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论“针下气”――候气针刺补泻的“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论“针下气”――候气针刺补泻的“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528000)[摘 要] 通过笔者多年针灸实践,从失误的病例中,反证了候气针刺补泻,除了正确分辨针下气,准确进行补(导)正、泻邪外,还要注意针灸的刺激量――补(导)泻的度,过与不及都不适宜。这是候气针刺补泻的第二难点。

[主题词] 针下气;候气;针刺感应;剂量效应,针灸

Once More Discussion on “Qi under Needle”――“Degree”of Acupuncture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Waiting for Qi

Huang Jianye(Fosh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The author disproofs from faulure cases in many years acupuncture practise that for acupuncture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waiting for Qi,besides correctly differentiate Qi under the needle and accurately invigorate(induce)the vital energy and reduce pathological factors,stimulative amount of acupuncture――the degree of invigorating (inducing)and reducing should be played attention to,over or less being improper.This is the second difficult point for reinforcingreducing of acupuncture of waiting for Qi.

[Key words] Needling Sensation Response;Dose Response;Relat/acup mox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又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见,“气至”与否,往往直接影响针刺的疗效。这里所述“气至”二字,有两种含义:(1)气至针下;(2)气至病所。“气至”的第1种含义,即针刺后,“针下气”已至,辨别其“邪”、“正”的问题,笔者在《试论针下气》(见《中国针灸》杂志1983年第2期)一文中已论述过,那是属于“质”的范畴;本文着重讨论“气至”的第2种含义,即每次候气针刺补泻的“度”(通常被称为“刺激量”),这是属于“量”的范畴。

1 针刺的度

究竟候气针刺补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够“量”呢?目前,在未有相应精确仪器协助之前,可以凭借两个标准:自觉(病者的自我感觉)和他觉(医者的感觉)标准。如果这两种感觉都能客观地反映实际,那么,这两种感觉都是正确的;如果只有一种感觉能反映客观实际,那就只有这种感觉(自觉或他觉)是正确的;如果这两种感觉都不能反映客观实际,那么,这两种感觉都是错误的。在候气针刺补泻的实践中,就无所适从,治疗疾病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就不可能进行候气针刺的实践。

1.1 泻邪的度

(1)病者的感觉(自觉)

①针下凉。泻后,针刺局部或者肢端,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可有“凉”的感觉出现,“气虚则寒”故也,发热病人的体温也可适当降低。

②若有所失。泻后,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病灶局部或全身感到舒适。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那样:“为虚与实,若得若失”,以及“明乎若见苍天”。

(2)医者的感觉(自觉)

①针下的感觉,“紧而疾”的“邪气”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穴位周围的肌肉较针前松弛,如果“邪气”未清,则针下仍有被吸吮感,尚可候“紧而疾”的“邪气”来至。

②脉诊,由坚到不坚。泻邪后,脉搏较针前为软,《灵枢・终始》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脉虽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1.2 补正的度

(1)病者的感觉(自觉)

①针下热。补后,针刺局部或肢端,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有温暖发热感出现,“气实则热”故也,局部或全身体温较针前增加。

②若有所得。“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补后,针刺局部或全身若有所得,感到较针前精神充沛,肢体舒适,亦达到“明乎若见苍天”的效果。

(2)医者的感觉(他觉)

①针下的感觉。补后,针下“正气”逐渐充盛,肌腠较针前富有弹性及充实感,无虚软松弛感。

②脉色。补后,脉搏较针前充实有力,《灵枢・终始》所谓:“补者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同时,神态改善,面色红润。

1.3 导气的度

(1)病人的感觉(自觉)

导气后,病者自觉有“凉”或“热”气感到达病所,局部或全身觉得舒服。

(2)医者的感觉(他觉)

导气后,可摸到病所皮肤温度较针前有较“凉”或较“热”的变化,或看到病者神态或面部颜色的改变,接近或恢复正常的状态。

因此,无论补、泻或导气,“气至”的标准中,病人的“自觉”标准则以感到“舒服”为度,医生的“他觉”标准:泻法,则以针下再无“紧而疾”的邪气出现或明显减弱;补法,则以“徐而和”或“滑疾”的针下“正气”感从弱到强、从空虚到充实,脉搏较针前有力,神色好转;导法,则以“气至病所”为准,而不以候气时间的久暂或行针次数的多少来作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病者的自觉标准和医者的他觉标准是一致的,但由于人们体质的差异和经络敏感性的不同,《灵枢・行针》早已指出:①“神动而气先针行”;②“气与针相逢”;③“针已出,气独行”;④“数刺乃知”;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故不能单独依赖病人主诉的“自觉”标准去衡量,如属于③、④类型的人,则只能以医者“他觉”的标准去衡量了,而在医者的“他觉”的标准中,则以医者“针下气”的感觉为主要依据。

2 病案举例

关于泻邪或补正,气至得“度”的病例,在拙作“试论针下气”一文中已有叙述,而导气气至得“度”的病例在“运用手法诱导经络感传的体会”一文中,陈××案(见1978年第4期《新中医》)亦已记述,因篇幅所限,不再另举。而补、泻失“度”(太过与不及)的病例,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既是我对“针下气”深信不疑的反面教材,也可谓“前车之鉴”,以作同道或后学者之一面镜子。

病例1:泻邪未清复导之令病人痛楚复加。

刘××,男,年五旬余,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人。因全眼球炎拟作眼球摘除术,于1965年初夏某日中午饭后,因饮食不适,胃脘突然剧痛,大声,半坐卧于床上,两手紧揪上腹不放。是时我正毕业实习于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指导老师命我为其针刺足三里,我取左侧刺之,当候得“紧而疾”的邪气来至,疾而徐,急泻之,凡三往,邪气大减,疼痛亦缓,停止,可平卧于床上,紧揪腹皮之两手已撤去。当时我对针下的邪正体认尚未深刻,当针下有一股似属滑疾,但尚有一定冲击力(实即紧疾)的“气”至时,误作“卫气”,徐入徐出而导之,病者即觉得有一道酸胀不适的“气流感”,沿足阳明胃经而上,抵胃,过肩井,达于耳下,胃脘复感不适。因而觉察到误将“邪气”作卫气导之之过,犯了“毋令邪布”之禁!即反针再候得邪气来至而尽泻之。乃渐适,病亦随失。知邪气尽,遂去针,嘱服加味四逆散以善后。

按:此例胃脘痛,乃饮食失宜所致,属肝胃不和(急性胃痉挛),经泻邪后,邪减痛缓,但尚未清。邪气再至时,误认为正气而导之,令邪气布,痛楚复加,后再候得邪气来至复尽泻之,乃适。虽未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那样“刺之害,(不)中而去则致气……致气则生为痈疡”之过失,然亦一度加重其疾苦。可见,泻邪未尽以及导其邪气,均可为害也。

病例2:泻邪太过致病情反复。

侯××,男,四旬余,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江贝乡人,患肺结核多年,羸弱,因感冒未清,咳嗽不爽,短气食少,于1968年秋要求出诊治疗。诊其脉细而虚,人迎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刺左外关。其邪气虽微,针下仍可辨之,微泻其邪,气较顺,体渐适,神情较清爽。恐其邪未清,再候气泻之。当针下有股滑疾之气至时,误作“紧疾”的邪气泻之,病人旋即张口抬肩喘气,其状若脱。旋即反针候取正气而补之,乃渐得定耳。

按:此例亦有违经言:“刺之气至而去之,勿复针”之教,犯了“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的错误。本已邪去正安,而再刺之,误将“卫气”作邪气泻了,反愈为剧,犯了“虚虚”之禁,《灵枢・终始》云:“一刺则谷气至而止”。邪去正复,再刺则正气伤,安有不重加其疾之理耶?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病例3:补正不足,未取效。

梁××,男,38岁,广东省封开县长安镇小学教师。于1976年1月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脘胀满不适,食少,要求针灸治疗。遵经旨:“胀取三阳”,刺左足三里,候其气补、导之,凡数往,胃微有热感,久候之,其气至仍微,约历一时许,其热感未增;因去针,针后其胃胀稍减,食增不多,效未显也(后2月,再于左内关导、补之,其热感留于胃脘足足一整夜,针后即知饥,胃胀大减。当晚需进夜餐。此例即《试论针下气》一文中,“补法”条下梁某某案)。

病例4:补正太过令患者一时性眩晕。

梁××,男,年逾六旬,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人。1966年冬腰痛发作,由其妻与子扶来门诊。两尺脉弱,关弦,寸浮,此上盛下虚之候。盖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主筋,属肝肾阴虚之腰腿痛。按《肘后歌》“尺泽能舒筋骨疼”的经验,导补左尺泽,以生天一之水,而取补肝肾之效,凡数往,其针下及腰脊间热,再候气二、三补、导之,热增,并从脊上颈项、抵面,面热如醉,赤如丹,头晕,旋出针,令卧片刻,乃复如常。

按:经云:“饮酒者,卫气先行”。补卫气亦有如“饮酒”之状,初补之腰热,知其气已至病所,本当去针,欲促其效,再二、三补、导之,至卫气隆盛,面热如醉,赤如丹,则知过矣,竟至出现一时性眩晕(非晕针,因无冷汗及脉迟弱等征),亦悖于经言:“刺之气至而去之,勿复针”之教也。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下是否气至,乃行针补、泻、导之前提,亦治病难、易之基础,分辨邪正营卫之气,乃行针补、泻、导之关键,而补、泻、导之是否得“度”,则直接影响着疗效。无论补、泻或导,判断是否得“度”,一般来说,可以用:(1)病人是否感到舒服;(2)补或泻后是否已有“针下热”或“针下凉”的感觉产生;(3)“气感”是否已到达病所。这3个“自觉”的标准为依据的,但因为有经络敏感度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自觉”和医生的“他觉”是一致的,而有一部分人又不相一致,而且经络感传又有“显性”和“隐性”的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补泻是否得“度”,应以医者的“他觉”标准,即“针下邪气是否已清(或明显减弱)”和“正气是否已较针前充实”,以及观察“病者的神态和色脉是否已趋于正常”为决定性的标准了。但如果医者本身的感觉失灵或者根本就不敏感,非《灵枢・官能》所说的“手巧而心审谛”者,则难以胜任候气针刺补泻的职责了。

以上所讨论的是指每一次候气补泻的“度”。对某些病证来说,在正确辨证取穴,准确候气补泻而且又能得“度”的话,多能一次取效,但对于大多数的慢性和急性病证,则常经过多次或数次的候气补泻(必要时配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在每一次的治疗中,这个候气针刺补泻的“度”,还是适用的。

(收稿日期:20000711,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