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教师“去倦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教师“去倦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校辅导员被认为是高强度、高压力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去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于增强高校教育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189-00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繁杂性、高强度性和高压力性使高校辅导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给出了“去倦怠”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倦怠众象

“职业倦怠”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学者诗(Maslch)把职业倦怠概括为三个表象: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格化(Deperonal line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就我国高校辅导员来说,职业倦怠的三种现象都存在,而且因为性别、婚姻、学历、职称和管理学生数目的差异性影响,倦怠表象也不一样,辅导员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和高校辅导员发展。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总体表现为“缺失提升专业素质的信心;个人工作能力降低、工作效果降低,对工作得过且过、消极否定,甚至麻木不仁;处于抑郁、易怒亚健康状态;不能正常的交往”。在性别方面,男辅导员的情绪衰竭、疲惫程度高于女辅导员(曹建平,2007),男辅导员去人格化问题更突出(沈园花,宋娟2009);在婚姻方面,已婚辅导员情绪衰竭程度更严重,未婚辅导员在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方面问题更明显(沈园花,宋娟2009;刘慧2008;龚娴静2006);在学历方面,学历越高倦怠现象越严重(曹建平2007,沈园花、宋娟2009),硕士学历辅导员在三维度上明显比本科学历的严重;在职称方面:不同职称的辅导员在去人格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副教授职称的辅导员去个性化得分明显高于其它相对较低职称的辅导员(汪宏,2009);在管理学生数目方面:不同工作量的辅导员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情绪衰竭程度随管理人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强的趋势(汪宏2009;陈晶2007)。在院校差别方面,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反比例关系。

上述种种职业倦怠表象,不利于高校教育质量,不利于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不利于高校辅导员职业队伍稳定,也不利于辅导员自身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界认真关注、正确的对待。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根源在于“高校辅导员的‘待遇’(基本需求待遇和发展需求待遇)与岗位的重要性、岗位的价值缺失内在的统一性”,既满足不了辅导员基本物质诉求,也满足不了辅导员声望、地位等发展需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24) 号)指出: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此规定体现了高校辅导员的岗位重要性和价值性,但是,在现实中,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弱化了高校辅导员对于职业的认同及工作热情。

(一)薪酬有悖于工作压力,降低了职业认同度

研究表明,个人工作意义和职业价值认同与他所得到的薪酬成正比,薪酬越高越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越能激发工作热情,越不会产生职业倦怠。我们知道,高校辅导员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成为权威的领导者,又要成为热情的服务者,其工作压力来自多方面:“角色的多元性、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职责的无边界性”等。在工作时间上,辅导员工作时间往往以校为家,忽视了正常交往、忽视了家庭,甚至因过劳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工作内容上,辅导员工作事务之繁杂(思想教育、就业辅导、奖助贷勤、党建、心理辅导等等事务),劳动强度之大,充当“服务员、勤务兵、保姆、救火队员、及时雨”等角色,但是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得到与专业教师同样的待遇。在工作职责上,“责任无边界”: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学校任务完成情况等都是辅导员的责任。尤其,一旦学生“有事”,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成为“首问”对象,轻则遭到严厉批评,重则“转岗”、“下课”。但是,在报酬上,与同校的专业教师比照,由于工作繁琐性和工作难以量化,工资待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教师,阻碍辅导员身份建构和认同。

(二)体制内外待遇有别,弱化了职业认同度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人事制应该说是激活人才流动的一个有为之举。但是现实中,双轨制的人事制度,使高校辅导员感觉自己并不属于“体制内”人员,有二等公民的感觉。事实上,在编制问题上,各高校的确把“编制”留给了专业教师,而且福利待遇设定往往也存在“体制内”烙印,这种人事制度弱化了辅导员身份认同,弱化了辅导员工作热情,需要加以扭转。

(三)身份界限不确定性,不利于专业化水平发展

在制度设计上,我国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界定理论上说对于辅导员的身份确认和角色定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增加辅导员的自主性和弹性发展空间,但是,双重身份设定又不利于辅导员身份认同,容易造成角色混淆,致使辅导员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越来越大,弱化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容易导致辅导员服务和管理学生因专业化水平不足产生职业倦怠。

(四)岗位重要性体现不足,致使成就感难以形成

高校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高校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理应受到全社会尊重。但是,在现实中,来自于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以及辅导员自我感觉,辅导员的重要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相反,有些规定在弱化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学校规定:“年轻教师先做辅导员工作两至三年,做得好的转为教师、做得不好的继续做辅导员”。此类规定隐含了辅导员不如专业教师的制度性评判,让辅导员身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难怪有些辅导员感叹:没地位、没前途、没有成就感;难怪在行为上,“身在曹营心在汉”,把当前岗位作为临时性的选择,主要精力用在考公务员、考研究生( 硕士、博士)上。这种来自于组织内部的“不尊重”对于辅导员工作负面影响无疑是致命的,很容易诱使辅导员对工作失去信心、热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