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春季管理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春季管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为了进一步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促进苗情转化,为小麦丰产奠定良好基础,从小麦春季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项技术管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作了阐述,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小麦;春季管理;生产;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57-02

小麦是柘城县的优势粮食作物,自2004年以来连续9年实现丰产丰收,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进一步提高夏粮生产水平,结合当前小麦苗情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各项春管技术措施的落实,提升苗情质量,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当前小麦生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的难度加大。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调查表明,目前小麦生产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条件还不完善,抗灾防灾的能力还很薄弱,特别是水利条件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生产的发展。二是当前小麦苗情整体较好,但较2011年同期苗情偏弱。平均单株分蘖减少0.5个,单株次生根减少2~3条,群体减少30万~45万个/hm2。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麦田播种时墒情较差,麦播后降雨少,出苗后苗质较弱,个别地块有缺苗断垄现象;旋耕整地面积大,耕层较浅,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2012年冬季是近28年来最冷的一年,冷得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对于小麦壮苗越冬极为不利,导致苗质下降;部分地块地下害虫危害较重,杂草较多;部分麦田纹枯病、全蚀病时有发生[1-2]。因此,要做好以追肥、镇压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为核心的春季麦田管理高潮,促进小麦稳健生长,努力扩大壮苗面积,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在管理上,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组织;以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为中心,促进苗情转化。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小麦春管质量。

2.1 科学追肥,促弱转壮

对80%的壮苗麦田和二、三类麦田于返青期及时追肥,以促春蘖保冬蘖,培育壮苗,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或追施配方肥300~375 kg/hm2;对于部分群体偏大或生长偏旺的麦田,早春不浇水不追肥,氮肥后移,控制春季无效分蘖发生,追肥时间推迟到3月上中旬(即起身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或配方肥225~300 kg/hm2,追肥时提倡深施,禁止撒施[3]。

2.2 镇压化控,预防倒伏

对于群体较大的麦田,于小麦起身期及时采取镇压控旺措施,控上促下,缩短基部节间,促进无效分蘖死亡,提高分蘖成穗率,即使长势正常的麦田也可采取镇压措施防倒增产。同时,大力推广化控防倒措施,在小麦起身拔节期,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

2.3 加强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小麦返青期是防治麦田杂草的补充时期,可使用75%杜邦巨星15.0~22.5 g/hm2,或10%苯磺隆150.0~225.0 g/hm2+20%使它隆乳油45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混合喷雾。春季化学除草务必于2月底以前结束,否则,可能会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对麦田纹枯病、全蚀病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择对路农药,科学防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最佳时机,防治药剂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对于春季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麦田,可采取撒施毒饵的方法进行防治,用炒黄的麸皮60~75 kg/hm2、90%晶体敌百虫1 500~2 250 g/hm2,加适量水,喷拌均匀,选晴天傍晚撒施于小麦行间,诱杀害虫。要做好蚜虫、红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常发性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密切注视条锈病、吸浆虫等暴发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控制发病中心,杜绝扩展蔓延。

2.4 浇好关键水,预防春季冻害发生

小麦追肥后,是否浇水要视土壤墒情而定。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小麦生长旺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需肥需水的敏感期,为了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穗大粒多,一般在无大量降水的情况下,即使麦田有墒,最好结合施肥浇1次透水,对确保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如果拔节孕穗底墒充足,浇水可推迟到抽穗灌浆期,5月10日前浇1次灌浆水,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4]。干旱情况下,在强寒流来临前2~3 d及时浇水,对预防春季冻害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5 多措并举,提高粒重

小麦抽穗灌浆期是提高小麦粒重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病虫害频发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坚持防病虫增粒重,防灾害增粒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开展一喷多防。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产剂混合喷施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措施。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的天气有很大关系,阴雨、大雾等均能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必须在发生之前喷施药剂进行预防,如果在赤霉病发生以后再施药防治,效果很差或没有效果。雨前喷药防治效果好,而雨后喷药防治效果很差。因此,无论是否有阴雨或大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必须在小麦抽穗初期至扬花初期,用50%多菌灵粉剂1 5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进行喷雾。同时用40%氧乐果乳油750~1 125 mL/hm2+20%三唑酮乳油1 500 mL/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600~750 kg/hm2混合喷雾,于5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穗蚜、叶锈病、白粉病等,结合防虫混合喷施叶面肥,加强营养调节,促进灌浆成熟。

3 参考文献

[1] 许德信,王岳钧.浙江省小麦生产的现状和建议[J].种子世界,2000(11):28.

[2] 王龙,石祖俊,李筠.连云港市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03(6):8-9,21.

[3] 王龙俊,陈荣振,朱新开,等.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2002(2):15-18.

[4] 车艳波,周宇,李炳生.江苏省南通市小麦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种业,2011(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