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7例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7例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高压氧室行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7例对其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及时的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25-01

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共收治27例70-85岁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男性8例,女性19例。昏迷时间大约2-10小时左右。所以,进行及时、足量的高压氧治疗促其清醒至关重要。

2 治疗方法 查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均为阳性,确诊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给予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压。脑细胞能量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脑活素治疗的同时,以高压氧治疗为主。使用国产8人舱压缩空气加压。27例病人均在入院后4个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生命体征稳定。病人一入舱就戴上吸氧面罩,治疗压力为0、25MPa,加压15-20分钟,稳压1小时10分钟,减压30分钟,总计2小时的吸氧。10日为一疗程。第二疗程改为只在稳压时吸氧1小时。总连续吸氧3-6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 患者恢复正常治愈后不出现急性中毒的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各种并发症。好转 患者症状减轻伴有或不伴有急性中毒的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各种并发症 。无效 患者症状无减轻。结果本组27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92.5%。

4 护理 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危及生命或造成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毒患者以脑组织严重缺氧脑细胞变性坏死和功能丧失等缺氧综合征为主的疾病。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首选的有效方法而积极护理干预是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4.1 心理指导 加强中毒预防的知识宣传帮助患者防患于未然。认真、迅速、沉着、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给患者及亲人适当的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讲解进氧舱后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紧张心理,教会陪舱家属掌握捏鼻子鼓气等调压动作。备齐抢救用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2治疗中护理 进舱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教会病人家属预防各种气压伤的基本知识,告知舱内吸氧及舱内设施的使用方法。操舱人员在升压时要先慢后快,时间大约15-20分钟。可瞩病人升压时饮水,病人在减压时不要屏气。加压过程中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耳痛或者其他不适,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加压速度的调整,以防中耳气压伤。严密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随时指导患者正确吸氧。随时监控舱内氧浓度,空气加压腔内的氧浓度不超过23.5%。在吸氧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氧中毒的表现,如发现病人有烦躁不安、颜面及口唇肌肉抽搐、出冷汗或突然出现干咳、气急或病人自诉头昏、眼花、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如情况未见好转应减压出舱。本组病例无一人发生氧中毒的症状。

4.3治疗后护理 治疗结束后,舱压由高压降至常压的过程称为减压。由于病人和陪舱人员在高压环境下停留了相当长时间,机体内的体液和组织中已溶解了较多的压缩气体。因此减压时必须控制在适宜的减压速度。操舱人员必须集中精神,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台。减压出舱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不适,以便早发现减压病的症状。安置病人在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在出舱后持续高流量吸氧,病情好转后改为间歇吸氧。

5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脑缺氧后,脑血管迅速麻痹扩张,脑容积增大,脑内神经细胞,ATP很快耗尽,脑组织缺血,缺氧[1]。高压氧治疗能够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促进一氧化碳的清除,使血红蛋白恢复携氧功能。27例病人中毒前身体状况良好,在高压下比常压下吸氧时加速一氧化碳的排除[2]。从而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同时充分利用加压、休息和减压的时间,增加了吸氧时间,由于病人年龄较大,对缺氧敏感,搬动频繁会影响病情。而我院连续10次这样吸氧,无一例氧中毒发生。这些病人都配合治疗完成了足量的方案。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优点是:清醒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迟发性脑病发生要少[3],死亡率少。实践证明,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是治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珠. 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 李湛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

[3] 潘贺葵,李东娟,周润嫦. 高压氧为主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J]、中国临床康复,2004,4(8),724.