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代帖学与碑学考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代帖学与碑学考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钟王”体系一脉相承,历来被文人学士推崇为书法之“极致”,无疑为书法之“宗”。到了清代中叶,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彻底颠覆了这种传承千余年的书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碑学;帖学;取长补短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93-01

阮元在《北碑南帖论》里这样说:“短筏长卷,意态挥洒,则帖善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起胜。”随后,同时期的著名学者钱泳又在其著作《书学》中阐释他的观点,曰:“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宜于启读;北派则中原古法,厚重端严,宜于碑榜。”再后来,康有为又在其著作《广艺舟双楫》中这样说:“晋人之法,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尤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于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又曰:“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此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

从阮元到钱泳的提及,又经包世臣的接续,再到康有为的大肆鼓吹,书法史的认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由一枝独秀变为双峰对峙,由此而形成了帖学与碑学的两种说法。

清代碑学与帖学之所以会分道扬镳。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钟王”体系已经流传甚久,千余年来陈陈相因,已精华泄尽,这种单一的审美方式已经使人们的视觉审美感到疲劳,有萎靡纤弱之感。且唐碑宋帖屡经翻刻,已可谓是面目全非,笔法殆尽,仅存形骨矣。且精神减损,而习者怀蓄另劈新径之心已久。是时,魏碑的大量发现,墓志、造像、石幢、题名等等,种类繁多,且数量丰富,且千余年来保留原始形式,未经锥拓,锋棱圭角,新发于石硎,求供应者,此所以大盛也。此其一也;清早期,圣祖(康熙)酷爱香光(董其昌)书法,以讨圣祖欢心,臣下纷纷效仿,遂成不正风气。此其二;清初崇尚朴学,经学中汉字应运而生,学者们往往以高古自居,而卑视唐宋,风气侵染,亦波及书法。且因考古学、小学之造诣精深,金石学的兴盛,而好古之氏又不惜以重金购买,于是山岩屋壁,荒野穷郊,或拾从耕父之锄,或艘自官厨之石,洗濯而发其光彩,摹拓以广其流传。由此,许多古碑纷纷被发现。此其三也。

《艺舟双楫》和《广艺舟双楫》两书,皆被时人视为临池之津逮,此所以碑学盛行,欲夺帖学而代其地位是也。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树起的碑学这一大旗的引导下,碑学在清展的可谓是轰轰烈烈,有势不可挡之势。这种风气从清代一直沿袭至近代,甚至至今。而我们该如何去选择“碑”与“帖”呢?如何去辨证的分析“碑”与“帖”?难道真的一味的去效仿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的那样弃“帖学”而专从“碑学”?我认为不然。

碑与帖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往往不加思索分辨,盲目跟从。康有为是“碑学”兴起的竭力倡导者,他当然大肆宣称“碑学”的好,而一味的、片面的去否认“帖学”,这种有些偏激的观点在《广艺舟双楫》里可以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虽然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在清代中后期非常盛行,这种思想亦异常风靡,但客观的说,他的有些观点还是不客观的。

他不能大肆否认“帖学”而只兴“碑学”。“帖学”对于“碑学”来说并无异见,而“碑学”一方面往往自视清高,另一方面又鄙视“帖学”,诋毁指责极尽其词。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以唐为界评述对比六朝笔法与唐及唐以后的笔法时这样说:“六朝笔法所以过绝后世者,结体之密,用笔之厚,最为显著,而其笔法意思舒长,虽极小字,严整之中纵之宕往。自唐以后局促褊急若有不可终日之势,此真今古人之不想及也。约而论之,以唐为界,唐以前之书密,唐以后以后之书疏;唐以前之书茂,唐以后之书凋;唐以前之书舒,唐以后之书迫;唐以前之书厚,唐以后之书薄;唐以前之书和,唐以后之书争;唐以后之书涩,唐以后之书滑;唐以前之书曲,唐以后之书直;唐以前之书纵,唐以后之书敛。”平心而论,他的观点是片面的,他一味的否认唐以后的书法,而崇北碑,此可谓过之。而我们后来的学习者该如何擦亮双眼,明辨是非,不被前人不完全正确的观点所迷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异常重要的。

要学习一样东西,首先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衡量这个东西的好与坏,书法亦是如此。我们学习帖,首先应该知道帖的长处和短处,同样,学习碑,首先应该知道碑的长处和短处。取帖的长处弥补碑的短处,取碑的长处弥补帖的短处。这正是我们善于学习者应该具有的精神,亦是提倡学帖和学碑相互攻击而毫无意义的充分理由。取长补短是我们游于艺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世臣.艺舟双楫.湖南美术出版社.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湖南美术出版社.

[3]桂弟子.清代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