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功”的解药是“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功”的解药是“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春,允许适度试错

记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热映,从侧面反映出“青春”一词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含义,成为当下的一种现象。这种80后力推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被热议,折射了什么?

邓希泉:近现代社会以来,青春从来都是每个时代的焦点和热点。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人的性格,时代主题也决定了青春的责任所在。每个时代的青春主题和诉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时代给予青春的空间与机遇并不一样。当下热议的青春话题,是对青春机遇不足境遇下的一种渴求和期盼,是今天青年对上一代青年曾经拥有的青春机会的致敬,也是当下青年对扩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机遇的呐喊。

记者:有人说,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理解?

邓希泉: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可以犯错,青春避免不了犯错,青春是在试错中不断成长发展的。

青春犯错,是在成长发展中的犯错。青春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教会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更好地走上光明的大道,是为了青年本身更好地成长发展。青春的每一次错误,只应是在遇到新生事物或复杂情况下,因经验不足或能力不逮而可能犯下的错误。

但青春不能主动犯错,不能故意犯错,不能犯同一或类似错误,不能犯连环错,不能一错再错,不能犯错不改,也不能不从错误中寻找到有利于自己成长发展的东西。青春犯错,只能定位于青春的挫折、磨砺和坎坷,是自我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霜雨雪,要把青春犯下的错误化为迈向成长成才目标的奠基石。青春犯错,不能是关键性错误,不能是人生准则的错误。否则,青春的机会将极大地被压缩,将被甩出在青春选择的社会进程之外。

青春犯错分阶段。青春后期,进入大学或就业后,对青春犯错的容忍度已经非常低,甚至是零容忍。浪费青春不仅是错误,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既是对自己现在和将来不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不负责。

理想和务实

记者:有媒体曾经有个非常著名的专题:“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现在的青年是否真的被“成功学”所左右?

邓希泉:成功是青春的憧憬,但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多维的,多层次的。青年发展的成败得失,其标准不是自身所确定,而是由成人世界确认的原则进行衡量。社会过分追求所谓“成功”,到处充斥着“成功”与失败的教诲,青年只能被这种社会泥淖所限制。

青年是推崇成功的社会中最不受“成功学”所左右的社会群体。关注和评判青年,既要与青年本质作对比,又要与上代青年作对比,更要置于当下社会结构中与其他群体作对比。青年本质,总是与同时代其他社会群体的对比中得以鲜明体现。

青年的理想和务实总是一种矛盾。社会强加给青年的各种现实压力愈合理,青年的理想主义则更加明显;青年承受社会压力过大,则青年背负的现实压力成为青年理想难以逾越的樊篱。

记者: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并不是“成功学”的拥趸,但沉重的现实压力剥夺了青年的梦想。如何让青年在“成功学”的阴影之下保有理想?

邓希泉:让青年不被“成功学”左右,首先要釜底抽薪——我们不要总谈“成功”,要转化话语系统。不要以为这是换汤不换药——话语系统其实就是一种药,话语系统的转换就是换药。作为意识形态的话语,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很大。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被狭隘的“成功学”所污名化了,它所携带的那些正面力量就因此被人们一并厌恶。在共青团的话语系统中,从来不使用“成功”这个词,更多的是使用“成长”和“成才”。成长和成才所包含的意蕴要深刻和正面,也是多元化的。举例来说,成为一名手艺精湛的木匠,也是成才。另外,“成功学”衡量成功的标准无非就是权和钱,其他的所有成长和成才都不被纳入这个标准。当代青年的发展路径本来就呈现日渐缩小之势,庸俗的“成功学”更是将他们硬生生挤到一个更逼仄的路上,这样必然导致更多青年的“非成功”。

主流意识形态要改变庸俗“成功学”误导青年发展的不利局面,要以青年多维和多层次的成长成才和自我实现作为青年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以国家政策直接惠及青年群体以缓解社会适应、职业适应和组建家庭适应方面的压力,在青年可承受范围内的压力来激扬青春。

精英青年VS普通青年

记者:前一段时间,《人民日报》撰文批评青年一代“暮气沉沉”,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你认为这种论断是否正确?如果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其成因又是什么?

邓希泉:所谓“青年一代暮气沉沉”,只是成年世界的选择性失明的片面论断。青年一代的暮气沉沉,是全社会暮气沉沉的产物和表征,但青年又是全社会中暮气最轻的社会群体,是解决整个社会暮气沉沉局面的突破口。

记者:你将青年精英分为“知识精英、职业精英(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社会精英”三种类型。你如何具体定义这几种精英?

邓希泉:青年精英最主要在职业中表现出来,青年职业精英是主流。社会职业分为三大领域,分别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青年精英分别会在这些职业领域中表现出来。

社会精英与职业精英相区分。社会精英更多地体现为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慈善服务等社会建设方面。不因职业成就而凸显,主要是因为对社会资本的增强和社会有机体的建设作出贡献而为社会所认同和认可。

知识精英,主要指承担社会良心和指引社会发展方向的公正的知识分子。这个精英群体也不是从职业角度划分,更多地是指对未来社会承担的责任。

记者:精英毕竟是社会少数人群。在精英之外,普通青年又要如何自处?

邓希泉:青年精英是普通青年中脱颖而出的,青年精英不是生就的,是成就的,是靠奋斗而成为精英的。

普通青年与青年精英有区别,但没有尊卑之分。青年精英引领青年,普通青年在勤勉务实中成就自我。普通青年不要成为弱势累积的受害者。要靠自己的努力,挖掘自己的优势,成为某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人。

记者:投资青春和投机青春——它们的区别何在?

邓希泉:青春投机是社会投机风气的投射和反映。社会注重投资,则青春注重投资;投机充斥的社会,青春也难免投机。

青春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收益;青春投机是以当下利益为目标。青春投资是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兼得,青春投机是以个人私利为取向。青春投资意味着青春期的奋斗、拼搏、奉献、摔打、挫折、考验,青春投机则是以不付出或少付出来博取即期利益。

青春投资是社会正能量,是主导价值观。青春投机容易导致目的论,容易忽略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可能导致突破道德底线和社会底线现象的发生,其实质是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庸俗史观。青春,奋斗才有动力,拼搏才有收获,挫折才有回忆,奉献才能高尚。

记者:社会对青年的投机行为多有批评,但社会应当为青年做些什么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道路?

邓希泉:要政策引导,以创新的日趋完善的青少年政策来指引青年发展。要实现从青年问题的视角转向青年发展的视角、从赋权视角到充权视角,以及从工作对象到工作主体视角的转变。还需要有思想引导、利益引导和正向反馈引导。社会对青年不能只是要求其履行责任,而应先提供公平环境和发展空间。青年发展,是在共享基础上的共建。青年作为弱势群体,被动地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受到成长环境的约束。社会环境越好,则青年一代创造创新的可能性越大。社会约束越多,则青年一代则首先且重点在于解决生存问题,理想主义和社会情怀则必然受到抑压。

记者:你对青年投资青春有什么样的建议?

邓希泉:青春的投资要有相应的回报。投资从来都是立足现在、着眼将来。要有发展的目光,要有远大的目标,要有勤勉的态度,要有执着的毅力,也要有切实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