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82万亿去了哪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x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刺激措施以及信贷扩张起到了多大的效果。它们能否拉动经济复苏,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信贷扩张的结构增长是否有其合理性,会不会引起大量的不良贷款?信贷的结构是不是合理与效率又怎样?地方政府和银行投资的扩张冲动,是否盲动?2009年未来一段时间信贷规模走向以及货币政策,究竟应该往哪个方面走?本期金融圆桌会议以“信贷扩张与经济复苏”为主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热烈的讨论。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进行了主题演讲,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艾学峰、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剑、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胡学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宣昌能、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光大银行副行长刘、中司战略部总经理赵海英、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哈斯及中实集团董事长王天怡、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总裁路跃兵等嘉宾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关于贷款增速
如果2008年没有贷款额度限制的话。贷款会增加六千五百亿,这六千五百亿很有可能转移到2009年实现。四万亿刺激计划当中,依赖银行贷款大概是一万亿,由于银行部门上半年的贷款增量基本要占到全年的60%左右,因此四万亿成多增贷款大概是六千亿到六千五百亿左右。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高于资金市场利率,所以这部分套利构成了今年票据贴现超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
如果剔除跟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关的贷款,2008年转移过来的六千五百亿和套利票据融资,正常增长的部分虽然是略高,但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贷款增长已经到了峰值。五大银行离75%的贷存比控制线还是有一定距离,但中小商业银行已经很接近这条线。目前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高,但贷款对资本金消耗是非常大的,资本金对贷款的限定很快就会出现。
所以总体看,信贷增长应该在逐渐地回归理性,而且边界的约束条件慢慢会发挥作用。
关于贷款流向
1到5月份贷款总量达到582万亿,77%流向了第三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又占了这77%中的86%。这些项目明显是大企业、大项目在拿钱。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但从我们的金融结构上来反思,主要是大银行多,小银行太少。经济的分层次和金融的分层次是要对应的,要降低门槛。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专业性融资业。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战略拐点。它促使我们去深刻反思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模式,核心就是金融模式:大项目、大企业拿钱,然后国有的大企业垄断金融体系。
贷款正在从大银行向小银行进行梯度转移。s月份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的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大银行。这不一定是好现象。一个是大项目确实在减少;第二是现在地方政府压力非常大,普遍在找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项目是不是很好,比较令人担心。到3月底地方政府配套项目好多是不到位的,这么多项目拉开以后,如果地方配套资金上不去,最后还是会全部压到银行身上。项目选择不光是保投资,还要调结构、保增长。
1到5月份,M2增长25.74%,M1是18.69%。M2减去M1剩下的准货币大约有8%~9%,这块资金存在于金融机构而非实体经济,至少是有部分进入了股市。
贷款从生产角度来看,应该向着轻工、终端消费倾斜;从消费角度看,向个人消费信贷倾斜,创造更新的消费信贷工具;第三,要向新兴商品市场倾斜,在那个市场建立金融服务,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服务网络,去消耗我们过剩的金融资本。
关于贷款风险
迄今为止,还没看到银行信贷不良资产的反弹。这一轮贷款70%是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支持大型基建项目,这些贷款的头五年不用还本金,还利息就可以;另外银行经过过去五年的改革,在自律、风险控制方面比1997、1998年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银行贷款不良率大幅度反弹至少要等到下半年,因为大量短期贷款会到期。关键是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能不能撑住。如果明年经济回不去的话,就会回到1993年那样;经济一反弹之后,1994、1995年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的情况,然后到]998、1999年就撑不下去了,不得不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去剥离,到后来大量补充资本金。
更多问题可能体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系统性的隐患主要是隐性的财政负债,这块风险目前还不透明,一旦没有控制好,很可能引发财政风险,最后蔓延到金融系统。
关于通货膨胀
货币的供应总量高了,但货币流通速度仍存在着加速的可能。加速以后,直接表现为股市和楼市上涨。即资产泡沫。美元、日元、欧元都是可兑换的,而人民币是非兑换的。他们的钱可以进来,我们的钱出不去,所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有一个资产价格膨胀的过程,下一步的问题是通货膨胀有可能产生。资产价格的膨胀来带动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路径和以前有所不同。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宏观经济的模型,过去30年里,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事实,就是虚拟经济占的比重太高。我们过去的宏观经济模型。只考虑到货币市场或实体经济,没有考虑到虚拟经济。我们传统上所用的货币数量论和宏观经济的模型,在很大的程度都已经是不实用了。
对全球来说虚拟化是个趋势,包括中国也会这样走,但美国可能走得过火了。
关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下一步应该有所收紧,人民银行要提前入手,利率可能不会动。汇率有可能会是一个缓慢升值过程,因为外部的压力暂时还解决不了。
随着全球监管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和乘数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使得未来全球想控制货币供应更困难,因为很难知道这个均衡点在哪里,这个均衡可能本身就在流通上。独立货币政策已经很困难,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未来需要很多的协调,这是迫不得已的协调。这种协调是政治、经济和实力互相之间的较量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