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板”与“白板”,但求两相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板”与“白板”,但求两相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以来,传统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种弱化的趋势。多媒体和传统板书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它们各有千秋:板书能生动呈现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板书还能有效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方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多媒体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还能显著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处理好“黑板”与“白板”的关系,让其“浓妆淡抹总相宜”、相得益彰,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多媒体传统板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67-02

所谓“黑板”是指传统板书,而“白板”是指多媒体电教平台。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了。听课时总会发现,不少教师整节课完全是在做电脑演示,黑板上居然没有写一个字。越来越多的课堂以“屏幕板书”替代了“黑板板书”,传统的黑板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种弱化的趋势。难道传统板书真的过时了吗?多媒体真的能完全替代板书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处理“黑板”与“白板”的关系,让其“浓妆淡抹总相宜”呢?

一、“黑板”与“白板”各有千秋

(一)传统“黑板”的突出优势

板书是教师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运用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提纲。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是该节课教材重难点的“集合”,堪称“微型教案”。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生动呈现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内化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选用富有情节的案例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景,并配以解决问题必备的各种知识,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基于案例和问题,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板书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板书用于呈现知识构架,用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板书逐步揭示知识内容演绎,使学生既“耳闻”又“目睹”教师的思维轨迹,从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逐渐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以课本P43的案例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意义及其历史,在此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了对祖国的热爱,培养了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

2.能有效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方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虽然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在编写上不强调知识的严密体系,但每一框题的内容之间是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板书是由诸多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呈现本框题的知识框架,可以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而且板书还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单性等优点,能完整地展示课堂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可以在课堂板书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理解知识和形成能力。实践证明,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领悟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讲授《法不可违》时,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的板书设计如下:

(二)现代“白板”的独特优势

在现代信息社会,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地排斥多媒体技术,而是要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相比传统板书具有诸多优势。

1.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即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正如美国教育家哈・曼所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虽然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在行文上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但文字教育较多、内容表达存在抽象化、概念化等倾向。而利用多媒体能创设出各种融趣味性、启发性于一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而且多媒体能直观、形象、生动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亲,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火花,促使学生从中体味到思考与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笔者在讲授《参与政治生活》之《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和渠道,创设了问题情境: 2011年7月14日,在广州市政府“城市管理精细化,珍爱家园齐献计”网络问政活动期间,在当天,相关专题总点击量达到800余万人次,网民留言达2393条,提交具有较高质量的建言162篇。在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约各占建言总数的20%、18%、16%和12%,其他议题建言共占34%。“你如何看待网络问政?”这一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参与热情,效果很好。

2.能显著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教材不可避免会滞后于形势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近期发生的国内外时政热点,并及时把相关时政热点引入课堂,使其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时政热点引入课堂教学最便捷的工具便是多媒体。这时,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白板”投影出来,速度快、内容多,可集约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特点使其犹如教学上的加速器和大容器,能使教师在课堂上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例如,笔者在讲授《终身受益的权利》之《知识助我成长》时,创设了4个问题情境,包括1个视频资料,大大扩展教学时空,增加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黑板”与“白板”相得益彰

多媒体演示往往是“昙花一现”,而传统板书则“历历在目”,在教学上多媒体和板书正好可以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我们如能使传统板书与多媒体优化组合、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便能形成呈现教学信息的总体优势。

(一)“黑板”与“白板”有机结合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可以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则不可能是精彩的课堂。这要求课堂教学既要以预设为基础,又要以生成为导向,恰当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使其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多媒体课件是教师课前制作的,用于呈现丰富、生动的内容。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实际课堂中的所有细节以及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困惑的问题、暴露的错误、创新的思路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及时捕捉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把有价值的信息纳入教学过程,并在黑板上书写要点。在此,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效结合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二)“黑板”与“白板”有机结合实现了开放与动态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等优势和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可营造出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而教师通过板书可以调控教学进程,与学生实现互动,使教学张弛有度。板书与教学进程同步推进和有机整合,特别是那些不能够一次性完整呈现、需要经过逐步动态演绎推理才能完善进而形成整体的教学内容,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这个过程恰好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同时,这种及时反馈的优势是多媒体课件所缺乏的。因此,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能充分体现开放和动态的统一。

(三)“黑板”与“白板”有机结合实现了效益与效率和谐统一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获得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的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手段,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白板”投影出来,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画面一闪而过,学生难以有效地把握信息形成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如果教师能运用板书写出重难点,指导学生将有效信息记录下来,会形成长时记忆。这是因为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完整、系统地记下来。如果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在课堂小结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下完事,知识便难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难以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因此,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效结合能实现效益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始终秉持以板书为纲、多媒体为辅的理念,即用板书来调控教学进程和呈现教学思路,多媒体则用来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教学时空,将板书与多媒体整合使用,让其各展所长、相得益彰。实践证明,这样整合使用“黑板”和“白板”,能让教师授课变得收放自如、学生听课听得清楚明了,从而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

[2]邝丽湛等著.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