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密室中向光的影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密室中向光的影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85年前后,中国的前卫艺术达到了高峰。艺术史用“85新潮”记录了那个充满理想而又裹挟着模仿痕迹的时代。一些艺术家顺应这股浪潮,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新世纪的艺术狂潮当中扬名立万;而另外一群艺术家因为地缘原因或者秉承独立的原则,一直游走在边缘的边缘。1987年,由2000年自杀的大同大张、朱雁光、任小颖、1989年煤气中毒去世的张志强与后来下海经商的姚林组成的WR小组应运而生,他们偏安山西但也一直怀着憧憬和不屑,试图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1993年北京圆明园的阿芒拿画廊的展览被取缔后,WR小组也就此解散了。时光飞逝,如今当年的小组成员又有怎样的状态?初冬时节,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开幕的“心囚—任小颖绘画作品展”正是对于这一问题最好的回答。

任小颖是WR小组的重要成员,经历“89现代艺术大展”,在不惑之年才举办自己的首次个展,几乎从未卖过画作的经历,着实令人惊异。此次展览以任小颖的行为艺术开幕,黑漆漆的展厅,一支微弱的烛光,艺术家紧贴地面,不停抽搐的身体;隐约可见的人影;有些凄冷的音乐,呼应着展厅的作品。整个展厅顿时像极了一个偌大的密室,每位观众都在这个有些让人窒息的“密室”里寻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烛光”。

在任小颖的作品中经常充斥着隐喻孤独的符号和死亡的影子。在《猫头鹰与太阳》中,一群猫头鹰奋力地飞向太阳,猫头鹰本是只有夜晚出没的动物,却固执地飞向光明。也许是在黑暗中压抑的太久,而这种充满矛盾的荒诞表现似乎像也是对艺术家自我沉寂状态的一种极具痛感的隐喻,正如任小颖在自己的创作自述中所说:“画面中猫头鹰欲挣脱黑夜渴望靠近阳光……但他最终还是无法靠近太阳,正像我欲接近现实,而现实并不接纳我一样。”任小颖的这种感受可能也是我们共同的命运。在《爬满猫头鹰的电杆》中,一群呆滞的猫头鹰瞪着惊恐的白色的眼睛爬在一个孤独的电杆上,望着四面荒凉黑暗的夜色。给人一种无助、恐慌的强烈感受。仿佛我们都是这样恐惧地死命抱紧生存下去的一点点希望。可是这希望背后隐藏起来的却未必不是一种最终致命的危险。谁的生活不是如此这般脆弱、无常呢?

展厅中的另一组作品是艺术家2006年开始创作的“密室”系列。在这些基本由影子和匕首作为主要视觉元素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也被艺术家观念化地放置进一个令人窒息的封闭空间之内。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在生存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艺术家内心敏感的苦闷。他对社会的陌生、孤独和恐惧感就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身处其中,却又无法捕捉。他紧握着锋利的匕首所刺向的却只是一个个难以把握的虚幻影子。光线暗淡的“蜡烛”则预示着他在忧郁的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异化的世界里所保留下的那束最微弱的生命希望之光。

任小颖的画与其说是对自我封闭式生活的描绘,不如说是他自己在与时间痛苦对弈后的产物,艺术几乎就是他漫无尽头的刑期,在其中苦行的个中滋味只有艺术家自己能够体会到—在这个艺术大腕身价过亿,攀比着买豪宅、购豪车、争排行的时代,他一如既往地清贫淡泊。在如今热闹喧嚣的艺术圈是个彻底地异类。知音的离散、挚友的死亡、亲人的离世、与艺术界的隔绝……共同构筑的“密室”将他最终与世隔绝……但是这个被囚禁的、孤独的灵魂,依然在试图通过自己的生命个体去唤醒这个物欲与恶念充斥每一个角落的世界,守护着内心最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