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且引春水向东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且引春水向东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日趋完美。

新课程时代,教学理念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学流派的呈现令人应接不暇。笔者以为,无论教学方法更新得多快,都离不开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有的教师方法学了很多套,但总是觉得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原因就在于师生关系没有把握好,教师还是将自己定位于“教学的执行官”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与期待。换句话说,教师连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还没理解,怎能在做中出成绩呢?如果将课堂比作一部戏的话,教师的作用就是当好导演。导演的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引导演员在什么时候演什么,指导他们该怎么演,化解他们在演出中碰到或可能会碰到的困难,从各个方面调动“演员”,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彩课堂与精美语言的演绎中来。语文教师当然有许多事要做,但无论做什么,你不能代替演员去演!你不能代替学生感悟,也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文教师要正确定位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挥自己应有的强大功能。

一、当好一名求知的向导,发挥沟通学生与文本的中介功能

“用课本教学生”是时下的一句流行话。确实文本是情感、思想、知识的载体,学生是感悟、领会、获取的主体。在主体和载体之间搭建一座畅行的桥梁,则是教师的职责。文本在阅读之前对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客体。如何在特定时间内及时地建立学生对文本的心理关注,需要教师来完成。学生与文本作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上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学生在文本理解上的障碍。如何消除或弱化这个障碍,也是教师的任务。

第一,站在生活的原点,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有的文本本身贴近学生思想,具有很大的可读性,教师简要地去点拨便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是,有的文章就离学生的生活情境相去甚远了,学生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更没有情感的体验,学习时就会兴趣不浓。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就运用了情感策略来感化学生,一改以往那种机械地介绍作者生平开头的平淡做法。我问:“大家都学过朱自清的《春》,感受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可是你能体会他对家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吗?首先,我们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他父亲的脊背是怎样的吗?”学生哗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又接着说:“我们不仅要看他父亲的脊背,还要能知道他父亲的影子……”这节课学生对亲人的那份敬爱之情在课堂上得以调动与升华,对文本的感悟尽在不言之中。

第二,探望认知的起点,调整学生文本探究的高度

文本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应当适时点拨。但是,哪些环节需要点拨?怎样点拨?点拨到何种程度?需要语文教师有相当的敏锐观察为基础,也就是说教师的点拨必须探明学生的认知基础,否则就会“对牛弹琴”而“曲高和寡”,要么过于深奥而不为学生所接受,要么过于浅显而让学生感觉无趣。比如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学生在小学时就已会背诵,教学时如果仍按一般的情况把“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背诵默写”作为教学内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应当让学生提高到什么程度呢?笔者以为,对于这首诗,学生懂的是诗人贾岛,而不懂的则是躲在诗后的“隐者”――他的身份、气质、品格,他身居深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采药为生,济世救人。这种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情趣堪为童子的老师、世人的老师。这种深度内涵的挖掘对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甘做一把启智的钥匙,发挥由课内导向课外的引领功能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如果我们能把语文教学放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大背景中,就一定会意识到,光学好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每一篇文本,都有其独特的感悟意义,即使同一文本同一阅读者,在不同的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悟。这种感悟的独特性,决定了阅读必须具有广泛性。但对于目前的初中学生来说,要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语文教师无可推卸地负有引领的责任,帮助学生打开这扇课外阅读的大门。

以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为例。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默读,同时记录感受;之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再记录感受;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收集文本的创作背景,共同分析阅读文本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记录感受。三次下来,你会发现学生的理解在逐渐地深入,其与作者情感的对话也在不断地加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延伸其教学范畴,让学生通过阅读本文开展联想,深化学生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一共提到父亲的几次背影?为什么一看到背影作者会流泪?文章最后一次写背影的作用何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作者之间的对话。最后,笔者趁势举出朱自清其他的名作,诱发学生自发阅读,从而实现了拓展阅读空间的教学目标。

三、愿为精神家园的守护神,发挥情感成长的熏陶功能

要扮演好富有感染力的天使,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在思考上要有广度和深度。要善于穿越时空的隧道,激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互动,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判断。第三,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有风度,即指教师的言语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感受教材乃至生活中的美。

还以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为例。教师如果不引导、不渲染教学氛围,直接让学生实施阅读行为,那么学生会很难感受到阅读本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攀越栏杆这段文字,甚至现在的初中生会觉得这个行为很可笑,无法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学生也将无法真实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父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一个“引子”,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情感体验。只有教师做好引导,与学生之间做到了有效的情感交流,才能感悟、熏陶学生的情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文本,对文章有个整体的了解,即主要内容是表达父爱。之后,笔者范读文章并整体分解文本。当分析完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此时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升华,就会从朴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尤其面对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以及父亲对儿子依依不舍的段落时,学生的内心才会被触动,其体会也自然会加深,甚至还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等等。本案例的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与教师的情感引领无不相关。

四、加入鼓励思考的“啦啦队”,发挥创新精神的激励功能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个体化的感悟。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允许学生对教师、文本有怀疑甚至批判,即使是对文本的理解也要以教参为统一标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神圣职责。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笔者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阅读――教师分析课文――学生背诵重点段落――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给予学生自,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表达自己的观念,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在对这些问题回答的过程中,笔者不设定框框,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很多学生说出了新的观点,如:菲利普夫妇之所以贪财、喜欢金钱,除了他们的自身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所造成的;通过这篇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学习完此文之后,笔者结合阅读文本内容,让学生以文本为原体,自由地开展想象,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将文字以形象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帮助学生进入“意境”,体会“意境”,从而来品味阅读文本的独特魅力;趁机拓展阅读范畴,打破教材的局限性,让学生自主地探究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资料、信息等,开展想象思维;接着续写或者创新《我的叔叔于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一来,阅读教学就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目标,即:激发学生阅读,锻炼学生写作。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应不断地有新的认识,职责功能应有不断的改进。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功能,我们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当中,只有学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教师的精巧引导只是一种手段而已。用泰戈尔的教育名言来说,就是“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日趋完美。”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成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