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冰山理论”新诠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倘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阐释“冰山理论”,太过于偏重理论,不好操作,而我的“冰山理论”则能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看清楚自身的原因。举例为证:卷面考试得了50分(呈现的问题)。学生如果卷面考试分得了50分,相对于满分100分来讲,究竟另外的50分被扣到哪里了呢?这个就是问题的关键。
学生学习水平关系到两个大部分:①智力因素;②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向很多方面,在智力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很多指向可以通过挖掘,帮助其提高认识和进行改正。
1.学生行为习惯方面
①上课认真吗?
②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吗?
③效率高吗?
④每次作业都认真吗?
⑤会复习吗?
⑥会预习吗?
⑦抄作业吗?
⑧喜欢偷工减料吗?
⑨喜欢作表面功夫吗?不爱深刻地弄明白原理吗?
2.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①平日看相关的英语类杂志和报纸吗?
②平日爱用英语交谈吗?
根据以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指向,在教学中可以有以下这样的行动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自学问题单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设计问题训练单:
学习课文的问题训练单
不求水平一般的学生能有多么深入的探究,但是,这是一条途径,让学生明白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和自身学习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非常顺利地开展学习。问题单中规定了自学与选学的内容。开始时,问题单中问题可以细一些、具
体一些、必修内容多一些。逐渐地问题越来越概括,越来越纲要化,必要内容少一些了,选修内容多一点。而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细化,补充自己的问题,选择选修内容,这中间实际上是一个由他主到自主的过程。比如通过这样的学习,陈思同学的学习从91分提高到94分。
二、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策略的运用不全取决于策略意识水平,它与策略掌握水平和操作水平都是相关的。学生单知道应该运用策略这还不够,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这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能自我选择并运用学习策略。比如水平相当一般的M同学考试70多分,她是这样总结初一的学习的:不知道怎么用英语的语法,也不知道怎样掌握一个单词,有时一个单词不是默写错了,就是不知道怎么改。单项选择不知用语法,是动加宾,还是加副词,副词是什么?复数知道要加“s”,但不知这个词是加“s”还是“es”,还是去“s”加“ies”?纠结在其中啊!有时候写作业是为了写完,不会顾及那个答案,抱着那种只要做完就好的心态去完成,到最后错了一大堆,后悔死了。
从这样的总结中,能看出学生本身产生的学习问题已经相当多了。首先是学习动机不够积极,随时要放手不学了;其次,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心态失衡的倾向,几乎失去信心,很多语法点根本是一窍不通了。因为时间有限,我在没有干涉其学习的情况下,有个学生一下子掉了20多分。由于该生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太少(其父母都是务工人员,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只能开展个别辅导。从50多分开始再来进行全方位的个别指导,以免让她失去信心。比如让学生回去多看英文报、英文电影,从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强迫学生去背诵单词。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学生,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应该逐渐地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提升为学习策略,如教师用“Is there anybody in the classroom?” “Is there anybody in the house?” “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bottle ?” 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自己推理、归纳、总结出something、anything、nothing、somebody、anybody和nobody的用法,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而从学生的卷面来看,学生考了50多分和100分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呢?揭开“冰山理论”的一角,发现了其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果是90分和100分的差距,那非常简单就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问题。初一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一般性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关于the theme of this passage(文章的主题)这样概括性的问题至少有一半学生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而考了50分这样的学困生则是教师要克服的大冰山了,这样的冰山问题实在太大,不是一两天能够克服的,只能细水长流,逐渐帮助其改正,主要还是主攻学生的兴趣一面。从新课程来看,评价理论体系在逐渐地转换,我们要培养其“自信”的一面,让学生从快乐、自信走向逐步的成功。
三、规范合作学习的操作
(1)要明确规范学习的实质是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多维的、互动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操作上必须规范,不能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从小组划分、操作规则、任务确定、时机选择都要合乎规范。如: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自画像表述句型的任务后,对小组成员的划分注意协调、合理分配、规范操作,使学生各尽所能,使每个有特长的学生有得以展现自我的机会,因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2)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达的机会,每一个学生在全班的交流都是代表小组。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入到各个小组巡视,并给予及时的指导、评价、鼓励和点拨,真正发挥了教师合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作用。
四、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向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探究空间,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课程。比如初一第四单元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关于阳光中学的学校生活,也可以联系学生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来谈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以及平时的聊天、上网和课程安排,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来谈论。这样的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个性化”的教学。比如班级中的R同学和L同学按照要求做的对话练习非常出彩,正是从爱好出发挖掘了他们的潜能。
五、鼓励学生多提问
(1)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学生敢问。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提问。谁提问了、谁有问题了、谁能提出来、谁开动脑筋了,谁就可以受到大力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使教师要深入思考,说明问题本身比较深入了。教师要有被学生问倒的准备。正是这样的过程,教师的自我修为和自我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2)激励学生,给他们勤于提问题的“心”。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目的性还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总是当“收音机”,其实从最基础的比如概括新词组这样的能力上来培养学生就可以,与其设定高目标,不如直接从最小的事情上来鼓励。重要的是动员全体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鼓动学生“动”起来。
(3)引导学生,给他们善于提问题的“脑”。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敢问、善问,甚至还能自行解决问题,进行的课程教学就成功了。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是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正是这样,教师让知识、能力、创新三者统一于学习过程之中。如果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学生只能获得一些现成的结论和死的知识,能力与创新就无法实现。只有用这样的行动研究的方式,才让我的教学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越发让我认识到以“问题为中心”所进行的行动研究是如此重要,它是教师发展工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在“教、学、做”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教师本身的思考力度也加深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Kemmis, S. & McTaggart, R.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M].Geelong,Victiria: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2.
[2]埃德温.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领导发展中的运用[M]. 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成尚荣.让行动研究准确起来、具体起来[J].研究与探索,2004(10).
[4]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5]刘晓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6]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7]支永碧.从“行动研究”到“行动教育”——英语教师教育和课堂改革的范式创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
[8]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