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与“答”是一对有机的整体,师生通过问答完成互动交流,教师通过问答才能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一时间获得学生认知信息的反馈。可是,我们注意到,在这师生互动的背景下,不少听课者关注的是教师“问”的智慧,而对于学生的“答”,则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大多注意的是学生是否应对了教师的“问”,至于其回答是否切题、是否真正反映了认知实际,教者能否从中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常常被听课者忽视。因此,“问”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学生的“答”才是课堂上有效的“问”的目的所在,才是教师设“问”的落脚点,教师的“问”只有在引发学生的思索探究时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问”上下功夫,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答”,实实在在地重视培养学生的“答”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以问导答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答”的能力。

一、理性探“问”,落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新思路

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任务的两根主线,其中,课堂的有效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既然教师提问是教师掌控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那么,课前的理性探“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理性探“问”,就是教师经常性地探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如何问得让学生有话说,放射智慧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向名家名师学习,经常思考提问的技巧,使自己的课堂提问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较为准确地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灵机一动,它需要教师设问时从理论上去思考,从教法上去探究。

钱梦龙讲《愚公移山》,在讲解“孀妻有遗男”时,很巧妙地用了一个问句:“他的爸爸怎么同意他去的呀?”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他没有爸爸”,我们可以想见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时心里有多么得意!因为他们通过读注释理解了“孀”“遗”这两个字的意义。如果直接问“孀”“遗”的字义,一则无趣,二则学生可以从注释中直接回答,缺少了思维获取的过程,缺少了成功的快乐。

理性探问的精髓在于“理性”,在于“探”。理性,就是说设计问题时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设计这一“问”?对这一“问”学生会怎么答?答不出“我”怎么办?探,就是要思考,要寻求“问”的策略,怎样“问”学生有话说,说得在理、说得精彩。没有理性探问,教师在课堂上就有可能陷入随意性的误区,甚至问出不着边际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二、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很多人喜欢相声。相声是表演艺术,更是语言艺术。相声有一个技巧就是“包袱”,相声艺术家不断累积疑问,让听众生疑,激发他们思考,从听众意想不到的角度揭示谜底,逗听众开心,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精心设“问”,就是要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小疑处生大疑。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一般情况下是粗糙的。他们只留意记叙文的故事情节(对说明文等其他文体则更不感兴趣),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就要点拨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他们将文章读薄,将人读厚。

贾平凹的《月迹》是一篇充满睿智的好文章。其中有一处描写院子里的桂花树的。设一问:“此处将桂花树换成桃树、杏树或者其他的树,效果会怎么样?”因为这一段文字,这个情景,让学生来描写,可能就不一定选择桂花树。给学生提问,就是要学生理解此处出现“桂花树”的妙处:民间传说,月亮里有棵桂花树;观月,中秋月最值得看;桂花,几乎就是这个时候开放。这就是将文章读薄,将作者精妙的思想读出来;通过读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增加自己的人文涵养。

人们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上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师在提问时,无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自然不能完成设问的预设目标,当然,课堂也就没有有机生成了。

三、灵活导“问”,调动学生的全方位思考

《孔乙己》是一篇很好的课文。某老师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孔乙己式的人”。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能让老师大失所望。教师如果点拨得当,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小说开篇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写酒客的喝酒习惯,就是为孔乙己的“另类地位”做铺垫:穿长衫却不能“踱到里间要酒要菜慢慢坐喝”。长衫是身份的标志,孔乙己是“读书人”,自然不能与“短衣帮”为伍,可是“没有进学”自然还是“白身”,“贫寒”的境遇让他只能“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是他有意区别于那些只能“温一碗酒”的短衣帮的。文中用“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这些修饰语是有深意的。灵活导“问”,不仅是教师要“问”,还要让学生要“问”——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范进中举》里的胡屠夫是一个十足的市井小人,教师若要学生认识这个人物,就要从多方面设“问”,灵活地导“问”。比如引导学生关注他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从说话的神态、所用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方面去比较,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胡屠夫现象”,进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不仅对读书人有毒化,对社会也有很深的毒化,最终理解和把握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枣核》的“悬念”有目共睹。作者开篇就写同窗好友的“蹊跷”:大老远打来越洋电话,讨要几颗枣核。文章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外的花花绿绿照花了很多人的眼睛,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从外国往国内带东西已成时尚,哪有从中国带出的?再说了,所带之物极普遍、极不值钱,作者说“蹊跷”,读者也真的觉得“蹊跷”。导“问”,就是在这些值得涵咏的地方设疑,启发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学会刨根究底,把握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品质,是课堂教学的即时目标,也是终极目标。灵活导“问”,需要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教育功底,有不断进取的研修意识,有良好的探究习惯。会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语言表达常常遭遇这样一种境况,学生心中有、口中无。这一境况产生的原因很多,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语文老师长期的任务。

总之,以问促答,以问导答,教师的提问目标不仅要定位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还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内心感悟的外在表达。以问促答,就是让学生主观上产生回答问题的愿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问导答,就是让学生生成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教师对问答技巧的把握,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