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托管种植”托出粮食生产新天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托管种植”托出粮食生产新天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月2日,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三组农民舒上云与镇农技服务中心“签约”,把3亩荒田全部托付出去。政府当“土地管家”,农民成“甩手掌柜”。

这是闯王镇创办的水稻托管新模式,镇长担当第一责任人,镇农技服务中心为服务主体,农户按每亩300元缴纳耕种投资管理费用,农技服务中心承担所有农活,收获后每亩交1300斤稻谷给农民。目前,服务中心已“收”荒地1000多亩,签约农户100多户。

“3亩水田,从播种、请人工、牛工、施肥、喷药、田间管理要投资1500元,现在我只交900元耕种投资管理费用,秋后稳收3900斤稻谷,包赚不赔,这个账划算!”舒上云掰着手指算账后舒心地笑了。

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郑立乔说,中心10多号人中育秧师、农机手等一应俱全,各司其责,可通过科学种田,降低种田的成本,确保高产优质。同时,服务中心也可以此实现创收。

“水稻托管种植”是现阶段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一条新路子,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水稻托管种植”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摆在了我们面前:谁来种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底,中国“农民工”达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4.4%。农民何以背井离乡、离开赖以生存的故乡?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绝对额越来越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2004年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获得“八连增”,但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年均纯收入却在绝对地拉大。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963元,比城镇居民收入9422元,少6459元;而到2011年,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城镇居民21810元,少14833元,扩大到2.3倍。

作为弱势产业,种植粮食的收入非常低。我国长江是粮食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即便如此,种植粮食的收入也微不足道。以我国十大夏粮主产区、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的何胜斌襄阳市为例,2011年农民种植一亩地(夏季种植小麦、秋季种植稻谷)一年的收入仅有800元。而2011年我国“农民工”月均纯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是农民一年种植一亩粮食收入的2.6倍。

城乡居民年均纯收入绝对额越来越大的差距,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与种植粮食收入的巨大反差,导致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农村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或者年老体弱,或者没有现代生产技术,或者出在求学长智阶段,不可能从事好农业生产。“人口快速城镇化、土地高速非农化、农村严重空心化”是当今中国农村的现实写照。

实行“水稻托管种植”,农民只要支付一定的耕种投资管理费用,全程的粮食生产就由农技服务中心,而且收入可观。农民再也不用操心播种、劳作、收获等一系列问题,谁来种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水稻托管种植”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采取诸如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等多种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仅2011年国家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04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2011年,中央财政新增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全面启动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夏粮生产十分关键的时刻,国家决定提高补贴规模,补贴总额达到了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4.7%。安排粮油奖励225亿元,又增加了40亿元,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249亿元全部改由中央财政补助,取消了地方的配套。

尽管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逐年加大,但是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仍然不尽人意。据国土资源部称,我国每年有3000万亩的耕地撂荒。

仅种“口粮田”导致耕地撂荒。种植粮食的低效益,让广大农民感到家庭收入的增加不在粮食生产上。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达到50.3%,比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农民再也不愿意脸朝黄土背朝天、出大力挣钱少的种植粮食,而是按照家庭口粮消费的需要种植粮食。仅种“口粮田”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农民不成文的习惯,多余的耕地则任由杂草丛生。

一年种植一季粮食导致耕地撂荒。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年复一年几乎成为“铁律”。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成为了当今农民种植粮食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三年前,雇请一个农民从事一天农业生产的工钱是80元,现在高达120元,加上两顿饭钱,大约在150元以上。而种植一亩小麦的收入仅有200多元,种植一亩稻谷的收入仅有600多元。只要雇请农民干两天的农活,一亩小麦的收入不仅没有了,还要倒贴;即使是收入高一点的稻谷,如果全程雇请农民的话,所有收入也将泡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农民无奈地选择一年只种植一季粮食。

机械化程度低导致耕地撂荒。我国每年“农民工”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农村劳动力紧张越来越严重。粮食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阶段大多数还是以人工劳作为主。在缺乏棒劳动力,雇请人员工资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农民只有放弃种植粮食作物,任凭耕地撂荒。

实行“水稻托管种植”,就可以有效地将各地利用起来,从跟不上解决了各地撂荒的问题。

“水稻托管种植”解决了粮食产出率低的问题

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粮食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提出问题,是粮食生产的产出率低。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在农民有了高度的农作物种植选择权的情况下,一方面使农民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意愿种植农作物,但是另一方面却是种植农作物的盲目性。表现在粮食生产上,在品种的选择上“多、乱、杂”。家三五亩地,就出现一季粮食三五个品种的现象。农民的说法,是“撞年成”,也就是这个品种不行,那个品种行,多一个品种,就多一份希望。品种的混杂,不可能使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得到推广,产出率自然不会高。

技术落后,产量低下。粮食种植面积的有限性,一家一户的农民不可能购买全套的农业机械。粮食生产基本上是靠传统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也是世代相传的。这种格局下,不可能使用到现代粮食生产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更不可能有高的粮食产出。

成本增加,收益率低。在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没有机械化作业的一家一户生产粮食,成本当然不断攀升。农民形象地说:“辛辛苦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几天赚钱”。

实行“水稻托管种植”,可以有限地利用资金、技术等众多优势,运用现代生产技术,良种、良法,达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

“水稻托管种植”解决了农技人员闲赋的问题

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技人员差不多成为了“闲赋”人员,他们大多以买卖种子、化肥、农药等方式勉强度日。

实行“水稻托管种植”后,农技人员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规模种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水稻托管种植”实质上是粮食规模种植。不同于一家一户种植粮食,规模种植不能凭经验进行。规模种植的特点,是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化。达到这些要求,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是无法实现的。

推广新技术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粮食生产的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是新技术的推广。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等,高效利用资源,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生产无一离不开新技术。

开发优质高产新品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现代意义上的粮食生产,不仅需要高产,更需要优质。众所周知,高产优质属于农业高科技领域之一。进入这一领域,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胜任。如果类似“水稻托管种植”的粮食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得到广泛推广后,对农技人员的需求将大量增加。粮食生产的春天将会更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