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概述该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归纳出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四个标准:传达原作信息;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精神;语言自然顺畅,符合译语规范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近似。本文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语料,检测“功能对等”在翻译实践中的有效度。

关键词: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 指导标准 翻译实践

一、引言

在中国,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对世界翻译研究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正如克里斯蒂安·巴柳(Christian Balliu)所说:“奈达的著作,开创了翻译理论的新时代”(郭建中,1999)。本文将通过概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力求在翻译实践中正确运用该理论。

二、奈达的对等理论概述

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概念。根据奈达的观点,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普遍存在很大的差异,“形式对等”概念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奈达特别强调后者,认为“动态对等”的概念反映了翻译的本质:“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 Taber,1969)在这一定义中,“切近”是指“切近源语的信息”;“自然”是指译语中的表达方式;“对等”则把上述两者结合起来,是对等语(equivalent),而不是同一语(identity)(郭建中,1999)。很明显,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对等,而非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

奈达在“动态对等”中突出了“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但这一思想引起了不少误解。为了强调功能的概念,避免有些人对“动态对等”的误解,奈达后来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代替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内涵基本相同,都强调“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而所谓“功能对等”,就是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实现“最为切近的自然的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Nida,2004)

三、“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功能对等”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在功能对等中,奈达虽仍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优先考虑前者,但他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还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郭建中,1999)。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了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判断一个译文的效果不仅要将译文与原文所对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作对比,更重要的是考察读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的程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对应)(王华,2010)。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我们归纳出,在翻译实践中,要按以下四个标准来斟酌译文的质量:传达原作信息;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精神;语言自然顺畅,符合译入语规范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近似。

(一)传达原作信息

由上文可知,原文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还包括语言形式,即包括了源语传达出的各种信息:语义信息、文体信息、文学意象和心理效应信息等。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在再现信息方面,译者传达给译语读者的译语信息应与原作者传达给源语读者的原文信息基本相同。因此,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按照这一标准,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各种信息。

例如,梁实秋的《时间即生命》一文中出现了“易经”“前四史”和“通鉴”等中国味很浓的词语。对源语读者来说耳熟能详,但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方面的诸多差异,这些词语对译语读者而言却难懂。因此,译者在英译这段文字时,要尽可能详尽地翻译或解释著作名称所包含的信息。为此译者采取音译的同时,添加了“The Book of Changes”“The Historical Records,The Book of Han,The Book of Later Han and The 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和“the 294-volume chronicle by Sima Guang”三处注释,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主要信息。又如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中,“他姓差,名不多”一句,若仅译为“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Buduo”,外国读者就会只知其音,不知其意,因此,译者基于传达原文信息的标准,在后面加了“which altogether mean‘About-the-Same’”的补充说明。

(二)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精神

“精神”指原作的“神气”“语气”“情调”“气氛”,或者归结为“神韵”(王华,2010)。神韵不在于字面,而在于字里行间。“风格”包括原作的文体、语体特点和作者本人的写作特点(刘世聪,2002)。原文特有的遣词造句方式能够传递原文的本土气息,反映出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风格。因此,翻译不仅是信息的传递,也是风格的移植。倘若译者只注重传达原文信息而忽视原文风格,译文就会显得呆板无味,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在翻译实践中,要想达到精神、风格对等,译者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使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在译作中得到重生。例如:

(1)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故都的秋》)

译文:Turn eastward under locust trees to closely observe streaks of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ir foliage,or quietly watch the trumpet-shaped blue flowers of morning glories climbing half way up a dilapidated wall,and an intense feeling of autumn will of itself well up inside you.(黑体为笔者所加)

这句话是对景物的精描细绘,涉及视觉形象,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也写了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作者的悠闲、惬意。译文避免逐字翻译,注重风格与精神对等,黑体内容的使用很好地再现了“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的艺术风格。此外,译文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将“从槐树叶底”和“在破壁腰中”两个状语后置,虽然在形式上与原文存在差异,却将原文的精神风格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

(三)语言自然顺畅,符合译语规范和表达习惯

该标准要求译者在已传达原文信息和精神风格的基础上,尽可能在译文中用词得体,使得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形式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奈达(1993)在其著作《语言、翻译和文化》中将“功能对等”定义为:目的语读者应该能像源语读者理解原文那样来理解译文。译者要实现这一点,就应在译语中寻找对等语,必要时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确保译文在语法上、文体上无任何表达生硬的迹象,避免出现翻译腔,有悖译入语规范和表达习惯。且看下面一句例文:

(2)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迭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这句话句式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要求译文也应基于译入语规范和文化背景,传达出原文的内涵和精神。结合语境,“境界”不宜译为“realm,area,place”等词,否则会在将语言符号转为意义的过程中受阻,影响信息的有效接受。四字短语的连续使用,有助于传达文章诗般的美感和雍容警策的笔调。但这些短语在译入语中没有直接的对等语,译者应先通晓短语的涵义,而后对其形式作分译、合译等灵活处理,力求译文符合译语规范和表达习惯。译文如下:

A mighty long river…sometimes comes up against a narrow section flanked by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winding through a course with many a perilous twist and turn.(黑体为笔者所加且略有修整)

译文用“section”指代“境界”,接着按照英语表达习惯,适当调整了原文的结构,将两组四字短语合译,同时满足一句译文对照一句原文,行文流畅且自然。黑体部分贴切地译出了原文中的几个词语难点,很好地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功能对等”。

再如老舍的《养花》中的一句“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其中“好种易活”和“会奋斗的”分别表达“成活率高”和“耐寒、耐热”的意思。译者翻译时不宜按字面直译,而应将语义植入新的文化土壤,用符合译入语语法规范的对等语代替原文的所指:“I only grow flowers and plants that are hardy and enjoy a high survival rate.”

(四)读者反应近似

“衡量一个翻译作品必须首先考虑译文读者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Nida & Taber,2004)。译者应力求使不懂原文的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的反应趋于一致。因此,在具体翻译工作中,译者应参照译文读者的心理,合理、贴切地组合译文的文字。

以下是选自谢逸《下蛋·唱鸡及其它》一文的几句话及其译文:

(3)但也有一种人,嘴尖舌长,能说会道,自我吹嘘,滔滔不绝,像那只爱唱的母鸡一样,占着个鸡窝不下蛋。个别恶劣的还窃取别人的成果去报喜称功,一点不觉得惭愧。

There are among us,however,another kind of people who,armed with a glib tongue,indulge in incessant self-glorification and,like the above-mentioned cackler,hold on to the coop without laying any egg.Some few even go so far as to brazenly claim credit for work that was done by others.(黑体为笔者所加)

原文用比喻的手法批评那些自吹自擂、弄虚作假、骗取名利的人,内容辛辣讽刺,亦庄亦谐,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西方读者在思维习惯和阅读模式方面的差异:一方面采用合译法将“嘴尖舌长,能说会道”“自我吹嘘,滔滔不绝”两个短语顺畅地译出,用英语中的抽象名词(使用频率较高)“self-glorification”代替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自我吹嘘”的形象化表达;另一方面,译者在选词上再三斟酌,用黑体部分将原文的讥讽意味传达得淋漓尽致。译文虽表面上跟原文有些出入,但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时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在欣赏原文时的反应基本一致。

四、结语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摈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译界一直存在的直译和自由译之间的争论”(倪万辉、杨寅,2004)。鉴于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译者作为差异的调节者,在尊重原文客观内容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地开展翻译工作:译者传达给译语读者的译语信息,应与原作传达给源语读者的原文信息基本相同;译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在译作中重现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要尽可能使译文流畅、自然,语言形式符合译语规范和表达习惯;译者还应灵活甄选译文的文字,力求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

毫无疑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既强调忠实原文,又重视译语和源语的契合,从而扩大了可译性的范围,对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2]Nida,Eugene 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郭洁.对等翻译之我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8]倪万辉,杨寅.从翻译的文化本质看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之实用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9]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7).

[10]王以铸.论神韵[A].罗新章.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巩飞 杨聪聪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