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材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材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工具和指南,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应正确、熟练使用教材,而正确、熟练使用教材必须以正确分析研究教材为基础。教材分析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利用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谈如何分析教材。

关键词: 高中政治学科 教材分析 要素分析法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工具和指南,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也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互动的平台。对教师而言,教材使用是否正确、熟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正确、熟练使用教材必须以正确分析研究教材为基础。分析、理解教材,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章可循,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高中政治教材分析的实质是分析研究高中政治各模块教材的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掌握基本的事实、概念、观点、原理、方法、政策等,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达到准确掌握、恰当处理、正确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政治教学任务的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分析是教学准备阶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圆满完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高中政治教材分析方法很多,比如:根据学科特点分析教材,即根据学科研究对象、学科表达术语等进行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分析教材,即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叙述方法等进行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的符号标志分析教材,即利用标题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利用不同字体理解教材内容的分析方法,等等。本文着重谈谈教学中普遍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教材分析方法,姑且称之为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

所谓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就是按教材的构成要素逐一分析研究,弄清各要素的作用、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教材分析方法。以下谈谈具体步骤。

一、了解教材构成要素

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顾名思义,首先是要了解教材由哪些要素构成。高中政治教材的每一模块均由标题(模块标题、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正文(包括宋体字和穿插在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等)、单元综合探究等要素构成。

二、明确各要素作用

不同教材模块的要素作用大体相同。例如模块二《政治生活》各要素作用:(1)单元,以生活主题组织知识内容,每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和知识结构图表,简要介绍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意义。(2)课,是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课题提炼课文的中心,每课的导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明了本课要讲述的主题。(3)框,是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模块的框题基本采用复合结构,例如:人民民主:本质是人们当家做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方面,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本框的学习主题,另一方面突出了政治观点,彰显了教材倡导的价值导向。(4)目,既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又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内容,也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政治生活》每框均由三目组成,目与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一目是情景导入: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问题和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第二目是情景分析: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有些部分在情景回归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第三目是情景回归: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之外,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而且教材内容的展开都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引入,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引导学生探讨、思考问题,然后实现问题的解决。(5)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在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即虚线框内的内容。这两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6)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或拓展性说明,“名词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相关链接”是对相关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阐述。例如,《政治生活》教材第5页的相关链接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资料的补充。辅助文的功能是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7)单元综合探究:通过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是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本单元学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联系的功能,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各要素作用都弄清楚了,教师在分析教材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明确,有的放矢。

三、分析教材内容

(一)宏观上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模块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等。模块内容分析主要从模块教材的基本理念、主要特点、设计思路、活动设计(包括课内探究活动设计和单元综合探究活动设计)进行逐一分析、把握。以模块二《政治生活》为例。教材的基本理念:(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以学生发展为本;(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转变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⑸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培养学生公民思想政治素质。(2)教材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教材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组织教材内容,其知识体系为: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知识体系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深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教材语言文字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教材设计更具开放性和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教材设计思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是编写《政治生活》的基本思路。教材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四个生活主题,即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以政治学科知识为背景回答政治生活主题的有关问题,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教育。宏观上分析教材内容,目的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单元(课)内容分析主要从单元设计意图(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活动安排)、重难点问题、课时安排等进行逐一分析、解决。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本课的设计意图:⑴能够认识货币的本质,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基本职能;⑵能够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⑶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本课的逻辑结构: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本课重点:商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本课的难点:信用卡、外汇与汇率。本课课时安排:共安排三课时,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由模块内容到单元内容的分析,可让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

(二)微观上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框内容分析与目内容分析等。既要分析该框的设计意图、逻辑结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辅助文与正文知识的关系、探究活动与新学知识的关系等,又要分析该框中各目的逻辑结构及内在联系,分析教材怎样运用探究活动设置问题,引导思维活动,从而导入新学知识,而围绕新知,教材又是怎样展开分析,怎样运用材料进行阐释,以及怎样得出结论的。还要分析教材呈现新知的思路,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怎么办”呈现新学知识。以《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例。(1)设计意图: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逻辑结构:本框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让学生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围绕这一问题,设计了两目:第一目,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其次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目,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其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3)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4)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5)辅助文与正文知识的关系:辅助文“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6)探究活动与新学知识的关系:第二目,唯心主义,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7)教材呈现新知的思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即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阐述知识。至此,通过层层分析,抽丝剥茧,教师就能把教材的基本知识认识清楚并理解透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师的知识,在教学中就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把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娴熟自如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四、总结归纳形成教案

完成上述工作后,依据教与学的需要,对分析教材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优化组合,构建教学要点或教学纲要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流程,形成教案。至此,教材分析的目的已基本达到,教材分析的工作也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