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能化建筑工程管理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工程管理
智能化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居民小区,设置有通信网络、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等系统。智能化建筑既是高技术结晶的密集型建筑,也是资金密集型建筑,它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有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和承建商。
1 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智能化工程涉及多行业部门,分散操作,施工混乱
智能建筑涉及建筑、电信、广电、公安消防等多个行业、多个不同的部门。工程中的不同专业的分项工程,经常是由许多相应行业的专业队伍进行设计、组织施工。这些单位分布各行业,业务上互不相属各管各,很少沟通,因此,各自施工中管线打架和漏埋的事故经常发生,子系统设备经常安装在不同的机房内,造成了业主很大的不便和浪费。
1.2 智能化工程和智能建筑工程的验收依据尚未一致
我国虽然有一些智能化工程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但作为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至今没有颁布,所以,智能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管理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上无统一法可依。
1.3 智能建筑设备尚无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统一管理
智能建筑中很多诸如建筑设备监控、安全防范等系统的运行,都是按照各个施工单位自行编制进行的,既没有统一标准,集中管理,更没有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
1.4 专业的智能建筑技术人才缺少,管理水平低下。
技术人才不仅在管理部门少,而且物业公司的专门操作和维护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偏低,所以,经常是外行管内行,结果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要管的却没管好。对智能化运行小故障排除不及时,严重影响业主的信任度。
1.5 企业智能化工程产品质量较差
一些弱电产品生产企业技术弱、规模小,追求暴利,仿造他人产品,产品质量差,使用质量差,特别是在高温、高频率使用条件下,产品故障率极高,给业主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2 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策略
2.1 需要政府的强制力进行规范和管理。由于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才刚起步,行业没有一个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准则,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陷入无政府状态。所以,政府颁布行业标准和规范,为工程提供技术、法规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2.2 需要建立各地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可以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地方标准和管理规定,可以参与各项智能化工程工作,可以为政府、施工企业、业主提供技术咨询、鉴定,解决困难、矛盾与纠纷。
2.3 需要有综合检测机构。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需要通过检测获得了解、信任和保障,检测范围应包括各主要子系统。工程需检测的专业分项、涉及行业、部门很多,单个检测机构完成困难,因此,由一个具有高度公信力、集团规模的综合检测机构来提供优质服务显得十分必要。
2.4 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估制度。目前,我国智能化建设对建筑、住宅小区各有等级、星级的评价及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和智能化的发展情况灵活掌握标准,或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评估标准。评估实行业主自愿申报的原则。
3 掌控智能化工程的业务流程
3.1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中,如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可能就是很大的浪费。在高档小区或是别墅区应该设计有远程抄表系统。市场需求的了解通常是由专业顾问公司负责的,顾问公司代表业主的利益,根据业主的实际要求,结合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工程项目文件资料。
3.2 确定合理的工程实施架构
在工程实施架构里,工程各主要相关方地位、关系需要规范。虽然工程实施中顾问、设计、承建商、集成商角色各异、利益不同,但他们之间既可以互相约束,保障工程的质量和造价,也可以相互勾结,利用便利进行非法利益输送。
例如,设计和施工合作,就有可能让施工方案或工程变更偏向施工乙方。集成商与承建商合作,就有可能让承建商提供故意偏向集成商的方案,因为承建商往往就是集成商的合作伙伴或产品商。因此,相互勾结所提供的方案很难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容易引起“ 求高、求全”的浪费。
3.3 设计严谨、合理的总体方案
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方案的设计应以客户需求、建筑本体结构为依据,针对潜在业主具体要求,设计出严谨、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工程方案。
总体方案的设计最好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初期就参与进去,最好是建筑主体设计单位能够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这样,可以在设计初始,建筑师和智能化专业工程师就有机会紧密配合,根据建筑本体特征、业主需要,结合各自的长处,才可能设计、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如果,建筑师和智能化工程师分属不同的企业、工程参与时间、要求严重不同步,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甚至严重浪费的结果。
3.4 严把弱电承包商选择关
由于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迅速,因此,智能建筑工程产品的弱电施工承包商与工程关联的空间较大,其对于工程质量、成本等核心利益的影响较大。就目前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3.4.1 分项管理: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3.4.2 总包管理: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子部分交给土建总承包商,协调管理工作也由其负责。
3.4.3 单独管理:业主选择一个弱电工程总承包,来协调管理各子系统、分包商,弱电总承包商的工作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监督。
三种模式虽然各有利弊,但就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而言应是第三种模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它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他们在行业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能紧跟行业变化、发展规律与方向,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由土建总包商来进行弱电系统的分包和管理,优点是可以使弱电和其他专业的设计配合更为紧密。但缺点是目前土建总承包商也缺乏智能建筑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土建总包商无能力进行弱电方面的施工,只能负责土建施工和现场管理。而且,智能建筑分包商深化设计标准的要求必然与土建总包商利益相冲突,工程质量难于顺利完成。
业主如果将弱电系统分包,除非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否则,容易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后果。因此,选择合格的弱电总承包商是一个很重要,又存在很大风险的工作。
3.5 严格规范安装调试
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施工方案、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必须进行有效地监管,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偷工减料等重大质量问题。系统调试时,应及时组织编写相关的接口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语言。
3.6进行必要的系统的维护、管理和客户培训
智能系统的开通运行是工程实施成败的标志,是智能建筑工程企业的业绩、成果、投资回报的最后条件。系统竣工前后,系统集成商需要对业主的有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
4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社会经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工程建设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也需要专业人才管理,总体上对智能化建筑可以概括:政策是基础、设计是龙头、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
参考文献:
[1] 白云丽.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实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
[2] 李海强.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天津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