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出口企业死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出口企业死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外的企业是用品牌、用文化占领中国纺织服装的中高端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却是用成本、用生产优势,为国外品牌做加工。

中国纺织服装终端市场就像一个围城,国外企业拼命地冲进来,中国的企业却拼命冲出去。不同的是,国外的企业是用品牌、用文化占领中国纺织服装的中高端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却是用成本、用生产优势,为国外品牌做加工。

终于有一天,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发现,出口的道路遇到了障碍,不再像以前那么高枕无忧。

去年7月1日起,国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这是继2006年下调至9%之后,又调整了两个点。

“两个点难倒英雄汉”。许多企业马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于是,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一向被忽视的国内市场,成了他们的新目标。

出口退税下调之后,60%的出口企业准备掉转枪口,对准国内市场。而进入内销市场,靠以往单纯的生产优势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了,“做品牌”成了企业新的选择。

“出口退税下调点中了我们的死穴”,有老板这样表达他们的焦虑。

目前,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这种情况下,“2个点”的确让大部分企业处于“生死线”。

不仅纺织服装企业,列出大名单的许多行业都有同感,钢铁、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震荡。只不过纺织企业数量太大,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更加敏感而已。

然而,这些企业的生存压力的确是出口退税惹的祸吗?如果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连“两个点”都抵御不了,只能说明企业竞争力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纺织服装业因为两个点而出现大面积的生存压力,只能说明“纺织服装大而不强”。

问题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国家长期以退税刺激出口的政策,导致企业处于温室之中;二是企业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品牌贡献率、科技贡献率十分低下。

长期以来,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依靠的是“低端竞争”,靠成本、价格优势打天下。中国同行之间,为了抢夺订单,把利润压至极限,结果让国外企业受益,让中国产品贬值。而出口退税成了企业的护身符。“吃退税”成了企业的主要利润手段。

在“吃退税”的呵护之下,企业日益缺乏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品牌塑造等都不在老板的视野之内。绝大多数的终端产品出口企业,只是简单的OEM加工,不要说没有自己的品牌,连ODM的阶段都没达到。而在中间品市场,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量,却没有诞生一个类似莱卡、莫代尔、天丝这样的中间品品牌。

长期的低端竞争、同行内讧之下,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议价能力一直十分薄弱。这才是行业面临的真正问题。如果把根源迁罪于出口退税下调,则是掩盖了病灶。

做出如上分析,业界老板应该意识到:面对出口压力,不是“掉转枪口”这么简单,如果不能调整心态,依然用简单低端的竞争手段,在国内市场依然会面临更多的压力。

做内销品牌,不是简单地注册个商标、设计个LOGO、请个明星、轰几轮广告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导入完整系统的品牌战略,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定位,配以相适应的传播营销手段。不然,即使有了品牌,也只能混迹于批发市场之中,依然缺乏品牌附加值,与“给外国企业做苦力”相比,挣的依然是辛苦钱,没多大进步。

出口退税的下调,点中的并非企业的死穴,但却实实在在给企业一个刺激,逼迫企业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竞争力的多元化、重视品牌贡献率,不要在“挣辛苦钱”的层次上怡然自得。这是一次阵痛,也是一个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