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额信贷在我国逐步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影响到了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信用风险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如何预防和管理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了目前许多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农户小额信贷和信用风险的概念界定,逐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16-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贫困人口多,为了解决我国信贷资金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小额信贷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外援资金项目来开展活动,1996~2000年期间,项目进入扩展阶段,外援资金项目和非政府组织运作的扶贫项目得到并行发展,从2000年开始至今,小额信贷进入了制度化,金融机构全面介入,主要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推广机构,在中央银行的鼓励下正式进入了小额贷款专业化制度化领域,并从2002年开始得到了大力发展。如何让小额贷款走向更加成熟的方向,能够持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是目前小额贷款研究的方向之一,但目前研究小额贷款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由于小额贷款的起步较晚,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料统计,而相应研究信用风险的论文较少。信用风险作为运营风险中首要的风险,决定了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促进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界定

1.1 小额信贷的概念

小额贷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发展过来,旨对中低层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扶贫模式,但对于其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外学者乔安娜·雷格伍德(2000)[1]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发展经济的途径,意在使低收入群体受益,它包括向低收入客户提供金融服务。Morduch(1997)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向贫困人群提供持续、无需抵押担保的、小额度的信贷方式。国内学者吴保国、李兴平(2003)认为小额信贷是通过特定的机构为具有一定负债能力的中低层收入群体提供以帮助他们脱贫的金融服务。杜晓山(2005)[2]从信贷方式角度出发,提出了小额信贷是一种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按照某种特殊制度的安排下向低收入群体提供资金及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王绯(2007)[3]认为小额信贷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为广大微小经济体提供的小额的贷款服务。世界银行的《小额金融信贷手册》提出,小额信贷是意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信贷服务活动。

从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小额信贷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服务对象是中低层收入阶层。这与它的扶贫目标相辅相成,是其区别于常规金融服务活动的最本质的区别;第二,授信额度较小,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数作为具体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金融机构自身的规定作为依据;第三,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样才能保证提供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综上所述,本文中的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中低层收入群体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金融服务。

1.2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

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中试行并推广了小额信贷活动,至此,农村信用社开始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中科院对其的定义是:以农村为核心的,在给定的条件下给中低层收入阶层提供生产经营的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特殊的信贷方式;在2001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贷管理指导意见》中指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信誉核定的限额内向农户发放的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贷款”。本文采用农村信用社对它的定义。农户小额信贷比小额信贷涵盖的范围更小。具体的有以下特点:

1.2.1 无需担保 不同于传统银行的贷款方式,农户小额贷款是以农户的信誉为核定贷款额度的保证,不需要抵押和担保,一般把农户的信用等级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层次,以此作为发放贷款限额的贷款证,在不超出其限额范围内,可以凭证随时办理。信用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管理办法。

1.2.2 面向农户 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针对拥有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及个体经营户。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有合法经济收入来源,具备劳动生产能力和偿本还息的能力的农户,才能向相关机构申请小额信贷。

1.2.3 用途多样 农户小额信贷的用途没有对其进行特定的规定,主要的用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的,购买农具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用于医疗、生活用品等一般的消费。同时,不同地区的有不同的资金需求,这样也就需要金融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标准,在满足农民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经营活动的基础上丰富了农户小额贷款的多样性。

1.2.4 额度较小 农户小额贷款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机构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和自己的资金等情况进行核定,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数,每个农户则根据自身的信用来评定等级,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2 信用风险的概念界定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能够持续经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现在关于信用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债务人无力履约的风险。这种解释将信用风险固定在了债务人出现支付困境时无法履行合约而给债务人带来的经济损失,显得过于狭窄。另一种观点是将其定义为:由于一方违约而导致债权人经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个定义较传统的定义上又有了进步,它将债务人无论是财务困难还是主观上的不愿意履行债务都涵盖在其中,更加科学,但是难以适应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不能体现信用风险的本质。

在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有了新的内容,它不仅是包括了债务人违约的风险,还包括了债务人信用和履约能力上的突然变化而使债权人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损失的风险。信贷风险并不等同于违约风险,借款人的违约可能带给贷款人的损失称之为违约风险,它侧重的是违约,而信用风险是侧重于损失,本文采用现代观点的信用风险的定义,并认为它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借款人存在违约的主观意愿,即道德风险;另一个是借款人客观上缺乏还款的能力,即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最后还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信用等级的变动,这是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3 影响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

按照信用风险的定义,农户小额信贷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就是指从农户自身状况和财产收入状况出发,考虑其履约能力,包括农户未履约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也包括虽然履约但由于其信用发生变化不能按时履约而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而影响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自身的客观条件、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

3.1 农户自身的客观条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农户作为贷款的主体,是最终的还款者,他决定着还款的意愿和还款能力,所以农户自身决定着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

3.1.1 信用状况 农户小额贷款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农户的信用状况在直接关系到农户是否会违约,信用好的农户相对容易获得贷款的资格,并且还款更及时,而信用较差的农户,违约的可能性也越大。

3.1.2 农户年龄 年龄与农户是否违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年龄越大,能创造财富的可能性就越低,农村也存在故意违约的情况,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他们可以通过关系渠道借款,但是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而年轻人借款会考虑到信誉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置房、购车等信贷活动,他们更会珍惜自己的信誉记录,越不会违约。

3.1.3 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还款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同时具有相应的还款意识,道德风险降低,还款率上升。吕京娣、吕德宏(2011)[4]通过对300多分的调查问卷做了Logistic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与还款率成负相关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会违约。

3.2 偿债能力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3.2.1 年收入水平 农户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偿还的能力,一般来说,收入越高,还款能力越强,违约的可能性越低。在现代的农户收入来源中,非种植业收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农户还款能力的有力保证,农业种植业并不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而在调查中发现,农户贷款中有项目的农业家庭非种植的收入越高,还款的能力越强。

3.2.2 年支出水平 农业支出和自营的支出,是为了扩大再生产,会对农户更好的持续的发展经营提供基础,这样,农户也需要好的信用,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同时由于农户的支出越高,根据支出衡量收入的假定,则农户的收入也很好,还款能力就越强,因此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2.3 家庭总资产 农户拥有的家庭总资产在某一方面来说反映了农户的经济状况,房屋价值越高,经济实力越强,虽然农户的房屋不能作为抵押,但是却可以做为衡量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一方面,同样,拥有的动产也是衡量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另一方面,农户的家庭总资产越高,违约的可能性就越低。

3.2.4 劳动力数 李正波、高杰、崔卫杰(2006)[5]在研究农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中指出劳动力数与农户是否违约成负相关,即劳动力数越多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劳动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元素,加上现在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这样,原来人多地少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劳动力的增加,必然会使收入带来相应的增加,收入增加使得农户的还款能力得到了保障,相应的减少了信用风险。

3.3 经营能力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3.3.1 经营创收能力 农户所从事的主要生产不同,而带来收益的效果也不一样,对贷款违约的可能性也不同。马文勤、孔荣(2009)[6]指出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结果,当农户贷款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基本生产时,违约的可能性较大,而用于消费性的支出和个体经营时的违约可能性最小。

3.3.1 自有资金占所需资金的比例 当自有资金占所需资金比例高时,经营能力相应较好,贷款数额减少,还款的压力越小,违约的可能性越高;而当自有资金占所需比例较低时道德风险也大,还款率越低。

参考文献

[1] 乔安娜·雷格伍德.小额金融信贷手册[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3] 王绯.小额贷款的模式与信贷技术研究[D].对外经贸大学,2007,10.

[4] 吕京娣,吕德宏.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还款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011,(1):245-247.

[5] 李正波,高杰,崔卫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信用风险评价研究,2006,(3):69-73.

[6] 马文勤,孔荣.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2009,(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