施令的司令”,也不是“在众人之后强迫进行的驱迫者”。教师要“知道目的地所在和达到目的地的方法,永远在前面做一个引导者”。 杜威还强调教育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要“从做中学”,通过“触摸自然”真实体验使儿童得以熏陶和启发,丰富想象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另外,学校和社会还应提高区域资源服务于教育的意识,这不仅可以传承民间艺术与传统,为其增添活力,同时也增强区域文化的影响力。

3.优化教育环境

资金缺乏是农村幼儿园的共性问题,幼儿园设施简陋在所难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幼儿园也可自己拓思路谋发展。与民间团体、各种企业联谊,争取社会捐助。与城市学校结对,发挥特色,优势互补,争取资金支持。

资金缺乏与环境优化并非一对矛盾,反而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中更能激发优化环境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来装饰教室,如野花、稻杆、芦苇等,为儿童营造一个使创新能力尽情发挥的氛围。还可以设立饲养角、种植园,让儿童真实的感受到人与动植物的关系,这不仅让儿童学到相关的知识,还培养了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开发了创新能力。在彰显教育环境的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教育本身增添了生命力。

4.形成家园合力

在农村,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园教育认识也有偏差,将孩子送入园中便全权放手,一切教育与监管的任务都由老师完成,殊不知家长的配合会对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此情况,幼儿园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如利用家长闲暇时间组织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并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家长的特长开展亲子才艺大赛,建立家园联系手册,成立家庭教育协会,促使家园合力的形成,促进家园和谐关系的建立。

三、结语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把从教师心中萌发的爱与智慧的种子,种植在孩子心中的艺术,它以现实为坐标,用理想指引方向,在实践中历练升华,使人类文明薪火不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使农村幼儿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使它在教育事业中挥洒特色、谱写新篇。

参考文献:

[1]金生. 规训与教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62.

[2]彼岸的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7.

[3]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