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德米特的音乐理论中的音序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德米特的音乐理论中的音序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不仅是他的一部非常重要的音乐理论专著,而且是兴德米特在对同时期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细致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兴德米特还将这套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最终,成就了《作曲技法》这本作曲理论体系专著。这本理论专著中提到的音序Ⅰ,给音乐家们又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旋律组织形式。

【关键词】兴德米特音序Ⅰ

保罗•兴德米特(Pual Hindemith,1895-1963年),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被誉为“20世纪的巴赫”。1963年逝世于法兰克福。

对泛音列的研究

1、在泛音列中,相邻两个音的振动次数差数是64次,

2、泛音列中,前六个音是一个分散而扩大的大三和弦。

3、泛音列中的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是依次缩减的,这样的音列

对复音音乐是不适用的。

在一个音阶中,五度音程的重要性仅次于八度音程。

四度音程——在泛音列中被看作是五度音程的转位。

一、对平均律的研究

兴德米特认为:“平均律音阶是一种不得已的折衷办法。”“音的纯粹性,会牺牲复音音乐自由发展的可能性。”②平均律中,“除了八度之外,没有一个音程完全等于泛音列中的纯粹音程。”③

泛音(harmonic)与泛音列(overtone series)的理论,引出了音序Ⅰ的理论。

泛音理论,提到了音序Ⅰ理论中关于分子音(partial tones)的概念。

发声体的音色与泛音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音的次序都是固定不变”——这一点在泛音列和音序Ⅰ中都是关键。

在音列中,每一个音的音高上可以存在误差。

音序Ⅰ的音阶是在两个距离八度的音之间构成的。因此,兴德米特的音序Ⅰ的音域就是每秒震动64次的C——每秒震动128次的高八度的c。

二、音序Ⅰ音阶构成法

构成的音序Ⅰ音列的必备条件:

首先,这个音列不是专为旋律所用的,是要适用于复音音乐的,其次,这个音列要是所有音阶中最自然的一种,并同时适用于和声与旋律。

音程之间允许有微小的差异。

以八度作为音列的开始,将音阶中的所有的音划分成适当的大小,距离相等的段落。

得到音序Ⅰ中各音的方法:

“要得到音阶中的各音,用各泛音的振动次数依次用泛音列中在它之前的各个泛音顺序来除即得。”

三、音序Ⅰ

音序Ⅰ中的始祖音:

C(64) 音阶的开始音C(64) 结束音c(128)

字音:

G 等于g(192)÷2= G(96)

(用g的每秒振动192次数÷当G为基音时,g音在泛音列的次序数2)

F 等于c1(256)÷3= F(85.33)(依照上述同样方法)

A 等于e1(320)÷3= A(106.33)

E 等于e1(320)÷4= E(80)

bE 等于g1(384)÷5= bE(76.8)

bA 等于c2(512)÷5= bA(102.4)

孙音:由字音推算得来

D 等于G(96)╳3=d1(288)÷4=D(72)

(G为基音时,第三泛音是d1,因此用基音的振动次数乘以d1在G位基音的泛音列中的次序数3,再将d1看作是D的第四泛音,用震动数除以D为基音的泛音次序数4)

bB 等于F(85.33)╳4= f1(341.32)÷3= bB(113.77)

(f 1是F为基音时的第四泛音,再将f1看作是bB为基音时的第四泛音)

bD 等于F(85.33)╳4= f1(341.32)÷5= bD(68.26)

(f 1是F为基音时的第四泛音,再将f1看作是bd为基音时的第五泛音)

B等于E(80)╳3=b(240)÷2= B(120)

(b是E为基音时的第三泛音,再将b看作是B为基音时的第二泛音)

曾孙音:由孙音推算得来

#F 等于D(72)╳5= #f1(360)÷4= #F(90)

(#f1是D为基音时的第五泛音是,再将#f1看作是#F为基音时的第四泛音)

首先,我们将音序Ⅰ中的各音是按照音的高低次序排列的:

例2.1

始祖音 子音

曾孙音

孙音

两个距离八度的音之间构成的音序Ⅰ

其次,将音序Ⅰ中的各音是按照与始祖音的关系顺序排列的:

例2.2

子 音 曾孙音

始祖音 孙音

以音程的关系来看,按照与始祖音C的远近关系,依次可以排列为:纯八度音程、纯五度音程、纯四度音程、大三度音程、小六度音程、小三度音程、大六度音程、大二度音程、小七度音程、小二度音程、大七度音程、三全音。越向音列后面,与始祖音的关系就愈让人感觉不到,这种音程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对兴德米特音序Ⅰ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作曲家进行创作,而且更有利于作曲理论家在他的理论基础上更深层的挖掘音乐的奥秘。

参考文献

[1]秦西炫.《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M].北京.人民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 [2]陈铭志.《赋格学新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 [3]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C].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德】保罗•兴德米特.罗忠镕 姜丹 译.《作曲技法》[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